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林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教育觀念的逐漸轉變,小學語文教學也引入了許多全新的理念,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摒棄落后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著力提高學生素質,成為了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和重要任務。為此,加強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新課標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新的理念為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導向,預示著語文課堂教學將徹底改變過去以“一言堂”為主要形式,以應試為主要目的枯燥無味的教學現狀,代之以激發學生求知欲,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教學談幾點看法。
一、建設性的雙向互動,增進課堂教學活力
語文課堂上經常有這樣一種現象:教師神采飛揚,而學生昏昏欲睡。于是很多人在評價時就簡單地說了一句“這樣的語文課缺少情感”。然而,更進一步思考,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師在課堂上完全處于支配、指揮的地位,學生缺少足夠的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或者說教師把自己的“教”凌駕于學生的“學”之上,把學生僅僅看作是教師完成既定教學任務的配角,或者徹頭徹尾地成了不受關注的群眾演員。其實,學生的“學”應該是教師“教”的基礎。在課堂上,如能做到讓學生從“學”的領域擴展到對“教”的參與,讓教師從“教”的領域擴展到對“學”的參與、組織、協調,那么師生間積極的建設性的雙向互動及學生間不同組合的雙向互動就為課堂注入了無窮的生命活力。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的勞動才會涌現出創造性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這樣的課堂,學生的學習活動才會涌現出創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歡欣。當然,這樣的課堂并不是教師跟著學生轉。正如葉瀾教授所說的那樣:“此時,教師應是整體活動進程的靈活調動者和局部障礙的排除者,是課堂信息的捕捉者、判斷者和組織者。”
二、通過閱讀感悟,使學生體驗語文的人文精神
語文作為一種交際工具,文化載體,是用來反映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語文課好比是戲劇的腳本,學生通過閱讀、背誦、進入角色,走進課文作者的感情世界,通過體驗、寫作進入現實生活中的角色,從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語文學科具有積淀豐富的人文魅力,語文教學的人文文化是義不容辭的,它可以貼近學生的心靈與情感的世界。教學詩歌,是對人類靈魂與命運的一種探討;教學散文,是語言浸潤的情感體悟。學生同語文真真切切地暢談,獲得的是激情的勃發和對生命的感悟。
三、張揚和發展學生的個性
當前,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對張揚學生的個性認識還很模糊,認為張揚學生的個性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為所欲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把個性簡單地等同于脾氣、性格、特長等等。其實,個性的內涵包括堅定的信仰、科學的世界觀、高尚的情感、廣泛的興趣愛好、正確的審美意識、頑強的意志品質等。張揚和發展學生的個性是指注意學生的個性特點,了解學生的發展需要,營造民主和諧的成長環境,讓學生在其天賦所及的范圍里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充滿生活的激情、創造的欲望,促使其人性得到發展,人格得以完善,把學生培養成為志向高遠、特長明顯、道德完善、心理健康、具有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較強應變能力的現代公民,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了解到這些,我們在關注學生時,就不會簡單地、單純地用考試成績去評價一個學生。任何一個學生,在考試成績上是差的,但在其他方面可能是好的,因為有個性的不同,有個體的差異,作為語文教師,就應該因材施教,恰當地引導他們朝著有利于他們的方向發展,并培養他們的特長,為他們潛能的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
四、分層次教學
正是基于對學生個性的發展,由于每個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發展和興趣特長方面都不相同,所以在教學中不能再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法,而應當采取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可行性的分層教學組織形式,以促使每個學生的能力都得到最大發展。
1.教學分層,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為了鼓勵全體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活動,使課堂充滿生機,在備課時我有意識地編制和擬定三個層次的問題,有難度的由A類學生來回答,簡單問題讓C類學生來回答,中等難度的問題由B類學生來回答,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不再出現差等生無緣與教師對話的悲劇。
2.評價分層,給每一位學生以信心。為了照顧差等生的自尊,重拾他們的自信,我采用了“對比自我評價方法”作為評價學生的手段。如在教學中,從基礎知識、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每項分為優、良、合格、不合格四個層次;每個單元的考核,只要學生稍有進步,就予以激勵評價,從而培養其自信心,使學生產生追求更高目標的學習欲望。
通過分層教學,我發現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有了明顯改變,優等生具有了“鉆”的精神,中差等生也斗志昂揚,不斷向自己理想中的目標邁進。我在每個同學的臉上都能看到自信的笑容,感到無比欣慰。
五、采用多樣的,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
我們知道,教學方法有很多,比如:討論法、練習法、講授法、情境法、演示法、比賽法、游戲法……我們語文應根據文章類型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寫人的課文,要先討論分析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再讓學生表演,這樣加深鞏固所學的知識,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記事的課文,讓學生演示,在情境中激起學生情趣,再加上教師的講解,學生更能認識事物所反映的意義。對于生字,我們可以多做些游戲、多些比較,對于精彩的文段,可以用比賽法去討論、去記憶。課堂教學只有注意合理地選擇教法,落實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課堂教學的效果才能顯示出來。
沐浴在課改的春風中,我感到心情無比舒暢,教學也變得輕松了。它使我明白了教學方法也要與時俱進,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不斷探索更新、更好的教學方法,才能適應教育的需要、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煥.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創新探究[J].時代教育,2016,(12).
[2]夏霰芳.新課標下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