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從黨的十六大首次以報告的形式提出把“社會更加和諧”作為重要目標以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成了我們國家發展的趨勢和要求,教育事業作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理論和思想體系的發展也必然要講究和諧發展。體育教學是國家教育事業的一個分支,如何構建和諧體育教育思想體系是當今社會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本文從和諧體育的概念、構建和諧體育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意義以及需要把握的重點問題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力求引發對和諧體育教育思想體系更加深刻的思考。
關鍵詞:構建;和諧;體育教育
引言:
盡管近年來我國運動健兒在奧運會等大項國際賽事中屢創佳績,成績斐然,但在這繁榮的背后也存在著些許隱憂,因為競技體育的成績并不能客觀的反應普通老百姓的運動狀況、健康情況。而對于整個社會來說,只有全民運動、全民健身的健康發展才真正的代表著社會體育體系和諧進步,才有利于國民素質的整體提高,所以從源頭著手,從構建和諧體育教育思想體系開始,打下全民運動健身的基礎,是整個社會體育教育是否和諧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和諧體育教育的基本概念
眾所周知,和諧,在傳統的儒家理念中是指事物在一定條件下達到的相對穩定、理想的一種狀態。而體育是指個體采取各種形式以身體的運動為基本手段,從而到達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的一種文化活動。
那么,正如和諧社會是指一種美好的社會狀態一樣,和諧體育指的是大到整個體育系統,小到這個體育系統的組成部分即參與體育的每個個體和該個體所進行的相關活動動態發展的一種理想狀態。
而和諧體育教育應該就是,教育者根據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在科學的優化組合各類影響受教育者發展的因素的前提下,實施體育教育、教學的過程。將這個過程不斷的科學化和系統化就形成了體育教育的思想體系。
二、構建和諧體育教育思想體系重要意義
正如前文所說,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被賦予也承載了很多社會功能和價值,它不僅能影響個體的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能有效促進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所以,在現階段,國家大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斷深入的今天,構建和諧體育教育思想體系,從根本上體育系統的發展和諧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促進個體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科學的體育鍛煉不僅能改善一個人的健康狀態更能促進個體的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通過不同類型體育運動對人耐力、速度、靈敏和柔韌度的鍛煉,能達到改善人體體態和身體各項機能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在不斷對身體的塑造和鍛煉過程中,人的意志品質心理素質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特別是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科學系統的體育教學,有助于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掌握各類運動的技巧方法,最終達到提高體育運動質量,促進個體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目的。
(二)促進社會及個體之間和諧相處
一是能促進人與人的和諧相處。學生忙于學業,白領忙于工作,社會各個層次人的生活節奏都越來越快,人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所面臨的負面情緒如果得不到及時排解,很可能導致沖突的發生,嚴重還會誘發犯罪。在和諧的體育教育思想體系下進行的體育運動可以豁達人的心胸,有效的疏導這些不良情緒,通過促進個體與個體之間協作意識、作能力的形成,最終帶來的是整體人際關系的和諧。
二是能促進人與社會關系的和諧。作為一種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體育運動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內容,緩解了個體的精神壓力。
(三)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構建和諧體育教育思想體系是營造良好和諧社會氛圍的基礎。一方面遵守體育活動的規則投射到社會層面就是遵守各項法律和制度,培養了體育運動參與者遵守規章制度的意識,增強了他們的法制觀念。另一方面,和諧的體育教育所倡導的公平競爭環境也時刻影響著參與體育活動的個體,有利于在社會上形成公平競爭的良好風氣,促進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三、構建和諧體育教育思想體系需要重點把握的幾個問題
(一)還需進一步提高對和諧體育內涵的認識
構建和諧的體育教育思想體系要清醒地認識到體育的教學早已不再是簡單的一群學生在老師的要求下一起跑跑跳跳玩玩鬧鬧,而應是存在一整套提高參與學生運動能力,心理心智及社會適應能力的體系。作為個體體育教學的出發點,學校體育教學應該與學生的品德培養、認知培養等相結合,體育教師更應該有豐富的理論認知和專業技能水平,不僅能積極鉆研教材,有效激發學生熱情,還能將體育課變成一堂認知課,這樣才能在每個社會個體參與體育之初,就對和諧的體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二)在注重身體鍛煉的同時更要關注個體心理的健康
構建和諧的體育教育思想體系就要認識到健康是個體的成長過程中是最寶貴的財富。健康又包括身體和心理的健康,和諧的體育思想包含了對身體的塑造,更對個體思想、心理的健康提出了要求。在普遍壓力較大的現代社會,在積極引導個體參與體育活動的同時,更要提高對他們心理衛生水平的關注,并針對不同參與者的心理狀態制定有針對性的課程內容,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參與者身心全面發展。
(三)協調發展競技、學校和群眾體育
構建和諧的體育教育思想體系,實現體育事業的全面發展就要做到競技體育、學校體育教學和社會群眾體育相結合發展。這三者組成了現階段我國的體育事業,并分別在整體體育事業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比如學校體育是啟蒙,競技體育是為國爭光的途徑,群眾體育則是以改善社會群體身心素質為目的。三者要均衡發展不能有任何的偏頗,任何一方有缺陷,整個體育事業的發展就稱不上和諧發展。所以要實現體育事業和諧發展,就實現三者的共同全面發展。
四、結束語
可以預見構建和諧體育教育思想體系是一個長期而又復雜系統的工程,人的個體也好,社會也好達到一個和諧的狀態的過程不會是一蹴而就的,他們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在國家大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實情況下,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構建和諧體育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意義、不斷探索方式方法總結經驗教訓,才能推動社會體育體系和諧發展、體育事業邁上新臺階,從而充分發揮其在和諧社會構建過程中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波.體育教學內容體系構建的理性思考[J].科研,2016(11):00065-00065.
[2]楊建均.關于構建初中體育課程目標體系的思考[J].內蒙古教育,2016,21(21):11-11.
[3]劉寧寧.構建醫學院校殘疾學生體育教學體系的思考[J].濟寧醫學院學報,2016,39(4):294-296.
[4]羅玲,黃伊聰,李因霞,等.民族地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轉型發展的理論思考與探索[J].科技資訊,2017,15(1):157-158.
作者簡介:
薄帥(1994.03-),男,漢族,曲阜師范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