赧明麗
摘要:教育可以劃分為教學和育人,教學就是知識、能力學習,是教育中的基本組成部分,而育人往往是當今小學教育中時常被忽視的一環。只有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學生才能成為一個健全的人。孝道是人的基本人格、思維、品質,這就需要在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知恩圖報?;诖?,本文探究如何通過教育讓學生學習到孝道。
關鍵詞:小學教育;孝道;感恩心;育人
引言:
中華民族人民從古至今都非常注重孝道,這對推動民族發展、提高凝聚力、形成正確價值觀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孝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各種因素影響,孝文化在我國小學教育領域中很少涉及,再加上當今很多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在萬般寵愛下成長,導致很多學生根本不了解什么是孝道,社會上忤逆不孝的案例比比皆是。如今家長們上有雙方父母、下有子女,父母的生活壓力非常大,但是孩子往往體會不到父母的辛苦,究根結底,出現這種情況與學校教育脫離不開關系,這就需要學校加強對孝文化教育的重視,開展孝道教育。
1、營造氛圍、注重環境是基礎
良好的教育氛圍可以直接影響學生的心智,這就需要針對孝道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和氛圍。學??梢栽谛葟堎N標語和圖片,在宣傳櫥窗當中張貼關于孝道的展板,僅僅圍繞孝文化主體,精神設計孝道的宣傳方案,合理規劃孝文化教育課程。讓學校每個角落都要呈現出孝道的話題。班級中可以畫一些黑板報、手抄報等,從而使學生能受到孝文化的熏陶,讓學生心中時刻不忘什么是孝道。
2、創新孝道教育方法,深入孝道真諦
孝道一詞主要是指老與小,將“孝”進行上下分解,可以分為“老”和“小”,寓意著兒子背著老子。所以孝主要是指晚輩,需要子女孝敬父母、孝敬老人,將孝道銘記于心。班主任作為小學生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可以通過開展班會的形式給學生講授一些古代孝文化,提高學生對孝文化的認知度,同時也可以豐富學生文化。也可以通過設置一些關于孝道的家庭作業,如用計算機查找一些孝道文章,并摘抄下來學習、理解。孝道的本質是孝敬父母和善事父母,在子女成長期父母要對子女負責;老年期子女要為父母負責,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更重要的是能夠突出敬親思想,也就是對父母的尊敬情、愛戴情。
3、通過日常教育滲透孝道
日常文化教育中融入孝文化教育十分重要,這樣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思維。對于孝文化教學來說,需要充分發揮語文科目的作用,作為孝道教育的主戰場,需要教師有意識的融入孝文化,并且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孝文化知識非常多,例如在《散步》教學中,通過散步一個不經意的休息方法,彰顯出親情的理念,表達出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愛戴、相互尊敬,是一種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美德。類似這種的語文課文非常中,如《荷葉母親》、《金色花》,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家庭之間的愛,認識到情感的圣潔與優美,明白作為子女的應有責任,懂得感恩與報答。讓學生不斷修正個人言行,從而滿足孝道的基本要求。同時,寫作也是開展孝文化教育的重要環節,通過提出有關于孝道的課文,累積孝文化信息,這樣就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寫作中感受親情、提高對家庭的熱愛,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在教學中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反面案例,讓學生通過觀看這些忤逆行為的視頻寫觀后感,提高學生情感體驗。
4、充分利用特殊節日,開展孝道活動
新時期下,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但相反人們的內心更加返璞歸真,這也是當代社會發展現狀讓人們信息產生了波瀾。對于我國來說,中國傳統在表達情感過程中是十分內斂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也沒有將父母的愛掛在嘴邊。針對此類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中國傳統節日作為契機,包括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感恩節(國外)等,讓學生用自己更能接受、更喜歡的方法表達出對父母的愛。在重陽節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愛老、敬老的活動。也可以通過母親、父親、奶奶、爺爺等生日作為契機,指導學生制作一些感恩卡片用作給家人的生日禮物。
作為班主任,為了能夠加強孝道教育,需要在這些節日來臨時,通過班級日記的形式給學生提醒,讓學生提前做好規劃準備,充分利用節日和生日表達對家人的情感,這樣往往會讓學生養成盡孝道的習慣,父母也會感到更加安慰,為子女未來發展更加努力,形成良心循環。當然,孝道教育也離不開家庭教育,需要班主任加強與家長間的聯系,做好家庭中的引導和感悟,在家長會上教給家長一些孝道教育方法,從而實現家校聯合。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孝道是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有學生心懷感恩才能夠健全成長。在學校開展孝道教育當中,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讓學生認識到父母的偉大、知恩圖報,永記父母的養育請、教育情,這樣才可以讓孝道深入學生內心。
參考文獻:
[1]郭宏會, 熊 莉. 讓孝道之花在小學生心中開放——談談小學生孝心教育的途徑與方法[J].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4(17):125-126.
[2]唐冰蕾. 讓孝道之花在小學生心中開放[J]. 教育科學:引文版,2015(22):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