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霖
【摘 要】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企業的經營戰略體系不斷完善,人力資源管理也面臨由控制型向經營型、人才戰略型和員工服務型的轉變。提高員工滿意度已成為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一種有效方式。培訓作為人力資源六大模塊之一,是提高員工滿意度的關鍵,也是企業找到人才后,發展人才潛能和留住人才的關鍵,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所在。本文以四川省A企業為例,了解該企業培訓的現狀,分析培訓存在的問題,并針對A企業的情況,提出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下,企業改進培訓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 企業培訓 現狀 問題及對策
1.培訓在人力資源管理職能中的重要性
在經濟全球化和外資企業不斷進入中國市場的大環境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隨著傳統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的轉變,人力資源已成為企業的首要資源,企業擁有人才的數量和質量也成為企業擁有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當前企業主要以兩種方式獲取人才:一、外部高薪招聘。這種方式成本較高而且耗時較多,且新進入的員工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融入企業;二、內部員工培訓。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基本職能活動,成功的培訓既能提升員工的滿意度和積極性,實現人力資源的增值,也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另外,員工擇業時也將企業的培訓計劃和對未來的職業規劃作為一個關鍵指標,所以培訓也是企業吸引并留住人才的一中有效的方式。
2.A企業培訓的現狀、問題及解決措施
2.1A企業簡介
A企業主營人力資源服務,其業務涵蓋人力資源外包、管理咨詢、獵頭、培訓、國際業務服務五大主營業務板塊,服務超過來自全球的6.8萬家企業,客戶量超過180萬人,并為400余萬名客戶員工提供福利服務,客戶覆蓋外企、國企、民企等多類實體和機關事業單位,橫跨石化、金融、保險、通訊、電子、IT、汽車、醫藥、地產、建筑、物流、制造、商貿、傳媒、教育、環保、餐飲、快消品等諸多領域,規模效益領先于全行業,持續位居行業領軍地位。
2.2A企業培訓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A企業的培訓主要分為新員工入職培訓及在職員工業務能力培訓。
A企業每月會定期對新進入的員工進行入職培訓。入職培訓的內容主要介紹A企業的企業文化、公司制度、員工行為準則、企業的考勤制度、薪金制度、請假制度等,單次培訓的時間通常為半個工作日,培訓者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管理者或工作人員。在統一進行入職培訓后,A企業會為每位員工安排相對應的導師,采取“一對一”的輔導培訓,以讓新員工可以更快適應工作內容。
A企業關于在職員工的業務能力培訓,培訓時間安排為兩月一次。培訓者主要是公司內部主管或工作時間長、經驗豐富的員工,培訓內容多為員工工作領域相關業務知識培訓。
新員工入職培訓和在職員工業務能力培訓,能快速讓員工融入新環境,并盡快熟悉掌握自身所需要的技能。但是A企業也面臨著如下一些問題:
(一)員工培訓參與度不夠
A企業的培訓方式主要采用培訓者講授、演講的方式和“一對一”的導師制。在職員工的業務能力培訓,員工參與度不高,缺乏積極性,會經常出現員工請假及不重視的情況產生。
(二)培訓效果無法達到理想狀態
A企業培訓后會通過現場考試的方式對人員的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員工的筆試情況良好,但如果對員工在實際工作中進行跟進,通過長時間的行為評估,會發現培訓對于員工的行為改變并沒有太顯著的效果。
2.3A企業培訓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培訓需求分析不足
培訓需求分析是培訓工作的起點,只有培訓能解決企業已出現的問題或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培訓工作才有必要實施。而目前很多企業卻忽視了這一重要環節,缺少對于培訓的計劃,直接進入培訓實施階段。
A企業的入職培訓及在職人員業務能力培訓,主要從企業戰略和組織層面的需求進行分析,培訓內容針對的僅僅是員工目前崗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同一企業內,員工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態度都不一致,如果不對員工進行分析,很難讓培訓達到應該達到的目的。
另外,企業的培訓忽視了員工個人心理需求。在提升自身素質的同時,員工也希望通過培訓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企業忽略員工這一需求,培訓便不能真正達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
由此可以發現,A企業培訓前未對人員和其職業生涯進行分析,是導致員工培訓參與度不夠,且培訓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的重要原因。
(二)培訓教師及培訓方式的選擇單一
尋找合適的培訓者渠道、確定優秀的培訓者往往是企業培訓管理人員容易忽視的一個問題。優秀的培訓者不僅要具備完備的知識、豐富的經驗,還需要良好的品質、有效的溝通方式。一般來說,培訓者主要有外部聘請及企業內部開發兩大來源。A企業的培訓教師都來自于企業內部,這樣的培訓師雖然對企業情況比較了解,與受訓人員能進行有效的溝通,使培訓具有更強的針對性,但內部人員可能會缺乏培訓經驗和創新意識,不易于在學員中樹立威望,導致受訓人員的接受程度比較低。
現代企業的培訓方式具有多樣性的特征,A企業的培訓主要采用授課制和導師制兩種。培訓方式較為單一。雖然可以達到讓員工盡快熟悉工作內容的目的,但卻無法從長遠上改變員工的工作態度。
2.4完善A企業培訓的對策
(一)完善培訓需求分析
如上文所述,A企業應該先對人員進行分類。給每一個培訓對象樹立相應的目標,并通過培訓前的考核明確培訓對象與目標之間的差距。對于工作態度好,崗位知識技能符合要求的骨干員工,直接上級應該與員工討論在企業中的職業生涯發展確定出本年度的職業發展目標,目標與其現有能力的差距就是培訓需求。而對于工作態度好,崗位知識和技能不符合要求的員工,要明確其知識技能不符合的具體項有哪些,針對其具體項進行培訓。對員工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必然會讓培訓結果事半功倍。
另外,A企業在確定員工培訓需求時,要重視員工的職業生涯設計。這樣企業不僅可以了解員工參與培訓的動機,員工的期望值,員工職業生涯理念的變化對其所需知識產生何種印象,員工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職業生涯發展途徑,達到雙贏的效果。A企業作為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培訓中在針對員工個人的崗位培訓時,也可以更多提供一些關于人力資源前沿的理論實操培訓,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員工工作的專業度,也可以更大程度的提升員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二)完善企業培訓師資隊伍的建設
A企業的培訓教師均為企業內部人員。雖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但學員參與度不夠高。A企業應根據培訓的內容、培訓對象的具體情況進行通用性和專業性的分類。對于通用性的培訓,可以聘請一些外部優秀的人力資源專家擔任培訓講師,這樣不僅可以帶來很多全新的理念,也可以對學員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對于專業性的培訓,可以從內部選擇有豐富經驗的管理人員擔任培訓師。另外,A企業也可以建立自身企業的師資隊伍。例如讓部分管理人員及內部培訓人員參與一些關于提高培訓技能的課程,讓內部培訓師提高自身的溝通技能和課堂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外聘人員成本較高的問題,也可以提高公司內部人員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三)企業員工培訓成果實時跟進
為了解培訓的效果,增強以后培訓的針對性,在培訓結束后應定期到各部門對受訓員工進行跟進和評估,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受訓員工將培訓獲得的知識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中。A企業的培訓評估方式僅僅有授課后的考試這一項內容,所以會出現考試成績良好,但是后期工作中員工工作態度變化不大的情況。針對這一情況,A企業可以在采用考試形式的基礎上,對關鍵崗位和重點員工采用面談的方式,對培訓成果進行定期的跟蹤反饋。另外,培訓結束后,可以對受訓員工的培訓檔案和各類培訓資料進行分類存檔,將員工的培訓效果與績效考核緊密聯系起來。
3.大環境下完善企業培訓的對策
A企業作為國內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領軍企業,培訓存在的問題也可能是其他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在企業發展越來越注重人才的今天,要想真正把培訓做好,使培訓達到應有的效果,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3.1做全面、細致的培訓需求分析
企業目前出現了問題或者未來可能出現問題是產生培訓需求的“壓力點”。企業出現問題只是培訓需求的可能性,只有當培訓具有現實性的時候企業才應當進行培訓。在培訓之前,應根據企業的經營發展戰略做好全面、細致的需求分析,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組織分析、任務分析及人員分析。
3.2改變觀念,提升培訓的重視程度
要想提高企業員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企業領導要真正認識到企業培訓在人力資源開發中的重要性,轉變“培訓就是只開花,不結果”、培訓就是浪費時間金錢的觀念,加大對培訓的投入。同時員工也要意識到通過培訓是實現自身技能提升的一種有效方式,是企業給員工發放的一項福利,激發他們培訓的積極性。
3.3豐富培訓方法和培訓內容
企業采用多樣的培訓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員工對專業職能和技能學習的熱情,從而提升培訓的效果。目前很多企業雖然拓寬了培訓方式,但主要還是以傳統的授課法為主。這種單向、枯燥的方式不利于培訓者和員工的雙向交流與溝通,不利于培訓者了解員工對培訓知識的接受情況,降低了員工學習的熱情。企業應根據培訓對象和培訓層次,采用多種培訓方式,如工作實踐體驗(讓員工實際體驗不同崗位工作中會遇到的問題、任務等)、討論法(培訓者和受訓人員共同討論解決某一實際問題)、網絡學習法(讓員工在不規定時間和空間的情況下學習)、拓展訓練法(利用戶外活動來提升團隊的協作能力)等方法。企業培訓的內容也要多樣化,除了知識、技能的培訓,也應該增加態度方面的培訓內容,使員工有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優良的職業精神。
3.4加強培訓的評估考核,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
在培訓前后,應分別對管理人員和員工進行考核,以此來了解受訓者在培訓中提升的效果。及時跟進員工培訓后在工作中的實際運用情況,把培訓的結果納入全年的考核中,并把績效與培訓掛鉤。對培訓中表現突出的員工進行正激勵,如:公開表揚、提升績效、優先晉升等。對考核中不及格的員工進行負激勵,如:降低績效,定期內不得進行職稱評定等。培訓結束后,也要及時進行評估和反饋,及時發現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為以后的培訓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邱一宸.人力資源管理由“控制型”向“經營型”轉型的思考[J].人力資源,2016(10)
[2] 張媛媛.湯文雋.我國企業培訓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2)
[3] 曾薇.企業職工培訓現狀及對策[J].企業導報,2011(1)
[4] 王欣.淺議企業員工培訓現狀及對策[J].經管視線,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