秦玲玉
摘要:由于小學生對一些新鮮的事物有著天然濃厚的興趣,在這個年齡段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并且很難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這一階段打下英語基礎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對培養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策略展開了相關論述,主要包括構建輕松教學環境、打造新型教學方法、充分利用“身邊英語”,激發學生興趣、引入多媒體與互聯網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設計特色的學習活動做好課后引導工作六個方面。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習興趣;課堂教學
興趣是推動智力發展的核心,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動力。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新編小學英語教科書圖文并茂,為學生提供了盡可能多的用英語進行多種練習的內容。因而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因素,把與教材相關的趣味知識引入課堂。即合理使用教材,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影響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因素
1.1學生自身因素
小學生愛玩、自主學習的意識較弱、敢想、敢說、好動,無所顧忌、隨心所欲,他們正處于思維比較活躍的時期,對外面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并且有強烈的求新求異愿望,但同時,他們又很難專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注意力難以集中。這是因為他們年齡尚小,思想、心智等各方面都還不成熟,與他們的心理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有關;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覺得學不學都無所謂,就算學了以后也不見得用的上,于是,對英語學習不上心;另一方面,是因為小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比較弱,掌握知識的能力和速度都比較慢,而且缺乏意志力和吃苦的精神,只要碰到困難或者學不會的就選擇放棄,沒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1.2教師因素
當前很多小學生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這與教師有著不可推脫的關系。首先,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目前我國很多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仍秉承、維持傳統的教育思想與理念,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和“題海”戰術,一味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布置大量機械重復性的抄寫作業,不考慮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習興趣和學習情感的激發與培養,導致學生覺得英語學習枯燥、乏味,從而失去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信心,甚至厭惡英語學習,最終惡性循環,影響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只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習慣用學習成績去衡量一個人,對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關愛有加,對于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就冷眼相對,甚至一味地指責、訓示,導致學生對教師充滿恐懼,師生關系不融洽,學生往往因為不喜歡英語教師而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再次,教師是學生學習中的引導者和領路人,教師自身的英語水平、教學技巧及一言一行都備受學生的關注,并時刻影響著學生。很多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過于依賴教材,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不注重知識的擴展,而且過于嚴肅,學生在學習中沒有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感覺不到英語學習的愉悅和輕松。
2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2.1構建輕松教學環境
通過打造輕松的教學環境,可以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到很多英語知識。在小學英語的教學活動中,要弱化教師在課堂的主導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能夠自由發揮,不斷接受英語知識,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使其從被動狀態轉化為主動狀態。讓教師更多地扮演學習知識的引導者,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從基礎學起,讓學生不再對英語感到陌生,培養他們對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習能力的提升。通過對教學環境的改善,找出學生們喜愛的教學模式,針對小學生各自的性格,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在輕松的環境下,掌握英語知識。
2.2巧妙地運用游戲教學法
小學生性格活潑、貪玩、好動,很難有一件事能讓他們完全集中注意力,除了游戲。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充分了解小學生的身心特征,根據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巧妙的運用游戲教學法。例如,在英語單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紙上畫出一些不同的水果,然后讓學生在不知道紙片上畫的是什么水果的情況下,隨機挑選一張,然后用英語說出水果的名稱,說對的給予獎勵,這樣讓學生在游戲中既掌握了相關的知識,提高了對單詞的記憶力,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各種各樣的比賽活動。比如,兒童英文歌曲比賽等,或者組織學生開展英語角色扮演的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和開口交流的機會,從而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2.3引入多媒體與互聯網教學
由于小學生自身具有認知興趣的特點,采取他們易于接受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尤為重要。多媒體教學是一種生動的便于理解記憶的教學方案,這種方法采用了放映的方法,將知識點明了的擺在學生的面前,通過幻燈片、英文歌曲、英語動畫片、經典的英文電影、令人印象深刻并緊密聯系實際的英文故事、英語小笑話、拼字拼圖游戲等方式,將英語知識展示給他們,令他們耳目一新且印象深刻,讓學生們可以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領悟英語的魅力,既知道了知識的內涵,也了解到了知識的外延,使陌生的東西變得熟悉,利用身邊的事物可以舉一反三,活學活用。
2.4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
一次高分、一句贊美,往往會給學生帶來新的希望,讓他們體驗到成就感,從而增加其學習的動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合理的評價,多使用表揚、鼓勵性的語言,如“very good”“You are very clever”“I believe you.”等等。親切、溫柔指出學生學習中的不足,告訴他老師相信他能做的更好,從而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并不斷進步。
2.5做好課后引導工作
英語興趣和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積極引導學生們充分利用課后時間進行有意識的鞏固。教師應該向學生們推薦一些有助于課后理解復習的英文書籍和影像等資料,使學生們課上課下都有機會接觸到英語,長時間處于英語語境中。這樣有利于學生們培養語感,感受正宗且純粹的英語。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課后,也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英語興趣小組,自發探索一些與英語學習的知識與實例,定期和大家共享學習的經驗與心得。
結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內在的動力。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水平,促進英語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
參考文獻:
[1]張盼靜.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6,(05):182.
[2]劉雪霞.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5,(0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