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慧勇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屬于資金管理的范疇,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的目的在于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能夠對于專項資金實現合理、有效地利用,從而達到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資源實現合理配置的目的。將其稱為專項資金,即此項資金的撥付具有具體的用途,旨在解決問題并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看到成效。所以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用途進行跟蹤,以及對最終所產生的效果進行績效管理非常必要。于專項資金的運用情況實現有效監督,并積極研究績效管理措施,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極大促進作用。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是由國家或者上級部門撥付的款項,專項的含義是指該筆款項具有特殊的用途。在操作的過程中,除了需要獨立于區別于其他款項核算之外,必須做到專款專用,所以監督的環節必不可少。從以往的績效評價實踐中所總結出來的經驗為績效管理的重點應放在專項資金使用的可行性方面,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對提高對于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這一問題是績效管理的核心內容,需要將對于專項資金使用率的考核貫穿于對專項資金的管理中,從而達到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實現有效績效管理的目的。
一、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內容
(一)評價指標
就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的定性指標進行分析,定性指標包括對于專項資金使用的效果開展調查,例如當行政事業單位接受了專項資金后,為了對專項資金的運用情況予以了解,需要運用一些方法來了解行政事業單位在運用該筆款項時是否切實的考慮到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并做到了從人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通常所采取的方法為問卷調查法,依據行政事業單位的具體情況,還有該筆專項資金的專項用途,在綜合了這幾項內容后制定問卷調查的內容,還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一定要將問卷進行有效的發放,并注意回收率。在對問卷調查的內容進行綜合的研究后,得出績效管理的最終結果;除了定向指標之外還有定量指標,由于定量指標可以量化,所以對績效管理可以實現更為客觀地反映。
(二)評價階段
行政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管理分為三個評價階段,即前期、中期與后期。在績效評價的前期階段,所包含的主要工作內容為就專項資金的使用進行評估,評估的重點為運用的可行性,由于需要全面的考慮到專項資金被分配和運用之后所產生的效益問題,所以在前期的績效評價階段需要特別謹慎,對于不具有合理性、不確定在投入之后會產生相應回報的項目,不能予以批復。前期的審核階段尤為重要,需要對所申報的項目進行嚴格的把控;在績效評價的中期階段,對于項目的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是最主要的工作內容,所堅持的原則為嚴格的控制項目的成本,并且積極的拉近預期收益目標與實際達成目標之間的差距,力求使績效評估工作切實的發揮作用,并提高資金的使用率;在績效評價的后期階段,最重要的評價工作為對于項目進行梳理,檢查專項資金在運用之后是否達到了預期所制定的目標,以及在使用后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將績效評價的工作落實到最重要的問題上。在對專項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問題予以分析后,對于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今后不僅需要吸取經驗教訓,還需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將問題解決。
二、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專項資金的撥付與使用具有特殊的用途,如果行政事業單位的員工不具有績效評價意識,就會導致對于績效評價工作的不重視,而這一問題是存在于專項資金績效評價中最突出的問題,由此而導致的后果就是在績效評價的前期階段沒有對于項目實施的合理性進行綜合的考量,如果在此環節有所疏忽,對于缺乏合理性的項目撥付了專項資金,將會直接的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資源的巨大浪費。除此之外,對于績效評價工作的不重視,會導致對于項目的實施缺乏應有的監督,不利于專項資金使用率的提高,阻礙項目的有效實施,不利于達到預期制定的目標,并影響更大經濟效益的實現。
(二)配套設施不完善
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的配套設施不完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缺乏合理的績效評價標準,合理的評價指標應該既能夠反映出共性,還需要反映出不同行政事業單位的評價標準,即需要表現出個性。而就目前的評價標準進行考察,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其次,獎懲機制的缺失,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的評價如果能夠與相應的獎懲機制相聯系,將會產生更好的管理效果,原因在于將績效評價的結果落實到指定的負責人可以產生更好的執行效果。在意識到了獎懲制度的建立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的重要作用后,今后需要重視對于獎懲制度的建立。
(三)缺乏相關法律制度的支持
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如果能夠以法律作為支撐,將會產生更大的約束作用,但是就目前的發展趨勢而言,將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的評價上升到法律的高度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發展,在目前的這種缺乏法律制度支撐與約束的情況下,將會不可避免的造成績效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沒有能夠對專項資金進行更為有效地利用。
三、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評價體系的措施
(一)提高重視程度
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績效評價體系,需要改變行政事業單位對于績效管理工作的錯誤認識,不僅需要提高對于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的重視程度,還需要充分地意識到對于專項資金進行績效評價的重大意義,在前期的審核階段需要對所申報的項目進行嚴格的把控;在績效評價的中期階段,對于項目的開展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在提高資金的使用率的基礎上,促進預期收益目標的實現;在績效評價的后期階段,需要總結所存在的問題并且要吸取經驗教訓。
(二)完善配套設施
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從自身情況出發,首先,需要結合項目的特點制定合理的評價指標,并在行政事業單位戰略規劃的指導下,建立多重的評價指標,從而實現多維度的考量,而就目前的評價標準進行考察還不夠全面;其次,積極的建立獎懲機制,是為了產生更好的管理效果,應該將績效評價的結果落實到指定的負責人,這樣可以有效加大對于績效評價工作的執行力度,促進更好評價效果的顯現。
(三)出臺相關法律制度
加強制度建設,積極的促進相關法律制度的出臺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的管理研究工作具有深遠的意義,我國在今后的立法過程中可以積極的借鑒國外在此方面的先進經驗,對于項目的合理性進行考察及進行有效的監督,積極促進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出臺,可以使我國今后的專項資金的管理工作在有法可依的情況下能夠更好地開展。
四、結語
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對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視,針對于目前存在于專項資金績效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如重視程度有待于提高、配套設施不完善、缺乏相關法律制度支持等問題進行積極的研究,然后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從以上這些方面著手,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將這些問題解決,以此來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對專項資金管理的水平,并且不斷地豐富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在今后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過程中,切實的發揮專向資金的作用,真正做到專款專用。
參考文獻:
[1]陳彩勤,魏東平,茹家團.績效管理:現狀與績效指標設定——以教育部本級專項資金支持的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為例[J].山西財稅,2017(12).
[2]扈劍暉.旅游財政專項資金的績效管理體系建設研究——以廣西旅游發展專項資金為例[J].財政監督,2017(17).
[3]高冰.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存在弊端與完善策略[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10).
[4]程娟.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評價體系構建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5(23).
[5]劉遵芝.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研究[J].時代金融,2015(27).
[6]馮雷聲.淺析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績效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5(13).
[7]林珊,許持.績效管理理論視角下高校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研究[J].現代商業,2014(29).
[8]莊美翠.淺議行政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績效評價[J].會計師,2012(22).
(作者單位:榮成市610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