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蘭
[摘要]畜牧生產統計工作在畜牧這個行業中是一項極為基礎性的工作,并且畜牧生產統計工作也是政府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畜牧業只有不斷改革創新技術才能發展長遠,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那么畜牧統計工作該如何落實,才能提高畜牧的生產率。本文將針對畜牧生產統計工作的智能化系統進行探討,簡單分析畜牧生產統計工作問題及如何建立智能化監測機制。
[關鍵詞]畜牧生產 統計工作 智能化監測
畜牧生產業發展至今,在統計工作上,并沒有一個完善的統計方法和統計制度,使得一些生產統計的計算指標出現一些不良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統計數據的客觀真實性。現行畜牧業統計工作中存在許多問題,所以我們要建立畜牧統計工作的智能化監測機制,由此推動畜牧業的發展。
一、新時期畜牧生產統計中的問題
(一)全面調查方式不適合畜牧業工作模式
目前畜牧業統計采用季報、年報的制度。調查方法為全面調查和逐級總匯。村調查員每個報告期末入戶進行數據采集,數據層層上報,村級上報鄉級統計機構,鄉級上報縣級統計局,縣級機構匯總其下屬鄉、鎮的統計數據之后上報至市級統計局,再由市級機構上報至省、國家。這種全面調查、逐級總匯的調查方式看似簡單卻不容易實施。在每一個鄉的管轄范圍內,信息來源于千萬家住戶和幾百家生產單位。對此進行大量統計工作,既費時間,又費人力物力,與普查相當。從統計學角度來講,普查方式對經常性報表來說不合理。畜牧業生產統計一年要報三次季報,一次年報。這種報表頻率高且周期短的報表,取得數據的方式不宜采用全面調查的方式。
(二)基層薄弱的統計量難以保證統計數據質量
畜牧產業的基層情況從村級起報,但村級并沒有專業的統計工作人員,所以一般此事務由村會計承擔。由于村會計負責村里財務事宜,事務繁忙,沒有充足時間進行畜牧生產統計的工作,所以得出的數據與實際統計信息有所偏差。而在鄉一級。統計工作有專門的統計小組負責。但是統計人員也同收集農業、工業、投資、第三產業多種報表數據,并且進行整理。統計人員疲于應對,在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中比較隨意,難以保證數據的準確性。
(三)畜牧生產統計信息平臺審核功能較簡單
現行的畜牧生產統計的主要方式是通過統計系統網絡數據采集平臺上報,審核數據。此方法僅適用于審核簡單的邏輯和指標數值的增減。而一些復雜的產量比例則需要人為的審核完成。這樣以來不但加大了基層的工作量,也使統計信息的錯誤率提升,從而造成統計失誤。
二、建立智能化監測機制
正如上文所述,現階段的畜牧統計生產工作仍存在許多問題,并且這些問題阻礙了我國畜牧業的發展。若想有效的解決畜牧生產統計中存在的問題,則必須將畜牧生產統計工作與智能化監測相結合,建立現代智能化監測系統。
(一)建立現代智能化監測系統所需的基本功能
要建立現代智能化監測系統,必須以畜牧生產統計者的工作性質為基礎,提供滿足畜牧生產統計者工作要求的基本功能。首先,數據查詢功能。用戶按照自己的使用權限,可以用數據查詢的功能查詢每個地方的社會自然狀況和當地畜牧業產業的大概信息。此外數據查詢功能還可以查詢一些生產獸藥、加工飼料、加工畜產品的企業的經營和分布狀況。也可以對所有區域所、疫情指揮站、省級示范區檢查站以及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等信息進行查詢。其次,需要分布定位的功能。用基本的數據查詢功能查詢出的信息要與其對應的分布定位一致。這樣用戶可以對查詢出的飼料加工、獸藥、加工畜產品的企業以及屠宰場進行準確定位。比如用戶想查詢飼料加工廠的準確位置,便可以在地圖上對該廠進行定位,該廠的位置和該地區所有飼料加工企業都會準確的顯示出來。然后用戶可以對該企業進行查看,了解其基本信息。最后需要數據分析功能。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對收集的各種數據進行比較,也可用數據圖或表格等形式直觀的展現各種數據,有利于領導進行決策。
(二)何種運行機制才能建立現代智能化監測系統
只有建立一定的運行機制,才能讓數據功能查詢、分布定位、數據分析等功能在現代智能化監測系統中得到應用。那么,順利運行這一系統機制首先就是對結合了春防、秋防以及賣出、購入賣出畜禽等數據進行采集。并且每月需統計責任區內的飼養畜禽數量和農戶。將以上所收集信息反映在畜禽登記表中。其次,錄入收集的信息,統計工作者按照一定的規定,將所收集到的各鄉鎮區域的信息錄入到系統,再將數據傳輸到省級數據庫。省級數據庫接收到各級錄入的數據后,系統對數據進行歸納整理、匯總分類。
三、結語
新時期畜牧生產統計工作,對畜牧業生產有著重要的影響。融入智能化監測系統,推動統計方法與制度的變革對現代畜牧業生產統計工作有重要意義。保證統計工作的質量才能確保統計數據信息的精確。準確的統計數據可以直接影響到畜牧業的生產效益。因此在新時期畜牧生產統計工作中加入智能化監測系統可以確保畜牧業的長遠發展。只有準確的掌握畜牧業生產統計信息,才能為政府決策以及宏觀調控提供準確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