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芳
【內容摘要】腹有詩書氣自華,激發與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為學生的人生奠定閱讀基礎,夯實文化底蘊。閱讀興趣的激發與閱讀習慣的形成,可以從教學與閱讀、閱讀與動筆、師生共讀、活動與激勵等方面入手,扎實、有效地開展好學生課外閱讀工作。
【關鍵詞】閱讀 教學 動筆 共讀 激勵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必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要“注意積累語言材料,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泵鞔_規定要“積極創造條件,指導學生多讀書,并采取多種形式交流讀書心得?!睘榱诉_到這樣的要求,在教育教學之際,我帶領學生們積極投身到課外閱讀中去,和學生們一起在書海中遨游。下面我就講講我在激發與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一、教學與閱讀鏈接,激發學生閱讀課外書目的興趣
讀一本好書,猶如交上一個好朋友;反之,讀書不加選擇,會帶來不良影響,還會消磨掉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因此,教學時,我常常從課內向課外延伸,根據課本所授內容,結合教育局課外閱讀推薦書目向學生們及時推薦一些課外閱讀書目。如在學完小學語文蘇教版第六冊課本中的第二單元《雪兒》、《花瓣飄香》幾篇文章后,我便趁熱打鐵,推薦學生們課后去讀一讀文筆相類似的書目——《魔法師的帽子》,學生們被課本中的文章所感染吸引,自然有興趣去讀一讀相關的課外書。
二、閱讀與動筆結合,培養學生做課外閱讀筆記的興趣
“不動筆墨不讀書”,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做閱讀筆記是增長知識積累,儲備語言積累和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的好辦法。那么怎樣激發與培養學生去做閱讀筆記呢?我常常是分步驟來實施的,這是一個要求逐步提高的梯形過程:第一步讓學生用筆記本摘抄所讀文章中的各種人物名字,能用一兩句話說說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就行,由于要求不高,學生易于操作,也就樂于去完成;第二步讓學生用筆記本摘抄所讀文章的好詞、佳句以及精彩片斷,并且在課外閱讀指導課上進行抽查,請學生們談談你摘抄的這些好詞佳句好在哪里,精彩片段使你感受到了什么即可。課外閱讀指導課堂中,學生踴躍發言,個個爭著向老師、同學們匯報讀書心得與喜悅。這個環節的設置,目的在于指導學生去領悟書中的語言魅力,讀有所得,一起分享閱讀帶來的快樂,培養學生要讀書的強烈興趣;第三步讓學生給所讀課外書做批注。朱熹說過:“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深思,字得其訓,句索其旨?!本褪钦f在閱讀過程中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可以劃記號,作批注,寫評價,培養學生樂于讀書,勤于思考,思考與閱讀相隨的習慣。告訴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學著用自己的閱讀經驗和知識去審視、對比、評判書中的內容,并及時記下自己讀書的感受和疑點。這樣讀、寫結合,閱讀才會變得更有趣,學生也更愿意去讀書。
三、老師與學生共讀,做好課外閱讀示范作用
常聽人說,學校無小事,事事教育人;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老師的行為是一面鏡子,老師具有了課外閱讀的習慣,并且長期堅持下去,學生也會引以為范、自覺效仿。在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時間里,老師要身體力行,和學生一起讀書,和學生一起展開討論,和學生們就書中的某個精彩片段共同進行賞析,一起說說讀后感受。比如,推薦學生去閱讀《小鹿斑比》這本書,在學生午間閱讀、課間閑暇時,我便拿起時刻帶在身邊的這本書進行閱讀,讀到一些精彩的地方,我會讀出聲音,讀到有疑惑的地方,我會拋出問題,和學生一起討論,以自身閱讀的狀況、頻率、習慣等言行潛移默化地去感染學生,以老師的示范作用來帶動學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課外閱讀,樂于課外閱讀。
四、活動與激勵并行,培養學生形成課外閱讀習慣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由于現在網絡、電視、手機的沖擊,學生們很容易被這些所誘惑,妨礙課外閱讀的有效進行。因此,作為老師,就要及時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檢查督促,監督學生將課外閱讀進行到底。為了激發學生持久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把課外閱讀引向深入,老師要定期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評比表彰活動。其形式或是舉行讀書交流會、或是展覽評比學生的讀書筆記,或是開展好書推薦評比等活動。期中、期末再舉辦課外閱讀班級之星、學校讀書之星評比等活動?;顒又?,對課外閱讀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要及時地進行鼓勵、表彰,讓學生體驗閱讀帶來的成功和喜悅。在一系列的評比、表彰活動中,當學生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成功和樂趣后,會更積極、主動地進行大量的、廣泛的閱讀,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就隨之形成。
和學生一起閱讀的日子里,我感覺到要想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擴大學生的信息量,不僅僅是把全部精力寄托在課堂上,而更要把課內與課外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引導學生課外閱讀。在這過程中,我們老師要深刻意識到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它不是一節課、一本書就能促成的事情,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師生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共同成長的過程!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文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