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逸冰
【摘 要】目的:探討不同治療方案對合并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影響及與不同治療方案之間的關聯。方法:選取80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40例,常規治療方法)和觀察組(40例,常規治療+辛伐他汀),3個月治療后取受試者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其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同時比較兩組間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應蛋白水平(CRP)和尿蛋白排泄率(UAER)的變化。結果:治療3個月后,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血清中的TNF-α的水平均較治療前均有顯著下降。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患者血清中的TNF-α水平顯著降低(P?0.05)。同時,對照組和觀察組在治療3個月后,患者的BUN、Scr、CRP和UAER均顯著降低(P<0.05)。而觀察組在治療后3個月指標下降,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清TNF-α水平與藥物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療效存在相負相關性,血清TNF-α水平越低,患者的治療效果越好。而且,TNF-α可能是早期糖尿病腎病及反應治療效果的生物標志物之一,在判斷藥物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療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腫瘤壞死因子-α;早期糖尿病腎病;他汀類藥物;療效分析
【中圖分類號】R58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1
糖尿病是糖代謝紊亂為主的多系統疾病,隨著高血糖的持續發展,全身組織器官,特別是眼、腎、心血管及神經系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及其功能障礙和衰竭。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結果可因終末期腎功能衰竭導致患者死亡[1]。隨著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加,糖尿病腎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糖尿病腎病存在復雜的代謝紊亂,發病機制尚未明確。早期的糖尿病腎病主要病理變化特征是腎小球肥大,接著腎小球和腎小管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區細胞外基質的進行性積聚。后期為腎小球、腎小管間質的纖維化,最終導致蛋白尿和腎功能衰竭。糖尿病腎病是由多種致病因素共同影響所致的疾病[2-3]。在糖尿病腎病的發病機制的探討中,細胞因子學說備受關注和認可。多種細胞因子在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發展中有重要作用。其中TNF-α是糖尿病腎病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的細胞因子[4]。本試驗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對照組(常規治療方法)和觀察組(常規治療+辛伐他汀)患者治療前后血清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同時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應蛋白水平(CRP)和尿蛋白排泄率(UAER)的變化。探討TNF-α水平與不同治療方案的關系,為臨床糖尿病腎病的病情監測提高更新更可靠的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選取2016年5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急診內科和腎內科住院的80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納入標準:美國糖尿病協會及我國糖尿病協會2009年制定的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外傷感染,心血管疾病及腎功能不全者。按照治療方法,80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0例)。對照組中,患者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齡53.74±7.35歲。觀察組中患者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齡57.17±5.81歲。
1.2 收集對象基本資料
記錄入組對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并發癥高血壓、糖尿病病程和體質量指數(BMI),BMI=體質量(kg)/身高2(m2)。
1.3 治療方法 4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治療:①控制飲食,多餐少食,進食優質蛋白質、無糖或低糖食物等為主。②通過飲食、運動和降壓降血糖藥物調控患者的血壓和血糖,控制血壓:收縮壓85-140mmHg,舒張壓70-85mmHg;控制空腹血糖范圍為5.8-6.2mmol/L。觀察組的40例患者在上述常規治療基礎上,配合晚間頓服辛伐他汀治療,每天1次,根據患者病情和治療進展情況每次10-20mg,酌量增減,最高≤40mg/次。比較治療3個月后療效情況。
1.4 血清TNF-α的測定
征得研究對象知情同意后由同一人在同一條件下采集血液,離心分離血清,在超低溫冰箱-80℃中凍存。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測定血清中TNF-α的含量,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TNF-α測定試劑盒來自北京普爾偉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5 其他觀察指標 記錄所有患者在治療前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應蛋白(CRP)和尿蛋白排泄率(UAER)等各項指標,治療3個月后,復查BUN、Scr、CRP和UAER等指標,對比治療前后的結果。
1.6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結果均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分別對患者資料和血清TNF-α濃度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并對患者資料和血清TNF-α濃度進行相關性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的比較
對照組(40例,常規治療方法)和觀察組(40例,常規治療+辛伐他汀)患者在性別、年齡、高血壓史和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DN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各項指標的比較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前BUN、Scr、CRP和UAER等指標均升高,且兩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經過3個月治療后,兩組患者的BUN、Scr、CRP和UAER等指標均有所下降,與治療前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與常規治療的對照組的患者相比,增加服用辛伐他汀的觀察組的患者的治療后的各項指標下降更為顯著(P<0.05)。
2.3 血清TNF-α水平及其與其他相關指標的分析
對照組(33.58±2.60ng/L)和治療組(33.85±3.16ng/L)的血清TNF-α水平在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對照組(27.59±3.01ng/L)和治療組(24.72±3.22ng/L)的血清TNF-α水平較治療前均有所下降,但增加服用辛伐他汀的觀察組的患者下降得更明顯,都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分別針對血清TNF-α水平與患者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應蛋白(CRP)和尿蛋白排泄率(UAER)等各項指標進行回歸分析,證實了血清TNF-α水平與患者的治療效果存在相關性,并與治療效果呈負相關。
3 討論
糖尿病已經是繼惡性腫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排在第三位的嚴重的慢性疾病,它的并發癥廣泛,能引起多系統多器官的損傷[2-6]。其中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為常見的并發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引起患者的病情惡化,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研究報道糖尿病腎病患者早期表現為超出正常范圍的尿蛋白排出量增加,腎小球功能逐漸下降。而長期糖尿病腎病發展會導致腎衰竭。因此,在糖尿病腎病的早期應該及時干預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重視保護患者的腎功能,同時對患者的血肌酐、C反應蛋白和尿蛋白排泄率等觀察指標進行監控和控制。他汀類藥物是臨床廣泛使用的降低血脂藥物,還降低炎癥反應,改善腎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降低腎小球間質的損傷程度,起到調節機體免疫水平和抗氧化的作用,最終可以保護腎功能,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和發展。
目前普遍認為DN是包括遺傳易感因素,糖脂質代謝紊亂、血液動力學異常、血管活性物質,氧化應激及各種細胞因子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慢性腎臟損傷。而糖尿病的炎癥學說備受關注和認可,認為糖尿病及其并發癥是低度炎癥性疾病,炎癥因子引起血管炎癥反應,促進血管病變的發生和發展,多種炎癥因子參與糖尿病腎病的微血管病變。有研究表明,其中TNF-α是導致糖尿病腎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炎癥因子[5-6]。TNF-α主要是由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產生的一種肽類細胞因子,也可由腎臟系膜細胞及小管上皮細胞產生,具有多種生物活性。TNF-α能刺激系膜細胞產生氧自由基,氧自由基可導致氧化脂質代謝物產生增多損傷基底膜,引起腎損害。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血清TNF-α已明顯升高,且其水平隨著病情進展而升高。
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腎功能相關各項指標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是觀察組患者各指標下降的程度顯著大于對照組患者,而觀察組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優于常規治療方法的對照組患者。可能是辛伐他汀有效調節了脂代謝,從而改善了血管功能,為腎臟血供的調節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有關[7-10]。而后又對TNF-α檢測,發現隨著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治療的深入,TNF-α的水平下降,TNF-α的變化與糖尿病腎病的各項指標呈現直線正相關關系。總之,本試驗表明血清TNF-α的測定有望輔助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應蛋白(CRP)和尿蛋白排泄率(UAER)等各項指標,共同檢測和評估糖尿病腎病病情的一種新方法,可以輔助判斷藥物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療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Wolf G, Ziyadeh FN.Molecular mechanisms of diabetic renal hypertrophy.Kidney Int,1999,56:393-405.
朱俊.細胞因子在糖尿病腎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J].河北醫藥,2017,39(15)2369-2371
馬小羽.炎癥因子與糖尿病腎病[J].國際內科學雜志,2009,36(2):84.
崔海英,任洪濤, 姜濤等,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 TNF-α、IL-18、ADPN 水平測定[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1658-1660.
張倩、楊麗玲.糖尿病腎病患者 TGFB1基因表達調控區甲基化水平變化[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6,32:99-105.
李航,李學旺.他汀類藥物非依賴降脂的腎保護作用[J].中國醫藥導刊,2002,4(4):278-279.
崔文鵬,杜冰,賈冶等.他汀類藥物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0,8(1):325-326.
劉晶.阿托伐他汀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脂代謝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4,20(30):29-30
李莎,王芳.阿托伐他汀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腎臟保護作用的分析[J].基本藥物應用,2014,25(40):3752-3755
陳鎖勝,劉子永,嚴建偉.厄貝沙坦聯合阿托伐他汀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J].現代醫院,2014,14(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