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社會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高職院校普遍存在著學生的思想道德偏離軌道的現象,對于經濟建設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急需要高職院校加強對在校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為引導。
關鍵詞:高職學生 思想道德教育 現狀 應對研究
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肩負著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任務,從高等院校劃分為應用型和學術型兩個方向后,高職院校辦學的方向和思路更為明確,但在這個過程中,部分高職學生以及一些教育工作者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方向理解有些偏差。注重技能的學習和培養,忽略了知識的重要性,致使對思想道德課程進行壓縮、甚至對一些文化課進行去除。
一、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現狀及其分析
1.政治態度堅定,但政治理論知識薄弱。高職學生的特點是文化課基礎較差,高考分數普遍不高,再加上多數年齡在十七八歲,正處于青春期和叛逆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尚未成熟而又趨于成熟階段。他們的內在心理是積極向上,熱愛祖國,信仰中國共產黨,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但是對黨的認識缺乏系統性、完整性。他們在高中階段時,時間緊,任務重,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文化知識上。盡管他們也關注了一些新聞和時事政治,但大部分是停留在記憶方面,很少分析這些問題,所以他們對此理解的不夠。
2.思想上追求時髦,但不注重公共形象。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西方的一些思想逐漸的影響我們的傳統思想,人們追求外在的改變,影響的很多高職生染發和怪發的出現,男生帶耳釘,穿齊服,穿異服,女生帶項鏈,戴手鐲現象增多,這樣導致很多學生把精力用在穿戴上。既影響到學生學習,又有損當代高職學生美好陽光的形象。
3.價值觀模糊。所謂價值觀是指一定歷史時期的人們對價值問題所持的立場、觀點和態度的總和。現在的很多高職生受到社會及家庭的影響導致集體注意觀念淡薄。雖然他們贊同集體注意價值觀,但實際行動缺參差不齊,當班級集體活動與個人事情產生沖突時,很多學生把個人事情放到高于集體活動之上,這樣導致團隊意識,集體意識減少,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
4.艱苦奮斗精神淡化。艱苦奮斗精神是指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為達到而不畏艱難、銳意進取的意志狀態和思想品格,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但目前很多高職學生艱苦奮斗精神淡化,主要表現在:生活上貪圖安逸、鋪張浪費、只求享受、不愿付出;學習上不求上進,不愿受苦。
二、針對目前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現狀的應對措施
1.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重視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的開展。高校應該對此門課程給予足夠的重視,課時給予適當的增加。作為授課教師應該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課堂上應多采取多媒體、案例等講授方法,適時開展模擬法庭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深入其中,參與到案例當中,使其對本課產生興趣。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多觀看法律教育片,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培養他們健康向上的心態,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及時向黨組織遞交思想匯報,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在問題面前能夠果斷地做出抉擇,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用良好的思想道德來規范自己的行為,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解決問題。
2.以科學發展觀為抓手,強調大學生的主體價值觀教育:首先以科學發展觀為主線,培植大學生的主題價值觀,強調道德意識、功德意識,積極響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當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產生沖突時,當個人主義和集體利益產生沖突時,要能正確處理好三者之間的關系。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3.高校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校園文化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是高校持續、有效發展的靈魂,不斷增強高校精神文明建設是培養優秀大學生的必備條件。要有嚴格的校風、校訓以及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努力為全院師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開放的學習環境,真正發揮校園文化在學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學校的黨組織應從學生思想上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和教育,開展思想道德模范方面的講座、文明活動進校園等活動,多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體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增強團隊意識,最終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水準。
4.利用校園的媒體宣傳途徑鼓勵艱苦奮斗精神。可以利用校園網、板報欄、教室的文化長廊,宣傳正面的艱苦奮斗任務事跡、艱苦奮斗的名言警句,讓同學們時時處處都受到正能量的熏陶,當老師發現學生有進步的跡象時一定要多鼓勵和宣揚,讓每個學生感受到自己艱苦奮斗了會受到贊揚。
總之,增強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是一項艱巨的長期的系統性工程,要想真正做好做實這項工作,這就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緊密配合力爭取得最佳效果。面對當代大學生思想上存在的問題,增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是迫在眉睫的任務。大學校園是培養人才的搖籃,要勇于承擔起這項艱巨的使命,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高校教育發展的規律。有利于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黃炎培.黃炎培教育文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零東智.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透規[J].西北醫學教育,2008,3
[3]樊富珉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發展 1997
[4]周曉波;劉紅霞 分析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現狀與成因 2004(02)3.楊廷文;袁梅 大學生犯罪心理分析及預防措施 2002(03)4.遲艷杰 素質教育探徽 1996(02) 引證文獻(1條)
作者簡介:李素敏,女,漢族,籍貫:河南,大學,職稱:中級,工作單位:許昌電氣職業學院,研究方向: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