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志杰
摘要:色彩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重要的意義,能豐富人們的視覺感官,增加人們的生活樂趣,同時也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學生進行色彩教學,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本文就對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色彩教學;現狀;有效策略
引言:
美術是一門藝術類學科,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但在當前實際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對新課程標準認識不深,在教學時仍是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教學方法枯燥單一,課堂學習氣氛沉悶,導致學生對美術學習缺乏興趣,從而不能靈活的運用色彩進行表達,缺乏對色彩的應用能力,學生美術能力不高,限制了學生美術綜合能力的提升。對此,教師在進行色彩教學時,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色彩教學的現狀
在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對學生線條、形體等方面的教學,注重對學生進行美術繪畫技巧的傳授,忽略了色彩教學的重要性,規定學生按照要求或按照實際物體的顏色進行著色。在學生出現未按要求進行著色時,就會對學生進行批評,這嚴重的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導致學生逐漸失去了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限制了學生美術素養的培養。同時,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與家長都只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情況,并未認識到美術色彩教學的重要意義,從而對美術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學生也認為美術學習是可有可無的,從而敷衍了事,缺乏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導致美術教學效果很不理想。
二、小學美術色彩教學的重要性
學生在小學階段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階段,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對色彩的認知十分的敏感,但卻缺乏生活經驗和閱歷。對此,教師可根據學生當前的特點,進行豐富的色彩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五顏六色的世界,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藝術氣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促進其身心健康的成長。
三、小學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有效策略
1、激發興趣,提升學生的色彩認知能力
小學美術是學生進行美術學習的初級階段,因此要打好學生的基礎,使學生掌握初級知識。對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色彩認知的培養,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特點,調動學生對美術色彩學習的熱情,從而提升學生色彩認知能力,為今后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
例如:在教學《色彩拼貼畫》一課時,教師要使學生能利用五顏六色的彩紙、廣告紙、彩色報紙等材料撕貼出一幅有趣的畫。由于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色彩基礎,教師可利用手工的形式,要求學生進行撕、拼、貼的形式來創作作品,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嘗試,并提醒學生撕紙的方法和粘貼的技巧,注意色彩搭配恰當,使作品具有很強的表現力。這樣有效的提升了學生對色彩的認知能力,同時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到美術帶來的樂趣。
2、實踐練習,加深學生的色彩認知
教師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時,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更要加強學生的實踐練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將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做到學以致用,從而進一步感受美術的魅力,加深學生對色彩的認知。
例如;在教學《美化教室一角》一課時,教室可為學生創設實踐練習:布置教室一角。可對學生進行小組分組,討論如何設計布置方案,并如何進行實施。教師積極參與到學生中去,與學生共同討論,正確的引導學生,從而訓練了學生形象概括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意識。不僅在實踐中加深了學生對色彩的認知,更增強了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和集體成就感。
3、結合生活,引導學生發現生活美
美術是一門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藝術學科,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教師在進行色彩教學時,要充分的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就如羅丹曾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通過對生活的仔細觀察,產生對生活全新的認識,從而加深學生對色彩的理解和掌握,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美術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例如:在教學《風來了》一課時,教師可先為學生創設情境:同學們,請你們把小耳朵豎起來仔細聽聽,有位我們熟悉的朋友來到了課堂中,它是誰?(利用多媒體播放各種風聲,觸動學生的記憶)你在自然界中還認識哪些風?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記憶刮風時周圍事物和人物的變化,大膽的用繪畫對風進行表現。這樣結合生活的教學,有效的培養了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展想象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同時,教師可讓學生進行名畫賞析,感受每個作者不同畫種的不同意義,發揮想象力,體會作者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美術素養,感受色彩的生命。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美術色彩教學中,教師通過對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和完善,利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加深學生對色彩的認知和運用,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良好發展,進而推進小學美術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邢海英.淺析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8(09):213-213
[2]王萱.關于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7(10):78-78
[3]金露露.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思考[J].好家長,2017(37):110-110
[4]王紀.淺析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7(07):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