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洪
摘要足球水平是衡量一國公民現代化綜合能力的重要指標。“校園足球”發展模式在高校的推行正是要踐行素質教育和終身教育的理念,為國家儲備人才并推動公民終身體育理念的形成。當前校園足球在高校的開展出現新舊問題交織的困境,已成制約體育強國目標實現的潛在因素。進一步推進高等學校“校園足球”模式的改革,并思考建構起優化策略,對促進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實現體育強國的目標意義重大。
關鍵詞校園足球 教學改革 優化策略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國提出:到本世紀中葉,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屆時,中國也必將從體育大國邁步走進世界體育大國的行列。從這個角度來說,“校園足球”戰略決策的提出可謂深謀遠慮之舉,在踐行也取得了重大成效。截止2017年底,我國足球人口已達221萬,超過同時期日本。在增強我國足球基礎,培育足球人才方面實現重大突破。而發展校園足球的政策也逐步獲得民眾的信任,在全國絕大多數省市縣落地生根。然而,無論是從鞏固戰果以便我們能夠走得更遠,還是基于突破當前校園足球發展存在的困境,對現行校同足球的發展理念和實施方案都有進一步革新或優化的必要。
二、舊病癥繼續存在和新問題不斷涌現是“校園足球”持續革新的必然原因
當前校園足球繼續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刀切”問題。少數縣區和部分試點學校,為了套取校園足球政策配套資源,罔顧學生們的個性差異和興趣愛好,足球成了各專業學生們唯一的教學內容。“部分地區和學校有應試化傾向”。這是背離了我們當初制定校園足球的現實考量和遠景規劃的。另外“校園足球成為另一種考證,或是政績工程”。不少地區尤其是引入和推行了校園足球運行機制的學校,大都明文規定了足球作為特長可以在評優評比、獎助學金甚至是推薦就業中獲得明顯加分,而領導人尤其是負責分管體教的領導更是將之作為重要的政績工程來抓。其次是出現的新問題,這里略舉三個:第一是管理體制缺失,經費投入不足;其次運作機制不順,缺乏保障機制;最后是師資力量不足,裁判員隊伍專業素質不強。
三、校園足球發展模式進一步革新的路徑及其優化策略
(一)首先還是要從觀念上著手
只有思想上發生根本性的變革,我們才能在決策機制、制度構建和執行落實上理順思路,破除壁壘。校園足球的定位是素質教育,就是要依托人們對足球運動的興趣愛好,而培養國人全面發展,終身受益的健身理念和制度機制。根本上,我們就是要破除舉國體制,從而實現為每一個人辦教育的崇高理想。
(二)其次要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加大資金和人才投入
上述新舊問題已經由外而內,以至于開始從根本上侵蝕我們的校同足球運行模式。眾所周知,校園足球的發展必須得到政府(教育局、文體局等)的支持,學校的重視,家長的認可和社會的關注。而且這四方必須形成一個協同互通的聚合機制,推動校園足球的健康發展。但根本上是投入經費嚴重不足,且已經投入的資金運行低效。這就導致了校園足球模式的發展缺乏必要的硬件支撐,其管理能力也必然遭到社會各方的質疑。究竟校同足球是要通過訓練發現人才,還是要讓足球運動成為學生終身受益的活動方式,以培養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學生,這是我們理念層面和實際操作之間最大的沖突。而其原因,就在于我們缺乏強有力的保障機制,來引導我們的行為和決策。其次,決策部分與執行部分之間,執行部門之間,教官部門和學校之間,學校和家長之間,整個行業和社會之間,資源的整合,信息的互通、共享,都存在著各種因為溝通不暢或是溝通障礙而致的沖突和誤解。一句話,現行機制存在根本性弊病成了我們必須革新的又一個原因。
(三)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是保障性條件
師資力量不足,裁判員隊伍專業素質不強,是校園足球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我們提出校園足球運行模式之初,我們就提倡要培育一支6000余人的專業的校園足球教師教練隊伍,但時至今日,拿到足球教練執行資格專業證書教師不到3000人,而真正工作在校園足球模式試點學校的教練員們大都是“兼職”的。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是由體育教師直接過渡而來,僅有少部分學校是投入了一定的資金去邀請職業球隊退役的教練或是球員了擔任的。
四、推行高效、持續的優化策略暨著眼制度建設并建立溢出機制
要進行制度性的變革。高等學府是知識密集型的場所,他們只要制度是框架性、開放型和包容性兼具的,大學教授及其管理者乃至于大學生們,就完全有能力開展好這一體育活動。另外,我們必須要建立溢出機制,為下一輪的革新開好口子,而不是阻斷路子。哲學講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毋庸置疑,從校園足球發展模式提出并上升為國家政策乃至于最終在民間落地生根,其頂層設計和實施方案都是在不斷的自我革新中改進完成的,社會各界同仁的協同努力也確實解決了很多之前沒有解決的難題。但時至今日,校園足球發展和推行依然存在不少的痼疾和頑癥,同時還生發了不少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創新改革模式,開列出新的處方。而這個過程,必然是螺旋式的不斷進步深化的過程。
五、小結
教育是針對人的活動,而教育改革就更是事涉萬方。將尊重人性,注重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新時期我們每一項改革事業個一貫宗旨和核心理念。尊重高校一線教育工作者特別是足球教練員們在校園足球改革中的首創地位,走群眾路線,廣泛吸收各方意見和建議,并且逐步建立起高效、持續的優化機制,這是高校校園足球改革的必然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