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對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的今天,煤炭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在這種形勢下,煤炭企業文化更應該加快創新,給煤炭企業改革以強大的精神支持和思想保障。新形勢下今天我們媒體工作者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文化自信,更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企業文化;重要意義;作用思考
在企業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的內外部環境都發生許多新的變化,對國有企業傳統的管理方式和文化建設帶來了很大挑戰。本文從企業文化的功能定位、員工認同、建設方向和融合作用等幾個方面,提出了企業文化建設應該實現的改革,探討分析通過企業文化的轉型升級來規范企業行為、激發企業活力、帶動管理提升的有效途徑
一、文化與道路命運息息相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勇氣,我們就能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就能堅定不移開辟新天地、創造新奇跡。
“把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并提,顯示了習總書記對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視,也表明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更趨成熟,給我們的自信提供了堅實基礎?!敝袊鐣茖W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白燁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的結果,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的結晶。中國社科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韻公表示,文化與道路命運息息相關。近代以來,多少民族精英、仁人志士為了救亡圖存引進了多少思想理論,直到最后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二、文化來自歷史面向未來
中國有五千年悠久歷史,中華文明是人類四大文明中唯一賡續不絕,沒有中斷過的文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認為,習總書記講話在已有“三個自信”基礎上增加第四個自信即文化自信,意味著將我們民族的生活價值系統及其表達形式提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層面,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真正植根于中華民族文化的沃土,從中汲取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滋養,獲得活的靈魂。
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認為,“四個自信”是一個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把我們黨對文化的功能和作用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罢缈倳浰f,文化自信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因此,我們的自信不僅具有傳統的和歷史的根基,更是面向時代面向未來的?!?/p>
三、文化彰顯民族生命力
習近平指出:“歷史沒有終結,也不可能被終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要看中國人民的判斷,而不是看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p>
“文化作為一種基因、血脈和傳統,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滲透到人的活動的方方面面,也滲透到道路、理論和制度中,影響更廣泛深遠?!敝醒朦h校副教育長兼哲學部主任韓慶祥認為。
“文化是一個國家持久發展的不竭動力,文化自信是國家興旺發達的重要支撐?!比A中師范大學校長楊宗凱表示,將文化自信與“三個自信”上升到同一個高度,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民族復興偉業的文化自主和文化自覺。
“一個民族的文化力強盛,這個民族的生命力就強盛。”尹韻公認為,“中國方案”必須包含文化色彩和文化符號?!皣液兔褡宓姆睒s富強,不僅要靠經濟實力,最終還要通過文化符號來表達,文化力量來展示。提出文化自信,實際上是中國軟實力的最好注釋。”
多年來,企業的經濟發展與企業文化的關系告訴我們,企業經濟發展與企業文化融合有著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成功的實踐經驗,二者的融合對企業實現持續、穩定、健康、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企業文化的基本概念
企業文化的認知在國內外存在不同的理解,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類別:一是企業文化戰略對于企業的指導作用;另一種則支持企業文化中各影響因素組合的合理配置。在國外,法國的Boumoi.S指出企業文化是關于一種規則、價值觀的文化體系,是與員工共享文化理念的組織系統。而美國的Richardc.Dorf則認為這種企業內部的文化是價值理念、企業信仰等文化因子的合成品,與其它企業差異性巨大。在我國,中科院的劉光明指出企業文化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定義,前者是指企業行為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的總和,后者則是指一種企業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以企業價值觀為主要中心展開。
文章認為企業文化也有兩方面的釋義。第一,企業文化是指企業核心價值觀中內含以及外延的各種企業行為規范、企業制度和企業外在形象;第二,它是貫穿于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企業價值觀與管理哲學的集合。
(二)煤炭企業培育優秀企業文化的重要意義
企業文化是企業之魂。優秀企業文化在培育公司核心競爭力、提高員工人文素養、提升公司社會影響力、建設適應社會發展的現代公司、促進公司科學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煤炭企業面臨安全生產、經營管理、電網建設等方面的重大挑戰和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實現在中部崛起的繁重任務,要推進公司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就必須加快建設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國家電網特色的優秀企業文化,不斷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激發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企業文化支撐和促進公司發展的作用,深入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工程,為公司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貢獻。
四、企業文化的基本功能
首先是凝聚功能,企業文化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其粘合作用可以把員工緊緊地團結在共同的目標導向下,把企業利益和絕大多數員工利益統一起來,形成實現企業根本目標的共同基礎。
其次是導向功能,面對一條活魚,有的人可能會用來做出一道美味佳肴,有的人就可能把它放羊到魚池里去,進行不斷繁殖,等來年收獲更多的魚,這就是不同價值取向的導向作用。同樣,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價值取向,規定著企業所追求的目標,引導員工自覺地按照企業要求去做事,從而把企業愿景和員工的個人意愿統一起來,促使企業發展壯大。
三是激勵功能,企業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取向能夠起到精神激勵作用,能夠調動與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員工的潛在能力充分發現和挖掘,從而提高員工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經營能力及活力,增強企業的整體執行力。
五、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的幾點思考
(一)企業文化建設要落到實處
很多企業雖然提出要建設企業文化,但是大多數都只是紙上談兵,沒有將具體的文化建設措施落實到讓企業日常的生產生活當中,這樣的企業文化是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是起不到推動作用的。因此,我們強調要將企業文化建設落到實處,將其真正的運用的企業的發展當中。而如何將企業文化建設落到實處,就成為我們如今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首先,企業需要制定相關的政策,這樣才可以保證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有根可尋。并且在建設企業文化的時候,不可以過于急躁,這是一個長期的建設過程,需要企業根據不同時間的發展狀況進行不斷地調整,這樣建設的企業文化才是符合企業需要的,才是可以促進企業發展的。其次,企業在進行文化建設的時候,要注意以人為本。這就要求企業的管理人員在進行管理的時候,引導企業員工與市場的發展融合,這樣才可以不斷地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意識以及競爭意識。從而保證企業員工積極的參加到企業的工作活動當中去,促進企業與員工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第三,把獎懲機制引入到企業文化學習的整個過程中??梢赃M一步完善企業績效考評體系,把員工對企業文化的掌握能力與測試成績以及個人收入分配按一定比例掛鉤,并與評選先進集體、優秀員工、優秀共產黨員等相結合,用外部動力促進員工學習的自覺性,使員工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以達到拓寬思維、提升企業文化素質的目的。
(二)堅持圍繞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觀,注重把企業文化的豐富內涵與員工實際工作相結合
以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建立健全員工各項工作崗位規范和工作標準,對每個崗位都建立標準化管理體系,做到事事有標準、人人有要求,確保每項工作都有章可循,各項業務操作流程都按企業規章制度和具體工作標準去完成。幫助員工實現月度、季度、年度工作目標,確保本職工作與員工實現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和遠景目標相融合。
美國經濟學家萊斯特瑟羅說到:“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關鍵,在于提高基層員工的能力,也就是要造就名牌員工。”托沃森也指出:“一個企業成敗的關鍵,在于它能否激勵員工的力量和才智。”在企業文化不斷推進過程中,每一名員工都是企業文化的踐行者,要突出體現一個“人”字,達到企業與“人”的雙贏。 要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努力為員工創造安全的工作環境、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諧的生活環境,為員工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使員工感受到企業的關懷與關注,激發工作積極性,在工作崗位上實現自身價值,激發工作熱情和智慧,從而達到人人關心企業的發展,人人自覺為企業實現發展目標全力以赴的目的。我們媒體工作者應首當其沖,力求在大力宣傳企業文化的同時,引導每位員工自覺的學習、認知、提升、踐行企業文化,提高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知感和認同感。
參考文獻:
[1]師樂,新時期關于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企業經營管理者》2017、23期
[2]賈瑞恒,新時期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商情》2016、39期
[3]柯昌盛.新時期如何提升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性[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4)
[4]李薇.關于新時期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J].企業文化(中旬刊),2017,(4):27.
[5]李敦謹,關于新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豆芾碛^察》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