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榜玲
摘要:現在是一個信息迅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信息化和數字化,不出門也能通過網絡了解外面的事物,也是一種視覺化和圖像化的體現,進而產生了一種新的文化一視覺文化,視覺文化是一種素養,是身處信息時代的人們所需的一種素養。在高中階段,美術課程的學習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視覺文化素養,教師首先了解高中美術欣賞課程的特點,然后進行課程設置,最后實踐教學,從視覺的感知、理解以及應用上來培養學生的視覺文化素養,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關鍵詞:高中美術欣賞;教學;視覺文化素養;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8-0235-01
社會在迅速發展,科技時代的到來使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了,以前的文化是以文字為主,圖片作為解釋文字的輔助工具,但是現在這種平衡被打破了,人們進入了一個新時代一圖文時代,由此也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人們將其稱為視覺文化素養。所謂視覺文化素養,是以視覺為基礎而形成的一種對圖像的理解和創造能力,這種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通過后天的學習才能夠獲得和加強。
一、對視覺文化素質的理解
視覺文化素養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何為視覺文化素養,指的是:一個人通過觀看事物產生一些聯想,然后將自己看到的與自身的其他感覺、經驗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感覺的能力。主要是“看”和“整合”兩個能力的綜合培養,這就是視覺文化領域中的一種素養,完完全全是通過“看”的方式來進行信息傳播,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形態。
二、視覺文化素養的組成部分
視覺文化素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層次從低到高分別是:視覺感知能力、理解能力、信息交流能力。“視覺感知能力”是人對看到的視覺信息進行初加工并進行系統性的匯總的過程;“理解能力”是人通過大腦對感知到的視覺信息進行綜合的分析,提煉出有用信息并進行理解的過程;“信息交流能力”是采用創造性的方式將視覺信息進行傳播、交流、表達以及應用的過程,也是視覺文化一個飛躍性的過程。視覺文化素質的三個層次層層遞進,缺一不可,一起構成了視覺文化素養的重要內容。
三、提高視覺文化素養的途徑
提高視覺文化素養的途徑有很多種,對于高中生來說,高中美術欣賞課程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視覺文化素養自己審美能力。在高中新課程改革中有提到一點:要提高對高中生科學以及人文素質教育的培養,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能力、綜合素質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等。
l.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視覺感知能力。人的眼睛相當于一個輸入設備,也可以說是一個接收信息的載體,接收外界傳遞過來的信息,然后再輸入到人的大腦中進行加工、分類,這些信息會在人的大腦中保留一段時間,這個過程就是人的視覺感知能力工作的過程。在高中美術欣賞課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刺激學生的視覺感知,例如,在講授《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這一課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圖片,同時配上一些輕音樂,創設教學情境,在視覺和聽覺上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能夠快速的融入到課堂學習氛圍中,然后再給學生欣賞三幅不同的美術作品,向學生提出問題:“這三幅作品分別給你們帶來什么樣的感受?”引導學生從人物形象、畫面布局、色彩搭配等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從中感知到其中的藝術美,同時也能夠豐富自己的美術知識。
2.圖文并茂,培養學生的視覺解讀能力。視覺解讀能力的培養就是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高中美術課程看似簡單,但是如果要深究其歷史文化內涵和社會性,你會發現其中很多有趣的知識。例如,在講授《走進抽象藝術》這一課時,教師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應景的音樂,向學生展示七千年前的陶藝作品,搭配文字說明,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歷史文化悠久、源遠流長。通過作品的外觀去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內涵,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和評價能力,這是一種深入學習藝術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向層次的方向發展。
3.夯實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表達視覺表達能力。視覺表達能力實際上就是知識應用階段。高中美術教師可以使用輕重、緩急的音樂來刺激學生的感官,突然讓學生即興作畫,學生利用點、線、面的隨意組合自由創作,不代表任何事物和情感。然后再讓學生用創造性的思維來對點、線、面進行組合,創作出來的作品具有隨意性、自然性,沒有任何雜物、只有學生自己內心的感受,這就是學生對藝術的升華。
四、結語
總的來說,高中美術欣賞課程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視覺感知能力、視覺解讀能力、視覺表達能力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視覺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性,不斷挖掘學生的藝術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