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娜
班級作為學校建設的基層單位,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和活動最終要在班級中得到貫徹落實。一個良好的班級,關系到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培養,而一個個良好班級的建成,關鍵在于凝聚力。本文就此問題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淺談己見。
在本學年,我對所任教專業的兩個班級進行了觀察,發現了以下兩種截然不同的現象:
班級一:班干部較多,分工明確,互相監督,同學之間配合有序。班里有一個情緒很容易激動的女生,說話很直接,一遇到稍微不順心的事就哭,一哭就停不下來,只要這種情況一發生,班里的同學便相繼前去安慰該女生,想方設法讓其開心起來!
班級二:班干部較少,沒有明確分工,有些職位形同虛設,學校任務下來,班內多數同學的第一反應是抵觸抱怨,不愿配合,辦事效率低下。班里有一個女生性格孤僻內向,少與人交流,對其他事情總是后知后覺。班里沒有一個同學愿意與她接近,更不愿意成為她的同桌,同學們一談論到該女生也總是嗤之以鼻,唯恐避之不及!
顯而易見,一個班級的凝聚力決定了能不能把所有的學生個體捆綁在一起!然而班級凝聚力并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個班級凝聚力的形成,都會經歷組建、形成、發展的過程,這實際上也是教育培養和社會化的過程:
一、明確班級的共同發展目標是培養班級凝聚力的基礎
目標是班集體發展的方向和動力,所以,明確班級的共同發展目標是培養班級凝聚力的基礎。班集體的發展目標一般分為以下三種:
1、近期目標,班集體在半個學期到一個學期內的發展目標。一般是三方面。(1)禮儀方面:待人接物有禮貌,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相幫助。(2)行為習慣方面: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勞動習慣、衛生習慣;(3)學習方面: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按時完成作業。
2、中期目標,一學期到一學年內的發展目標。中期目標一般是把班級建設成為集體,完成本年度的學校教育教學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都獲得相應的發展,學生學會自覺自律。
3、遠期目標,兩年至三年目標。一般指將班集體建設成為優秀集體;運用優秀集體這個駕馭工具,發揮優秀集體這巨大的教育力量,促進教育教學任務高質量完成,促使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發展,學生明確畢業方向(繼續深造或者就業),并給予相應的有力指導。
二、組建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隊伍是培養班級凝聚力的核心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培養班級凝聚力的核心。因此,著力組建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隊伍是重中之重。
首先,教師要善于發現和培養積極分子,這就要求教師要了解和研究學生,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現狀;二是了解學生的興趣和差異;三是了解學生個體的需要。教師要及時挖掘并選拔出熱心、團結同學并具管理能力、能讓他人信服的學生干部。除了班主任直接任命班干部之外,還可以通過學生自薦、民主選舉、學生競選和班干部輪崗負責制等方式來選拔班干部。
其次,教師要培養利用好積極分子。培養班干部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指導階段。這一階段要求教師要根據所選拔出來的班干部每個人的特長和能力,任命其于相應班干職位,使這些班干部自信能勝任這個職位,充分發揮各自的才干,做好各自的本職工作;第二階段是提高階段。這一階段是促進班干部樹立威信,培養班干部組織領導能力的階段,在此期間的每一次活動,教師可以先提出大體意見,交給班干部團體自行去討論活動的每個環節以及組織開展活動,發揮班干部的主觀能動作用;第三階段是放手階段。教師要放手讓班干部自主管理,培養班干部的獨立、協調、管理和創造性思維等能力,在這一階段,班干部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而又協力合作。同時教師還要要表揚先進,批評不良現象和不良傾向,樹立正確的言論導向,這樣還有利于培養正確的班級輿論。
三、高素質的班主任是培養班級凝聚力的關鍵
無論前面提到的目標的確立還是班干部隊伍的組建,都與班主任的能力和經驗有著直接的關系。高素質的班主任是搞好班級工作,培養班級凝聚力的關鍵。
高素質的班主任必須具備以下四點素質:
1、心理素養
2、道德素養
3、知識素養
4、能力素養
四、健全的規章制度是培養班級凝聚力的保證
眾所周知,中職學生精力比較旺盛,調皮活潑,思維靈活,有的學生會鉆班級管理的漏洞,甚至會有極個別學生不服從班干部的管理,自己拉班結派跟班干部唱反調。所以,為了讓班級能更成功地成為優秀班集體,必須建立共同的生活準則、健全的規章制度,這是提高班級凝聚力的的重要保證。
健全的班集體不僅要有一定的組織結構,更要有相應的規章制度,這能對學生的行為形成約束作用,是衡量學生行為適當與否的標準,也是班干部行使職責的依據。主要的規章制度應該包括以下幾點:
1.中職學生守則
2.中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3.學生在校十項基本要求
4.學生違紀處分條例
5.學校內宿生守則
6.符合自己班級特色的班規。班主任要根據自己的班級特色來制訂班規,如以班級中男女生比例、學生積極程度、學生才華等為依據來制訂取得集體成員認同并要求大家自覺遵守的共同行為準則。
另外,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也是培養班級凝聚力強而有力的舉措,可以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如主題班會活動),以及班級競賽等方式,促進學生形成一致的班級榮譽感,使成員對班集體有自豪感和歸屬感。同時,還應給予每個學生寬松的個性發展空間,是學生、班主任及科任老師都能再集體環境中愉快地成長。
可見,班級凝聚力的培養關系到良好班級的建設,關系到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關系到學校教育教學計劃和活動在班級的貫徹落實。所以作為班主任老師要高度重視班級凝聚力的培養,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加強自身有關的理論學習,不斷敢于實踐探索,把這項工作做得更深入。
參考文獻:
[1]http://zzzxgjb2010.blog.sohu.com/167387798.html
[2]http://lw.3edu.net/br/lw_127708.html
[3]山香教師招聘考試命題研究中心。教育理論基礎.通用版[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