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娟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數學計算在社會生活各方面越來越顯示出重要的作用。新課標也對計算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僅要求計算正確,快速,更突出計算方法是否合理,簡便,靈活,注重筆算,口算,估算等多種方法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在使用各種計算方法的實踐中逐步提高計算能力。但是在計算教學實踐中,存在一些具體問題計算能力的提高。本文基于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研究,以多元視角探究小學生計算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計算教學策略,希望為小學數學教學服務。
關鍵詞:多元化;小學生;計算教學;問題;探究
一、小學生計算存心大意問題及原因分析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人們都會有粗心的時候,正是因為粗心導致人們的生活受到影響。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習慣的關鍵時期。但是,在小學數學計算中很多學生都存在計算粗心大意的問題,嚴重阻礙了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教師便應該制定出解決小學生粗心大意的具體措施,以此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并促進小學數學計算的進步。
分析小學生數學計算粗心大意的原因只要表現在以下三點:
首先,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從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角度出發,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跑神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小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不可能像成人一樣全神貫注地進行數學計算。通常情況下,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20-40分鐘之間。很多時候學生看似是在進行數學計算,但是卻早已走神。比如,學生在進行計算的過程中,班級中出現了一些聲音都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導致學生出現跑神問題。
其次,學生的學習能力低。學習能力低是當前小學生粗心大意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學生經常把比較簡單的數字看錯。例如:數字1看成了7,數字3看成了8,數字6看成了9,這個現象便是學生學習能力低的體現。如果學生在進行計算的過程中偶爾出現錯誤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經常出現錯誤,就應該重點引起教師和家長的關注了。學生計算反應遲鈍,在答案上就十分容易出現錯誤,進而影響小學生的數學成績和學習效果。
最后,學生的計算態度不端正。有的時候教師可能會布置很多的作業,增加了學生學習的壓力。有的學生會更加細心地完成,但是很多學生存在計算態度不端正的問題。比如,如果教師沒有嚴格規定學生家長進行檢查,學生就可能敷衍了事。這樣就容易出現粗心大意的問題。還有的學生根本不想做教師布置的作業,經常出現照抄其他同學的現象。因此,學生計算態度不端正是小學生數學計算粗心大意的原因之一。
二、小學生計算能力差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新課標提倡以人為本,減輕小學生的學習負擔,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其思維能力。但是,在當前的實際教學中,教學實績卻不盡如人意,小學生對計算興趣并不濃厚,不少學生的計算能力始終得不到提升。小學生的計算能力較差其中還包括口算和估算的成為小學生計算教學面臨的又一個緊迫問題。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學與實際生活脫軌現代信息技術已經得到了高度的發展,計算器已經達到了普遍的應用,但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人們不可能隨時隨地都將計算器帶在身上,所以口算和估算的應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廣泛地存在著,這就要求人們有較高的口算和估算的能。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雖然會教授學生口算與估算的技巧,學生卻很少有機會把各類技巧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忽略了學生的實際計算,這不但使得教學空泛,也使得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目的大打折扣。
三、小學數學計算能力提升策略
1.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高計算能力
努力通過各種科學合理的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積極培養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激發求知欲,調動積極性。教師要根據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勝等個性特點,設計形式豐富、內容靈活,且融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數學計算練習,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例如,在講解簡便運算時,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講高斯如何解答 1至 100 自然數求和的典故,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的情境,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營造了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然后再講解教學內容,這樣極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求學生認真對待,培養小學生的自行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小學生在進行計算的過程中會出現粗心大意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學生在計算之后不能對計算題目進行更加詳細的檢查。另外,學生經常出現抄寫錯誤、計算錯誤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積極培養學生的計算習慣和能力。比如,學生在完成計算的時候,就應該讓學生對具體的計算結果進行更加詳細的檢查,以此防止出現低級錯誤。另外,值得教師注意的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計算能力訓練的過程中,不能一時求快,應該保證計算的準確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減少小學生粗心大意的次數。
3.運算法則的熟練運用,保障課堂質量
小學數學中的計算,包括整數、分數、小數等,都是建立在運算法則的基礎上,如加法結合律、加法交換率、乘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學生要想提升自己的計算能力,首先要能夠熟練地掌握運算法則,熟能生巧,有些問題不需要教師講解,學生自己也能迎刃而解。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滿足于學生會算,而應更關注于學生對計算過程的理解,知道為什么這么算,深刻體會法則的運用,體驗知識形成累積的過程。
參考文獻
[1]王鳳玉.小學生計算準確率低下原因分析及對策,華夏教師,2014-09-15
[2]馬武芳.小學生數學計算粗心大意的解決對策,好家長,2017-11-17
[3]王潔.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對策淺析,考試周刊,2017-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