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
摘要:如今,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社會前進,行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在各行各業中都加強了應用,且利用的程度還在不斷的加深,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涌現出了大量的現代化教學設備,為課堂教學的開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推進了教育改革的發展進程。如今,小學數學教學想要走上創新之路,無疑也需要以信息技術為主要的支持,開辟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創新
引言:
信息技術的優勢是毋庸置疑的,這些優勢在教學中的體現將極大推進教育工作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如今,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工作正在全面的開展當中,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已經成為了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質。教師應找出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契合點,將各種功能與優勢充分發揮,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促進教師單向傳授向師生互動的轉變
信息技術改變了課堂上教師一人傳授知識的模式,使學生參與到了教學活動中來,跟著教師的思路去思考,增多了師生交流。此外,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向學生傳授最新的科學成果,也可以通過視頻媒體為學生播放最新的網絡名人講堂,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濃厚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二)能夠給學生帶來多變的課堂體驗
通過信息技術,借助媒體,可以化靜為動,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動態的圖像,生動立體直觀,使學生不再只是關注于書本。動態的圖畫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感官刺激,讓學生的大腦更易于接受,且不容易忘記,這樣一方面增強了教師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也減輕了傳統教學給學生帶來的沉重負擔,讓學生輕松的學習,輕松的進步。
二、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方式
(一)創新導入設計
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包括導入環節、教學環節、評價環節,是一個連續的教學過程,而導入環節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利用信息技術創新導入設計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首先,巧用課件動畫,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基本的數字時,教師可以將抽象的基礎數字0~9,制作成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然后通過Flash動畫展示出來,使學生對數字的掌握化抽象為形。其次是利用視聽效果,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積極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例如,在學習《對稱、平移與旋轉》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圖形的動態變化展示出來,使學生通過認真觀看來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實物是軸對稱圖形,進行更好的將理論知識聯系實際,實現學以致用[1]。
(二)創設教學情境
數學知識點十分的抽象,對于小學生來說,剛剛接觸學習的他們很難適應這樣的思考方式,難以理解,這也成為了阻礙他們學習的主要因素。而多媒體恰好具有直觀畫面展現的功能,能夠將一些需要進行抽象思考的內容變為形象易懂的畫面。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功能,創設形象化情境,使數學教學更加貼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
例如,教師在進行“周長認識”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庫存功能設置動物運動會的教學情景。教師首先利用電子白板拖出運動場,分別拖出運動員小猴、小兔、小馬。然后設置旁白講述“小猴只跑了一半就折回起點,因此只用了80秒,小馬和小兔都跑完了一圈,分別用了91秒和114秒”,同時利用Flash向學生呈現動態的跑圈情況,并說明當裁判宣布小馬是運動會的冠軍時,小猴卻認為他用了最短的時間完成比賽應該是冠軍。此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上述問題進行討論,學生在進行了一系列的思考之后,教師可以很順暢地從運動會的跑圈情景中導出周長概念[2]。
(三)加強重難點教學
數學知識點中的難點較多,如不能及時的幫助學生解決,將導致他們的問題逐漸積壓。而由于數學知識點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這必然會影響他們以后的學習。但難點之所以成為難點,必然是具有抽象性或復雜性較強的特點。對待這些知識點,同樣應利用信息技術降低其理解難度,便于學生掌握。
例如,在進行“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向學生展示由兩根木條組成的活動角,然后讓學生思考如何將角變得更大或者變得更小。在學生進行初步討論之后,教師可以利用旋轉功能控制一根木條向外旋轉,學生通過觀察就能發現角度變大了。然后教師再利用同樣的方法將一根木條向內旋轉,學生就可以發現角在慢慢變小。通過這樣的演示,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角的大小與角兩邊開叉大小之間的關系,進而對角的特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后,教師再利用白板畫圖功能延長或者縮短角兩邊的長度,學生通過觀察就能夠發現角的大小與角兩邊的長度并沒有關系。利用電子白板進行生動形象的演示,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事物之間的區別和內在聯系,使小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更好地攻克小學數學教學當中的重點、難點[3]。
(四)衍生教學內容
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是將學生捆綁到教師身邊,傳授教學內容,學生接受起來十分困難,教師的教學活動也難以開展,長此以往很難形成良好的教學模式,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始終注重培養學生的開拓性思維,傳授學生解題的思路和想法而非解題答案,幫助學生深入學習,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對于“百分數”的學習,教師可以將百分數與統計、概率等問題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尋找它們之間的聯系,用百分數表示概率,獨立完成概率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聯系能力不強,需要教師逐步引導,從簡到難,循序漸進,才能取得效果。
(五)建立網絡平臺
課上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僅憑短短的40分鐘是很難保證所有學生都能掌握知識點并將知識梳理通順的,課下的時間也應被利用起來,讓一些學習速度較慢的學生能夠跟上大部分學生的進度,一同進步。因此,教師應利用信息技術建立網上學習平臺,在平臺上上傳一些平時授課的視頻,有關重難點知識點的點撥指導。學生們能夠在家中利用網絡學習,也能夠在平臺上與教師和其他同學交流。此外,數學習題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家校聯系的溝通,可以使得學生不再如傳統學習方式一般利用習題的“量”增加學習的“質”,教師可以將習題布置變得網絡化,在重難點題型上配備數學公式或解題思路的解說,使學生練習的每一道題都能夠發揮其價值,減少難題閑置和遺漏問題的出現,使習題充分發揮其效果[4]。
三、結語
總之,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已經獲得了普及,且應用的范圍正在不斷擴大,應用程度也在逐步加深。教師必須了解新時期教學的發展趨勢,將信息技術作為有力的輔助教學手段,與小學數學教學有機的融合起來,加快數學教育改革的腳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管茜.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探討[J].新課程(上),2017(11):128.
[2]鄧永清.試論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12):152.
[3]饒水瓊.借助信息技術支持促進小學數學教學創新[J].考試與評價,2017(09):8.
[4]楊尊嚴.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7(4):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