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培 馬小彤
【摘 要】目的:研究全程優質護理在急性腦梗塞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方法:研究對象是從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間我院心血管內科接收并治療的急性腦梗塞患者中抽取的80例,平均分為常規組和試驗組,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試驗組采用全程優質護理模式。比較臨床效果。結果: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103.37±4.69)分,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全程優質護理在急性腦梗塞患者中的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全程優質護理;急性腦梗塞;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1
急性腦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意外疾病。該病起病急,若治療不及時或護理不當,將引發嚴重的并發癥,甚至死亡[1]。在及時治療的基礎上,尋求有效的護理方法,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我院選擇80例急性腦梗塞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全程優質護理在急性腦梗塞患者中的護理效果。以下是具體的試驗報告。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是從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間我院心血管內科接收并治療的急性腦梗塞患者中抽取的80例,納入標準:(1)均為急性腦梗塞的臨床典型患者;(2)均符合《各類心、腦血管病的診斷標準》,且確診為急性腦梗塞者;(3)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1)不符合納入標準者;(2)肝腎功能異常者;(3)合并消化、泌尿系統等嚴重內科疾病者;(4)精神類疾病者。80例患者,平均分為常規組和試驗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20名,女20名,年齡39到69歲,平均年齡(58.15±0.26)歲。試驗組中,男19名,女21名,年齡40到70歲間,平均年齡(59.04±0.73)歲。應用生物統計學分析本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顯示,P值大于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醫囑護理、用藥護理以及簡單的口頭教育。試驗組采用全程優質護理模式:(1)入院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向患者介紹主治醫生、護理人員以及病房環境,增加護患溝通,增加患者的信任高,積極進行健康教育工作,告知患者疾病的相關臨床醫學知識等,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以及配合治療、護理的依從性。(2)心理護理。采用心理狀態評價量表,積極了解患者內心狀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積極給予心理輔導,注意面帶微笑,用溫柔的話語進行交談,消除患者焦慮、抑郁和緊張的不良情緒,多向患者講解治療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信心,鼓勵患者積極面對治療。(3)飲食指導。臨床護理人員給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以低脂為主,保證少食多餐,嚴禁患者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嚴禁煙酒,多食用維生素含量高的新鮮水果和蔬菜。(4)功能訓練護理干預。對患者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格監控,加強皮膚護理,防止水腫、褥瘡等并發癥的產生。指導患者進行翻身訓練,對患者肢體進行按摩、指導患者做關節屈伸運動等活動,正確指導患者進行語言訓練動作,鼓勵患者多練習。康復量應由小到大,循序漸進進行。以患者能承受的范圍為限。
1.3 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不同護理后生活質量情況。患者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指數評定表進行評價,總分為26分到13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
1.4 數據分析與處理 采用生物統計學SPSS19.0軟件對本次試驗記錄到的統計數據進行處理,正態分布計量資料用 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表示,應用卡方檢驗。如果 p<0.05,代表比較值具有差異性。
2 結果
護理前,常規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為(26.38±1.15)分,試驗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為(26.27±1.38)分,兩者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常規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為(62.48±3.24)分,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為(103.37±4.69)分,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
3 討論
急性腦梗塞起病急,病程長,難治愈且恢復緩慢,易造成后遺癥,如肢體運動功能障礙、語言功能障礙、殘疾等[2-3]。患者預后差,生活質量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在及時治療的基礎上,如何進行積極有效的護理,對于避免并發癥的產生,促進患者盡快康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傳統的護理方法簡單,難以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配合護理的依從性差。近年來,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在臨床中得到一定的應用,全程護理是指利用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護理觀念,使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享受身心等多方面優質護理。一方面,應用臨床心理學理論、技巧,積極影響患者的心理活動,干預患者的行為,從而提高患者配合依從性;另一方面,針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制定個性化管理方案,加強生命體征檢測、生活護理、飲食護理等各項護理工作,以滿足患者醫療需求,促進患者病情治愈;再者,應用康復醫學等各科理論、技巧和技術方法,制定科學的康復訓練計劃,防止并發癥的產生,提高生活質量。本研究顯示,采用全程優質護理護理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平均達到(103.37±4.69)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居海艷.早期康復護理應用于急性腦梗塞患者對其康復效果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32):149-150.
蔣艷.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與急性腦梗塞患者NIHSS評分及C反應蛋白的關系[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7,24(4):393-395.
龍筱妍.綜合護理配合愛通立溶栓治療急性腦梗塞的臨床效果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5,21(21):3238-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