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超
摘要:本文將主要分析平面設計中的插畫藝術,通過插畫藝術的實際應用,總結出其內設計價值,更好的詮釋平面設計之精髓。
關鍵詞:插畫設計;設計風格;設計價值;平面設計
中圖分類號:J2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4-0047-01
一、插畫設計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我國的平面設計領域,插畫設計主要應用于繪畫類的插畫、攝影類的插畫和立體式的插畫形式。關于繪畫類型的插畫,主要為設計者通過繪畫行為進而表現出對事物的內在感受與理解,是針對某種事物展開的藝術創作過程。要想更好的完成該類型的插畫設計,就需要繪畫者對事物的內涵領悟和外在表現形式相融合,具有高超的繪畫技巧和事物領悟力。攝影類型的插畫主要被用作大型商業活動當中,所以需要這類插畫在視覺上更具沖擊力與外在表現力。立體式的插畫更強調畫面的立體感,通過立體形式更加彰顯畫面的生動活力。基于以上,可以總結出插畫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幾點主要特性。
1.通俗、生動性。因為插畫設計給人最直接的感官體驗,是聲音和語言不能媲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利用插畫圖案,將刻板的事物生動的表現出來,不但完成了藝術美感追求,同時還向人傳達著一種生活價值理念,使客觀事物更具內在深遠內涵,富有生命力。此外,插畫藝術通俗但不低俗,簡單但不平庸,插畫藝術是一種經歷史積淀自然形成的多元化表達形式。繪畫者可以利用插畫的抽象或具體,表達對事物的主觀理解,發揮出最大的藝術價值。藝術性與實用性的融合。因為插畫設計的特有屬性就是藝術性,而在當前經濟大時代的背景下,在平面設計中,插畫藝術需要與實用性相融合,適應當代商業發展。通過二者的完美結合,不但能夠增強顧客的購買欲,還迎合了現代商業精神,促進插畫藝術向主流市場的發展。
2.時代性。有上述插畫特性可以看出,當今的插畫設計是跟隨時代發展腳步逐漸革新的,所以所插畫藝術是具有時代印象的。例如,插畫的某種創作手法離不開該時期的繪畫工具進行表現。所以是技術革命推動著插畫設計內容的持續擴充,向著多元化的方向迅速發展。與此同時,插畫風格的呈現也是對繪畫時期的現實生活的體現,插畫內容賦予著繪畫者對生活的理解與情感的寄托,可以反映出繪畫時期的歷史背景及當時人民的審美追求。
3.創造性和制約性。優秀的創意帶給大眾的精神思考和視覺享受有時要多過傳達的信息本身。不同階層、不同文化程度的受眾對作品的感知是不同的,這需要插畫師運用發散性思維,尋找突破點。插畫的創造性,是指畫家在商業產品主題制約下的創造,像是“帶著鐐銬跳舞”。另外,繪畫能夠將個人情感進行轉移,而插畫卻因服務對象和產品性質的制約,在情感抒發方面不能凌駕于表現對象之上。在插畫設計時,規定設計師在產品允許范圍內進行最大限度的藝術創作。
二、插畫在平面設計中的發展前景
插畫藝術與當代大眾文化和科技發展密切相關。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同時拓展了藝術家的創作空間,豐富了其創作方式。數字技術的普及使得插畫語言越來越個性化,數碼插畫和手繪插畫的發展趨勢和前景值得探討。在數字信息化為大背景的發展時期,插畫設計逐漸從較為傳統的創作手法(如繪畫紙、繪畫工具、繪畫顏料等)向更為商業化的高科技數碼創作。因為利用高科技數碼的繪畫工具,能夠簡化設計師的日常工作,插圖更易儲存和保護,同時也節省了繪圖紙張,避免資源的浪費。此外,采用高科技數碼繪圖軟件,豐富了設計師的創作路徑,使插畫內容更加多樣生動,并且已完成的作品也可在軟件中及時修改,不必將畫作刪除重新創作,這種操作大大縮短了創作時間,提高了插畫的繪圖效率。所以當今商業時代的數碼插畫具有較為深遠的發展未來。結合以上可以看出,數碼繪圖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繪圖形式,所以我國手工繪圖將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手繪插畫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手工繪制插畫,巖石、洞穴、絹帛、紙張上的古老插畫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印刷術的出現和發展、木雕技術的革新等都促進了手繪插畫的發展和完善。在科技信息飛速發展的時期,當代群眾更加注重信息的快速獲得,效率成為如今的主流思想。所以如今的報刊雜志更新周期普遍縮短,這就給傳統手工繪圖帶來難度。此外,由于藝術獲取渠道的增加,導致人們對手繪插畫的關注度減少。筆者認為,手繪插畫是有存在價值的,它包含了插畫師的個人情感,能夠體現人類精神文明和人文關懷。數碼插畫雖有優勢,卻也使得插畫作品的質量參差不齊。手繪插畫要想在現代平面設計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重視原創精神、情感表達等方面。插畫師要提升自身的繪畫技能、審美水平,使手繪插畫體現出其應有的價值。
三、結語
在平面設計領域,插圖設計是展現刻板事物使其變得生動有含義的表現手法,是傳達當代精神及藝術審美的重要途徑,所以插圖設計在我國設計領域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手工繪圖已不再適應當代發展節奏,所以必須將新型數碼技術融入到插畫繪圖中,使其滿足藝術創作的同時適應當下發展腳步,這種更具適應性的插畫繪圖才能延伸其發展前景,豐富藝術創造,最大限度的滿足當代大眾審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