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花
摘要:小學生進入初中常常會不適應初中數學,一方面對于數學知識由小學階段到初中階段有知識上的難度提升,另一方面,初中數學教材的結構較小學教材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不能根據正確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的話,極其可能使他們喪失學習數學的信心。初中數學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的階段,是需要教師通過研究,尋找適合學生學習發展的教學方法的,以便有效激發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最終達到提升數學教學效率的結果。本文就對初中數學教學中五種有效的教學策略(通過設置情境引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讓學生參與課堂明白其是學習的主體、正確分析學習方法進行指導教學、對學生進行鼓勵教學以及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進行簡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策略;學習興趣;學習主體
初中數學教學是學好數學的基礎的一步,教師們需要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迎合學生的興趣,適應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通過自主專研,汲取別人知識建議,創造合理的數學教學指導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以及教師教學效率,進行有效數學教學。以下,就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五種指導策略進行探究。
一、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不僅知識方面欠缺,另外心智也不是很很成熟。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只簡單讓學生接受學習的話,學生很難開拓自己的思想,覺得數學課堂索然無味。俗話說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通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創造高效課堂的目的。教學方法中比較實用的,能夠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就是教師通過創造學習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講解某個數學規律題時,教師通過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搭建一個正方形需要用到幾根教學小棒嗎?搭建兩個正方形,三個正方形呢……”通過創設情境,引起學生們的思考,然后教師引導學生使用教學工具,動手搭一搭。學生根據教師創造的情境 進行親自動手操作,發現其中的數學規律。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使學生動了腦也讓學生動了手。通過學習情境的創造,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教師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增加學生自主參與課堂的機會
新課改下,開始提倡素質教育,教師在教學中要牢記“以學生為本”的學生觀,明白學生才是學習中的主體,教師起主要領導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堂上,教師不能一味地進行知識的講解,忽略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師應該在一定知識點的講解之后,讓學生們自己進行做題,討論,真正融入到課堂,融入到學習中。例如,教師在一個知識點的講解后,可以提出一個相關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加深教學內容印象,深化教學理解。學生通過激烈討論,自主探究得出問題答案,能極大鼓舞學生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三、注重對多種學習方法進行分析
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研究數學教材時,我們會發現初中數學不僅需要傳授的數學知識點比較多,知識點的難度系數也是蹭蹭蹭往上漲,對于學生學好數學實在是一大挑戰。因此,更需要教師的正確指導以及學習方法的傳授。在初中教學中,教師針對不同學生在理解和消化數學知識上的差異性問題,對數學知識、數學題型盡可能運用多的解決方法。例如,我們知道,數學題雖然不像語文題那樣答案是開放的,但我們知道數學題解決方法是多樣的,為了照顧每一位學生,教師針對同一道題的解答,往往運用由易到難的解題方法。學生會根據自己學習上的差異篩選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和學習方法。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也要善于分析學生學習的方法,觀察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瓶頸,及時給出指導,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理論是抽象的,學生肯定會遇到疑惑,教師鼓勵學生進行積極提問,能夠進行講述解決的,教師就耐心地進行講解,解決學生的疑惑,實在從口頭講解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在實踐中得到問題的答案。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對能夠幫助到學生學習的各種學習方法進行探究,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對學生學習方法中的不足教師及時提出建議,給與糾正。
四、適當鼓勵,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心智還不太成熟的初中生,進行自我約束的能力是比較差的,加上數學知識有些枯燥乏味,往往他們在數學學習中容易放松自我,喪失學習興趣。生活中,人會因為利益而產生動力,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在學生數學學習中進行一定的鼓勵,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因為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差異性,也會表現在學習上,教師就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差異性,使用不同的激勵手段,實現因材施教。在學生犯錯誤后,教師切忌嚴厲批評,教師應該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進行交流,明白學生錯誤的根源,引導學生改正錯誤,并可承諾學生下次改正錯誤給與一定獎勵,以此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使學生學習自信心得到加強。
五、運用開放式教學方法鍛煉學生思維
都說數學很能鍛煉人的思維,那究竟怎么才能通過數學教學起到鍛煉學生思維的效果呢。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除了講授一些理論以及概念性的知識,更多的是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發展的差異性進行針對性教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師教學思想一定不能僅僅受制于課本,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發展差異推薦不同的輔導資料。根據學生的發展差異,在進行習題的講解時,選擇多種解題方法,對于學生來說,總有一種適合他。其實,教師多布置一些數學規律題,對于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也是極好的呢。
六、結語
初中教學內容繁雜且有難度,高效數學課堂的形成對于教師學生來說都是高挑戰。教師對教學知識進行踴躍研究探索,掌握好以上五種教學指導策略,積極主動幫助學生們學習數學,解決學習上的難題,達成師生共建和諧高效數學課堂的美好愿望。
參考文獻:
[1] 謝大全,陳昭元.論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學法指導[J].數學教學通訊.2002(01)
[2]羅國軍.初中數學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的學法指導[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