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中國正面臨由特朗普政府挑起貿易戰的嚴峻形勢。特朗普政府發動貿易戰最根本的原因是國內利益分配缺乏有效的治理機制和控制手段導致的利益分配不均,自身問題被特朗普政府轉嫁到外部環境,在獲取政治選票的基礎上打破規則并脅迫他國讓渡更多利益,這是特朗普政府發動貿易戰的基本邏輯。此次貿易戰是對國際已有貿易規則的破壞,弱化合理規則的存在,無視經濟發展規律,勢必將引發世界經濟格局的震蕩。中國要保持戰略定力,對貿易戰進行系統分析并制定策略精準回擊,做出適度讓步。同時進一步的開放發展,以爭取更多的話語權。爭取中美貿易“雙贏”,將貿易戰從根源上逐步弱化,最終實現貿易雙贏的局面。
【關鍵詞】 貿易戰 貿易關系 貿易利益 應對策略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is facing the grim situation of provoked trade war by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The most fundamental reason why Trump government launched the trade war is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interests caused by the lack of effective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control mean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domestic interests. Trump government transferred its own problems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broke the rules on the basis of obtaining political votes and coerced other countries to transfer more interests. This is Trump government. The basic logic of launching a trade war. This trade war i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s, weakening the existence of reasonable rules, ignoring the law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shocks of the world economic pattern. China should maintain its strategic strength,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trade war, formulate a precise counterattack strategy and make appropriate concession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further open up and develop in order to gain more discourse power. We should strive for a "win-win" situation in Sino-US trade, gradually weaken the trade war from the root, and ultimately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in trade.
Key words: trade war, trade relations, trade interests, coping strategies
美國當地時間2017年1月20日中午,美國第45任總統特朗普( Donald Trump)在美國華盛頓宣誓就職。特朗普是一位極富民粹主義思想的“政治素人”,同時他的執政主張也帶有隱晦的種族主義和反全球化思想,其執政風格和執政方向增加了美國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而作為世界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經濟策略將影響世界經濟發展,其中這種不確定性對中美經濟貿易關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1]。
北京時間2018年3月23日凌晨,特朗普政府打響了對華貿易戰的第一槍,簽署總統備忘錄擬對中國部分進口美國產品加征關稅(涉及中國對美出口商品約600億美元),同時限制中國企業對美國進行投資及并購。北京時間6月15日晚,美國政府公布了對華加征關稅的商品清單,將對從中國出口美國總值約500億的產品加征25%的關稅。
1.發展形勢
美國對中國征稅的領域主要集中在了高科技制造產業,這包括高精度醫療器械、新材料、智能制造原材料及元件、新能源汽車和航空產品等。涉及征稅的項目范圍遠遠超出了最初協議的鋼鐵和鋁產業,同時加大對知識產權的征稅,并限制中資投資和簽證等。貿易戰的發展態勢代表著特朗普政府對華經濟政策方向,可以說中國正面臨著特朗普政府貿易戰的嚴峻形勢[2]。
特朗普政府發動的貿易戰不僅僅破壞中美兩國正常貿易關系,同時惡化中國外部發展有利環境,擾亂中國發展的整體戰略布局。貿易戰的本質是對多邊貿易體制機制的破壞,是對全球經濟政策發展軌道的挑戰,極大地危害了全球經濟貿易的有序發展。因此,我國要保持戰略發展方向不變,堅定經濟發展中心,在認清特朗普貿易戰的目的及其發展邏輯后,尋求有力的應對策略,從而維護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貿易戰原因及發展途徑
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戰所帶來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中美兩國貿易經濟之間,由于中美貿易關系在全球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地位,由貿易戰產生的消極影響會進一步波及全球經濟正常發展。換言之,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遏制,更是對全球經濟貿易規則的挑釁和破壞,其本質是為本國掠奪更多資源和利益。
特朗普政府的政治邏輯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減稅、筑墻、貿易保護。減稅是通過降低稅收的手段鼓勵資產留在美國;筑墻,是切斷美國與外部環境的交流,主要目的是控制非法移民的進入,將資源更多地傾向于本土白人;而貿易保護是通過向中國、日本等國家發動貿易戰,試圖打破原有的貿易規則,重新建立貿易體系以減少貿易逆差[3]。特朗普政府發動貿易戰的目的及發展途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就貿易體系而言,特朗普政府認為,目前以價值為導向對利益進行分配的貿易體系損害了美國的利益,卻讓中國在該規則下獲取巨大的發展空間。美國認為中國應該實施與美國一致標準的進口壁壘,即絕對公平貿易主義,這是特朗普政府發動貿易戰的理論基礎。目前,全球的貿易規則是充分建立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中所存在差異的基礎上制定,但特朗普政府忽視各國發展水平的差異、無視經濟發展的規則、否定全球貿易正常秩序。在這種過度強調自身利益的絕對公平貿易主義驅動下,特朗普政府將自身發展問題歸咎于外部原因,進一步發動貿易戰。
就貿易關系結果而言,長期以來貿易逆差使得美國的經濟利益受到一定的威脅,導致了美國就業市場萎縮、相關產業在競爭之下也受到打擊[4]。但美國長久以來的貿易逆差現象是由于美國在國際經濟貿易體系中的作用及美元在交易貨幣體系中的角色所決定的,并非由于進口過多而出口較少的原因所導致,因此,即使美國使用貿易戰的手段試圖降低貿易逆差,但這種方式只能發揮短時間的表面效益,這種做法反倒會加劇美國貿易逆差根源問題的嚴峻化。在美國長期存在貿易逆差,而中國逐步增加貿易順差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以貿易保護的政治邏輯為基礎,試圖以“消除貿易逆差”為借口,發動對華貿易戰。
就貿易利益而言,特朗普政府發動貿易戰最基本的訴求是利益分配均衡,即貿易順差和貿易逆差的表面均衡。但美國處于全球價值鏈的最頂端,是全球利益的主導者和受益者,而處于相對低位的國家雖然可以獲得一定的利益,但這種利益往往是附加值相對較低的低端鎖定。美國既然是貿易利益的既得獲利者,但仍對目前的利益分配不滿意,究其原因就在于本國利益分配存在問題,在獲取最好最優質的國際貿易利益及資源的前提下,特朗普政府發動貿易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國內利益分配不均。由于國際貿易的資源分配給美國帶來較大的利益,但本國的不同的利益團體所獲取的利益是不同的,在內部利益缺乏有效的治理機制和控制手段的情況下,自身問題被特朗普政府轉嫁到外部環境,這也是特朗普政府獲取民意支持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獲取政治選票的基礎上打破規則并脅迫他國讓渡更多利益,這是特朗普政府發動貿易戰的基本邏輯。
從中國自身發展出發,中國近年來的迅猛發展勢必對美國的經濟利益造成一定的沖擊。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貿易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從當年的貿易小國逐步成長為一個貿易大國,必將引起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在這期間損害美國個別產業及團體的利益是無法避免的[5],但于整體國際貿易環境來說,中國的發展推動了國際貿易市場的成熟和結構優化。
美國特朗普對華發動貿易戰,產生的影響不僅僅會傷害中美兩國的貿易關系,由于中美兩國在世界貿易體系中的經濟地位,由貿易戰衍生而來的貿易危機將波及全世界。同時,特朗普政府發動的貿易戰是對國際已有貿易規則的破壞,是對規則的抨擊及踐踏,弱化合理規則的存在,無視經濟發展規律,勢必將引發世界經濟格局的震蕩。
3.應對策略
貿易戰是中國經濟發展到現階段必然會面臨的威脅,中美貿易戰正逐步升級,若貿易戰處理方式方法不得當,勢必會擴大貿易戰的覆蓋面,升級貿易危機。此次貿易戰于美國而言,美國對中國產品單方面提高關稅,將增加國內民眾的生活成本,一定程度上推高通貨膨脹從而制約本國消費;貿易戰于中國而言,中國近年來的高新產業發展迅猛,而本次貿易戰制約的正是高新產業,因此貿易戰勢必會影響中國高新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中國經濟發展速度[6]。因此,即使中國不愿意主動打響貿易戰,但面對逐步升級的貿易危機,不得不尋求策略應對。本文基于美國發動貿易戰的原因及貿易戰發展途徑,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
(一)穩定戰略定力。從目前世界經濟格局來看,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兩個巨型經濟體,中美貿易關系的演變及升級將直接導致國際經濟市場的動蕩,中國的開放發展外部環境也將會受此影響。我國應該保持戰略定力,堅定開放發展道路,避免貿易戰影響我國的戰略部署;同時,我國針對貿易戰所制定的策略也應該基于我國開放發展總體目標,立足于我國經濟發展大局,將貿易戰對應策略納入經濟發展的一環[7]。
(二)精準有制還擊。從目前中美兩國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對出口貿易依賴的程度比較來看,特朗普貿易戰對中方貿易及經濟的損害更大,但這并不代表中國要無節制的忍讓和退步,而是要根據目前的情況,系統分析、制定策略、精準回擊。但我們的回擊要有一定的邊界,既要表明我方不畏挑戰的態度,也要盡量控制貿易戰的邊界,避免事態擴大化,波及我國其他行業及全球其他經濟體的發展。
(三)適度策略性讓步。全球貿易產業鏈構成中,所有的價值產品都牽扯多方利益,還擊他人的貿易對象時,很有可能出現“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尷尬局面,因此,在還擊具體策略的制定中,要考慮還擊對象具體在貿易產業鏈的價值地位,在此基礎上也要做出策略性的讓步,不能一味強調還擊力度和還擊效果而忽視其連鎖反應,對自身造成重大損失。
(四)爭取更多更深入的開放。特朗普政府發動貿易戰表面上是為了追求貿易逆差和順差的絕對公平化,實現貿易公平的虛假表象,但其最本質的目的是掠奪其他國家的資源,謀取更多的利益。這種做法是對國際已有的貿易規則的破壞,是對合理規則的抨擊,是對經濟發展既有規律的踐踏。在美國掠奪更多資源和利益的進程中,中國不是第一個受害者,也絕不是最后一個受害者。因此,我國要爭取深入的開放市場,尋求多國合作,一方面是盡量避免對美國進出口貿易的依賴,在國際貿易及經濟體系中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另一方面,聯合他國抵制特朗普政府對國際利益的掠奪,共同維護健康有序的國際貿易體系機制。
(五)積極消除誤解,爭取貿易“雙贏”關系。特朗普政府以貿易保護為重要前提取得美國民眾的民意基礎,說明中美貿易摩擦在美國有一定的民眾認可,中國經濟發展被部分美國人民所誤解。因此,加強中美貿易的宣傳是十分必要的。因為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國民眾所認可的,同時本次貿易戰限制的中國高新產業也有一部分是美國企業投資產品。我國應該積極尋求誤解消除的途徑,將貿易戰從根源上逐步弱化,最終實現貿易雙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趙偉. 特朗普欲掀中美貿易戰的邏輯[J]. 浙江經濟, 2017(3):12-12.
[2] 戴翔, 張二震, 王原雪. 特朗普貿易戰的基本邏輯、本質及其應對[J]. 南京社會科學, 2018(4):11-17.
[3] 王凱樂.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發展態勢與中國對外貿易對策[J].中國商論,2017(05):77-78.
[4] 徐振偉. 美國對華貿易戰的原因--基于前景理論的分析[J].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4):64-71.
[5] 張力瑤. 美日貿易戰對當前中美貿易沖突的啟示[J]. 商場現代化, 2018(10):51-52.
[6] 郭可為. 中美貿易戰:動機分析與情景推演[J]. 國際經濟合作, 2018(5):18-24.
[7] 柯建飛, 于立新.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貿易戰:理論分析與中國應對策略[J]. 全球化, 2017(6):71-84.
作者簡介:楊樺(1976年),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北京。碩士研究生在讀,中國人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