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東群
摘要:本文結合雙軌式工作室制產學結合人才模式實踐,對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與經驗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對于如何在職業教育中應用推行“雙軌式工作室”模式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關鍵詞:雙軌式工作室制;校企合作;產學結合;人才培養
雙軌式工作室制,是指校企合作聯合成立校外工作室與校內實訓工場,以工作室真實項目為主導、校內工場及工作模塊相互配合的,校企聯合開展技能培訓和職業能力評估的“雙軌雙教式”人才培養體系。它是一個不需企業斥巨資建立、可節省大量培訓費用的、符合企業大量人才培養需求的專業且可信的培養模式。
然而近年實踐表明,校企工作室的推廣開展有些舉步維艱,原因所在?筆者分析其中緣由,認為主要有五點癥結原因:
一、政策原因。政府與學校努力打開渠道,而企業卻猶抱琵琶半遮面,甚至躲躲閃閃,形成“政府熱,社會冷;學校熱,企業冷”的兩熱兩冷局面。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大多數是學校為求生存、發展而主動向企業尋求合作的,企業主動向學校尋求合作的較少。究其原因,是因為“校企合作”缺乏政府有力的財政支持,缺乏制定相應的獎懲性政策來規范和推進。企業一不受政府攤派的任何教育義務,二沒有實訓場地、經費和企業培訓師,三還有可替代的“輸血政策”。失去動力機制的小企業不太愿意將生產中先進的設施設備義務提供工作室培訓使用,最終不愿參與進來。
二、經濟原因。企業發展有高低谷,人才培養有周期性。我國企業當前正處于轉型期,市場經濟的波動,決定了企業的經濟行為具有短期性、投機性和風險性,企業運營狀況瞬息萬變,勢必會影響到仍處于周期內的合作辦學教育。加上區域經濟差距,中西部地區學校想尋求一個長期、穩定、能全面滿足教學需要的企業經營“校企工作室”,更是難上加難。
三、理念沖突。校企雙方合作經營理念存在沖突。企業動機是希望能從合作中準確、低成本的招錄到適合企業的一線技術性工人,間接獲取商業利潤與利益。而學校最直接的動因是解決學生出口問題,其次期望出口拉動進口,間接獲取生存和贊助效益。這些理念的偏差,往往給合作蒙上陰影,容易產生矛盾而導致合作中途天折。近些年來,一些辦學經費不足、辦學條件困難的職校,尋求校企合作的動機僅僅是為了追求企業的投入,企求企業資助經費與設備,根本上沒有把工作室建設的著眼點放在企業的需求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當然好景不長,甜蜜的聯姻期很快走到了盡頭。
四、質量原因。工作室實習學生某種意義上是企業的“訂購產品”,企業接受學生到工作室實習,驗收時當然要“驗質又驗量”。一些職校不重視研制工作室教學培訓大綱及其配套學習模塊,仍舊新瓶裝老酒,面面俱到,就業導向不突出,結果經過工作室培養出來的學生,還不如社會培訓學校短訓出來的適用、好用!企業追求的是較大的投資效益和較短的投資周期,工作室的培養質量不行,企業完全可以用腳投票,轉選其它培訓機構,犯不著給工作室“追加投資”。對于這種現象,有一位人力資源經理的比喻很恰當,他說,工作室是連接學校和企業的一座橋,可現在學校這邊自身辦學質量不關,就好象橋的橋墩塌了一邊,這樣的橋企業怎么敢去走?又怎么走得過去?
五、管理原因。工作室有些遠離學校,未成年人實習學生人身安全事故多方責任難于劃分;一些到工作室實習學生沒有意識身份轉變,經常不服從公司管理;學生怕苦怕累,進入不了實際工作姿態等等,這些都加大了工作室的難度,影響了企業對工學結合的積極性,也成為雙軌式工作室在校企合作問題上停滯不前的一個重要阻礙。種種分析表明:國內“校企聯合工作室”仍處于起步階段,合作道路上還存在著諸多障礙,政府、企業、學校三方大有工作可做。
那如何較好地推動雙軌式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呢?筆者認為應做好“三注意、三推進”,可循序漸進有效推動工作室建設:
首先要注意尋找合適的企業聯合成立“雙軌式工作室”。成立工作室,一般要滿足三要素:一是要有名師和企業骨干參與建設;二是要有能模擬工作的校外經營場所和校內實訓基地;三是要有以市場為導向,適應企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的特色的課程體系。沒有這些辦學要素,“工作室”的目標就無處寄放,校企合作工作室就無法創立;其次要注意遵循校企合作的規律創建工作室。創建初期職業院校首先要厘清兩方面工作。一方面辦學理念要創新,要善于學會換位思考,從企業效益出發、以企業運營家的角度,去分析合作的利弊盈虧關系、對癥下藥、挖掘潛力,才能找出適合雙方的的工作室合作模式來。如果工作室沒有貼合企業最新發展要求,那高談與企業“合作雙贏、攜手發展”,恐怕只能是一廂情愿、畫餅充饑、黃粱一夢。另一方面,要注重工作室教學質量體系的建設,務求實效。如今校企合作不再是以往的“拉郎配”,既要“兩廂情愿”,又要“門當戶對”,還要講求“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最后要注意雙軌式工作室的“行穩致遠”。工作室是具有 “產學結合”特色的學生實習的場所,學校有義務保障未成年實習學生的安全。要多采取線下線上相多形式相結合的實習方式,加強對學生開展社會職業工作常識教導,做好學生實習各方面安全的教育工作,這樣“工作室制”才能免去波折,最終達到成功的彼岸。
工作室建設要點,一要推進工作室的企業辦學模式建設。雙方簽訂合作協議建立工作室后,要建立由行業專家,企業高級技師、學校講師參加的專業指導委員會,按企業按崗位群分類確定專業能力結構和非專業能力素質的群體要求,共同制定切實可行的專業教學計劃,和教改方向;二要推進工作室的骨干培訓教師建設:雙方要互派骨干到對方為學習與授業,以企業的發展需要設定工作室的科研攻關和經濟研究方向,并對實習學生進行技能培訓與鑒定;三要推進工作室的成果轉化建設。建立校企聯合產業,組建校企合作型職業教育集團,形成多元投資主體,形成股份合作模式的利益共享關系,將工作室研究成果轉化企業工藝技能、物化產品和經營決策。
實踐表明:建立并維持良好的校企合作水平,是加強“雙軌制工作室產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在職業教育得以良好應用的關鍵,也是促進產學結合于一體、實現校生企三方合作共贏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