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人才是國家發展的根本保障,為了使國家有更多更優秀的人才,對現在的教育提出了非常嚴峻的考驗。在會計教育學中,要跟上時代的需求,培養符合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對教育者來說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關鍵詞】 教師職業能力 會計教育學 作用
引 言
教師的職業能力對于教育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教師的授課方式,對于知識點的講解,以及和學生之間是否能夠有效溝通,都決定著一節課程是否有效。因此,教師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學的結果。
一、中職會計教育的現狀
(一)傳統的教學模式。從我國現在中職會計教育學的發展來看,當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現在許多教師仍然采用老舊的教學方式——將知識灌輸給學生[1]。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在于:教師只是告訴學生知識點有哪些,并沒有和現實生活相結合,教學方式僵硬。導致學生在學習完課程之后并不能加以實際運用,課堂和實際脫軌,中間出現了斷層。因此學生并不能非常清楚地了解知識點中的深層含義,也無法將這些知識加以運用,最終不能和實際生活相聯系。
(二)過于注重課堂理論知識。眾所周知,會計這門職業在學習了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的是實踐操作。學生需要將課堂上學到的東西真正的用于計算當中,需要知道公司在真實運營環境下,這些特定的賬目應該如何去做。而現在的許多教師只是將書本上的知識教給學生,缺乏鍛煉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這就會導致學生無法學以致用,會計這門技能便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
(三)大部分中職老師的專業素養缺乏。在中職類的院校當中,既能夠講解清楚專業會計理論,又能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老師并不多。大多數的老師只會講解書本當中的理論性的東西,并不能很好地指導學生將這些理論加以操作。而且這些教師大多數是直接從院校畢業直接進入學校教書,缺少一定的與工作相關的工作經驗,并不能給學生很好地實踐指導。
二、教師職業能力在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養成。總的來說,中職學生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學生基礎較差,而且學生比較活潑好動,上課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不太容易理解老師所講的知識點。但是如果教師職業能力足夠,便可以化解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老師強行施壓,學生也愿意自主學習,能夠跟上課堂的節奏,并且能夠保持對課堂的興趣。這樣老師便能將主動權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至于因為學生不認真聽講而批評學生,給學生的心理造成負擔。因此教師良好的職業能力有助于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學習習慣。
(二)提高教師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對于中職類的會計院校來說,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各行各業已經同信息化相連接,會計作為一個運營中必不可少的部門,更應該盡快的實現電算化[2]。提高教師職業能力,能夠讓教師接觸到更多更新穎的知識,與現代經濟發展相接軌。在這種模式下,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師的能力,同時加強教師的專業素養,能夠使教師將最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三)提升教師的職業能力有助于推動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融合。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現在的教育模式已經不是以前那種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了。在現在的課堂中,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教師的職業能力,能夠使得教師更好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能夠讓老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不僅僅只是老師的主場,更是可以將整個課堂氛圍調動起來,讓學生加入到課堂環節當中,充分展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在互動的過程中,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將理論和實踐操作聯系起來。
三、提高教師在中職會計教學中職業能力的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任何科目的教學當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最根本的。只有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彼此信任,和諧的氛圍,才能更好地展開教學。在這一點上,作為教師應該嚴格地要求自己,在平時應該多多的和同學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情況以及心理。不僅要在學習上幫助學生,更是要在各個方面都對學生予以關懷。只有當教師真正的關心學生時,師生之間才能建立起一種和諧的關系,學生才愿意接受老師。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對課堂始終保持著一顆探索的心,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發展。
(二)加強教師的專業水平。時代在變,知識也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地更新。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老師們更應該及時地捕捉到這些變化并且加以學習,才能將這些知識更快地傳遞給學生。對于教師來說,雖然已經在承擔著教學的工作,但是學無止境,老師也應該繼續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學校方面也應該為教師提供學習的渠道,定期組織教師去高校參觀學習,接受培訓,彼此之間相互交流,學習新的知識。作為老師,也應該始終對知識保持著敬畏之心,保持著一顆學習的心,在日常工作之余也應該通過各種渠道多多的學習充電。這樣,才能更好地加強自己的專業素養,為學生提供更好地教學內容。
(三)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作為老師,不僅僅要有講解理論知識的本領,更是要將這些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的操作教給學生。對于中職老師缺少實踐操作技能的問題,學校方面可以和企業之間多多進行溝通,為老師提供進入企業實際操作的機會,讓老師能夠鍛煉自己實際操作的技能,從而將實際操作和課本知識更好地融合。
四、結束語
教師的職業能力在中職會計教育的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中職會計教育在發展的道路上還存在許多問題。但是只要敢于正視這些問題,教師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也一定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子。
【參考文獻】
[1] 鄧伶俐.教師職業能力在中職會計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探討[J].時代金融, 2018(17).
[2] 錢義斌.教師職業能力在中職會計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5)
作者簡介:王紅(1981.03-),女,漢族,黑龍江鶴崗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會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