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貴榮
摘要:讀和寫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讓學生讀懂課文,寫出精彩的寫作,是教師的追求,也是《課標》的要求。因此,我們應該要講究小學寫作教學的方法,注重平時的寫作訓練,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來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提高小學生語文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如何 提高 寫作 能力
由于我工作的學校多處于偏遠貧困的山區,交通不便,各種教學設施比較落后,學習資料不足,學生基礎薄弱,家長對教育重視不夠等,導致小學生們普遍存在著對寫作不感興趣。每次寫作課,我都聽到一些同學叫苦不矢,覺得無話可說、無話可寫;每次寫作課,看見學生們垂頭喪氣,無從下手,我的心很不是滋味兒。通過幾年的不斷探索,艱苦努力。本人認為要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讓孩子有話可說
十多年來,我所在的學校都是一些偏遠、落后的山村小學,大部分學生入學時不會說漢語,學校就成了他們學習漢語的第一場所,我就為他們創設學習漢語的環境,讓他們主動投入到漢語言的學習中,從字詞句慢慢學起,逐步到段篇的學習,積累了學生們的識字量,從而學生對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能用漢語表述出來,慢慢的就有了說話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們的好奇心。也很樂意與文本對話,去體會文本內容,因此,就有了表達的愿望。其實,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孩子們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自我表達的愿望,教師要結合文本為學生創設說話的情景,善于搏捉每一個細節,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并對學生的表達給予充分的肯定。在教師的激勵下,學生的說話興趣得到了培養,寫作能力也相繼不斷提高。
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作文無素材,就等于愚婦無米,炊就更難了。怎樣才能讓學生有豐富的作文素材呢?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讓學生深入生活就會有許多寫作素材了,例如清明節,開展“弘揚民族精神”的活動;母親節,開展“我送媽媽一件禮物”的活動;教師節,開展“老師,我想對您說”的活動;國慶節,開展“祖國媽媽,我愛您”詩歌朗誦、演講比賽等活動。
另外,要讓孩子有話可說,我們盡量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入手,只有學生具備了較好的觀察能力他們才能夠像那些作家、詩人、畫家等把自己的慧眼看到的東西寫下來,這樣就有話可說了。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得注意方法,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指導學生學會細心觀察
在指導學生觀察的過程中只有讓他們養成細心認真的習慣才會有新發現,這樣寫出來的東西才會真實而有價值。例如葉圣陶通過細心觀察而把爬山虎的莖寫生動,莖和葉的顏色及形狀等寫得活靈活現。還有其它的東西如腳等寫得細致入微。這些都是葉老先生細心觀察得來的結果。
2、指導學生學會全面觀察
每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都能夠看出不同特點,只有筆者多方面的觀察才能夠把它們完整地描述出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寫的就是這個意思。只有讓學生全面觀察了再按照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有順序地把東西寫出來。
3、觀察要做到持久性
世間萬物都在變化的,我們要多次觀察才能夠發現它們許多特點變化和規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多次,連續地觀察總結,記錄。幾個星期、甚至成月上年的,才能夠得到完整的答案。例如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他為了觀察昆蟲,曾經付出很多,花了近三十年的時間終于寫出了《昆蟲記》,一本多么有價值的書。
二、以“趣”激趣,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采取各種有效的策略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自覺走入習作的殿堂。 記得,布置一次寫作文《記一件難忘的事》,當時,我問小朋友們:“什么是一件難忘的事,怎樣寫那一件讓你最難忘的事呢?”沒想到同學們竟然對“難忘的事”無法理解。原因在哪兒呢?在山頭上的孩子們,不善于用漢語表述自己心中的喜、 怒 、哀 、樂,平時遇到不開心的事,向朋友和父母起訴時,都喜歡用自己的方言溝通,當時,我怎樣有勁,卻難以引起他們的共鳴。后來,根據小朋友們最喜歡說有關領導來學校看望他們時他們高興的情景。我精心設計了一堂:把你心中最想對關心你,愛護你的人說幾句話。說前,我告訴小朋友們要留意說的過程,注意同學的言行和表情。學生熱情高漲地參加了活動。活動后,組織學生說的過程,討論從活動中想到了哪些難忘的事,學生玩得興高采烈,說起來也頭頭是道,因此寫起來他們就覺得一點也不難了。小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形式多樣的寫作活動能調動他們的寫作興趣。
三、學、寫結合,讓學生豐富寫作內容
語文的學習,最終目的是具備良好的語言文字素養。我國傳統的教學法——背誦,在今天的新課程下仍然具有獨特的價值。語文的學習注重積累,現行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范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課標》提出的要求,認真研究教材,鼓勵學生積極與文本對話,教師、學生力求做到每篇精讀課文都能熟練成誦。教師的有效示范,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對語言文字的使用就得心應手了,寫作水平自然會不斷提高。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課文無非是例子,也是習作的例子,讀范文指導作文、習作文、效法作文、評作文,這不失為一條行之有效的經驗。”可見我們的課文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在作文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較快地提高寫作水平,首先是仿效課文命題。如我教了《珍珠泉》后,讓學生模仿本文的結構,寫作《家鄉的景物》。學完《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后,仿寫《幾年后家鄉的環境》。學了《想別人沒有想到的》,學生嘗試以第一人稱寫自己的性格、愛好。這樣,學生學有例子,寫有樣本,調動起學生寫作的興趣,消除了他們的畏懼心理,從而使學生喜愛作文。每次都能按老師的要求完成寫作任務。
四、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有效的講評
講評是讓學生認識他們文章的優點和不足,不斷改正并提高的有效辦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堅持:多表揚,少批評,以鼓勵為主的原則。鼓舞士氣,培養學生熱愛寫作的情感。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題,把講和評的主動權逐步交給學生。學起與思,思源于疑。通過正確的評價讓他們積極思考,努力改進。讓他們改變“流水賬式”作文,逐漸做到寫作內容有聲有色,栩栩如生。例如我們可以在寫作課上讓學生讀自己文章,然后點評。也可以用“電子白板”把學生作品呈現出來,然后進行邊講邊評。最好是建立個寫作園地,把優秀的作品認真批改,并注明優缺點后張貼讓同學們學習。
總之,要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除了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重視訓練外,我們老師還應該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多鉆研寫作教學的方法,積累教學經驗,講究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學英:《讓孩子樂寫》,《怒江教育》第65期
[2]焦碧仕:《淺談農村中小學作文教學》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