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青
摘 要: 深化教學改革是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構建開放式多元化英語課堂的重要保障。英文歌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是對英語教學的有益補充,促進了英語教學的優化與創新。本文分析了歌曲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之上從構建教學導入元素、強化英語復習教學、促進知識內化生成等方面具體闡述了歌曲在初中英語教學技能中的操作策略。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英文歌曲 重要性 操作策略
引言
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推進,是新時期英語教學發展的重要內容,更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保障。傳統英語課堂教學缺乏教與學的良性互動。學生的“學”、教師的“教”,缺乏豐富的教學資源,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英文歌曲包含豐富的英文知識,能夠為教學的組織開展提供教學資源,為教與學的深入開展提供教學空間。因此,英文歌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體現了初中英語開放式教學的改革要求,是新課改下英語教學的重要方向。
一、歌曲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英語是初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課程,是培養學生良好英語素養的重要途徑。傳統英語課堂教學缺乏開放式教學空間的創設,弱化了學生有效學習的構建。英文歌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是對傳統英語教學的優化與調整,更加強調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以盤活英語課堂教學。因此,英文歌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是對新課改下英語教學的優化,使其契合初中生個性發展的需求。
(一)英文歌曲的應用是對英語教學的優化與創新。
傳統英語課堂缺乏豐富的教學元素,教與學的被動狀態,影響英語教學的有效開展。為此,以創新發展的思維視角,強化英文歌曲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是對英語教學的優化與創新。首先,英文歌曲豐富了教學資源,為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創設了空間,有助于提高教學有效性;其次,《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教學應注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以英文歌曲為載體,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英語教學的組織開展提供保障;再次,英語注重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教學構建,英文歌曲能夠為實踐的實現提供條件,在英文歌曲學習中,實現對英語理論知識的習得,提高英語學習的有效性。
(二)英文歌曲的應用契合了初中生的個性發展需求。
初中生處于個性發展的特殊階段,英文歌曲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初中生的個性發展需求,為學生的“學”提供了豐富的情境元素。首先,歌曲所創設的情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把握英語知識點,提高英語學習質量,也為英語情感的培養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其次,開放式多元化的英語課堂,要求教學形態的多樣化,英文歌曲教學的開展,創新了傳統英語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構建,實現了學生有效學習的生成,也為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有力保障,符合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要求。
(三)英文歌曲是構建開放式教學空間的載體。
傳統英語課堂缺乏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構建。英文歌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在英文歌曲的引導之下,實現自主探究學習,為開放式教學空間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教學載體。因此,從教學構建而言,英文歌曲是開放式課堂教學空間的載體,有助于盤活英語課堂,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開展。在多元化的教學環境中,英語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創新教學理念,以開放式的教學思維,促進有效教學的生成,推進教學改革發展。
二、歌曲在初中英語教學技能中的操作策略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的優化與創新,更加強調英文歌曲教學的有效構建,為教與學的有效開展提供良好的教學條件。在筆者看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應注重英文歌曲在教學導入、復習鞏固等環節的應用,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因此,具體而言,歌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從以下幾點展開:
(一)運用英文歌曲,構建教學導入元素。
在英語教學導入環節,強調導入技巧的有效構建,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英語課堂導入中,以硬性的知識輸入為導向,注重學生對知識的識記,缺乏探究性、引導性導入元素的構建,學生缺乏知識學習的積極性。為此,運用英文歌曲,為新課導入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讓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在歌曲素材的應用中得到進一步豐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開啟。首先,教師要緊扣教材內容,選擇合理的英文歌曲,以英文歌曲作為課程導入的載體,豐富導入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其次,英文歌曲應在聽覺上、視覺上讓學生一目了然,引導學生關于知識的思考與討論;再次,歌曲應成為新課導入過程中渲染課程內容、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工具,是學生深入學習的載體。例如,在教數字的課時教學中,教師就以歌曲作為載體,引入新課內容,讓學生在歡快的歌曲中實現對知識的理解與認識。“Ten little Indian boy”、“One,two,three,four,five”等歌曲,在新課導入時,作為新課知識的導入載體,讓學生在積極地參與之下實現自主學習,提高對英語知識的識記能力。因此,英文歌曲是新課導入的重要載體,有助于提高知識導入的有效性,為學生的“學”提供良好的學習空間;在“Life in the future”的課時教學中,教師可播放《A whole new world》歌曲,引導學生在歌曲的情境之中,展開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潛移默化之中引導師生自然走進新課,盤活英語課堂。
(二)運用英文歌曲,強化英語復習教學。
復習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幫助學生對知識識記、歸納與總結的重要過程。教師的復習教學要注重知識的連貫性,將知識串聯起來,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實現。首先,英文歌曲的選擇要緊扣教學內容,能夠從知識的視角出發,強化英文歌曲與復習知識之間的聯動性,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英語復習;其次,英文歌曲能夠擴大詞匯量,同時為學生英文單詞的復習,提供良好的背景空間,強化對英文單詞的識記與理解。如,在“yesterday once more”的歌曲應用中,教師就以此作為復習教學的載體,將歌曲中的radio,wondered,shine,rather,breaking等單詞,作為單詞復習教學的切入點。把單詞放置于歌詞之中,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單詞意思,并基于豐富的歌曲情境,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加強識記,促進有效學習的實現;在復習“walk”相關聯的性動詞時,教師就以“Walking in the sun”作為復習切入點,以歌曲作為引導,幫助學生展開聯想,實現對動詞look,see, watch, notice, observe等的復習。因此,英文歌曲在英語復習教學中的應用,提高英語復習效率,為學生對知識的匯總、歸納提供了發散思維的載體。
(三)運用英文歌曲,促進知識的內化生成。
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知識難以內化的問題,成為影響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為此,在英語教學的有效構建中,應強化對英文歌曲的應用,以歌曲作為促進學生知識內化的重要驅動因子。首先,運用英文歌曲,深化學生對西方文化背景的理解,進一步促進學生英語有效學習。如在圣誕節,教師為了營造節日氛圍,幫助學生理解西方圣誕節的文化元素,通過“Have you seen the ghost of John”歌曲,為學生創設情境環境,引導學生更好地認識并理解西方的圣誕節文化;在平安夜,教師教學生唱“Silent night”,讓英文課堂教學不僅僅局限于知識的灌輸,而是基于語言文化的理解,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實現;其次,運用英文歌曲,強化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傳統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不僅弱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識記,而且不利于知識的鞏固學習。為此,以英文歌曲為載體,通過英文歌曲對知識點的實踐應用,提高初中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結語
初中英語教學應以創新發展為導向,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環境,為開放式多元化的英語教學構建提供有力保障。初中英語教學僵化、內容單一,缺乏教與學的良性互動。英文歌曲在初中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盤活了課堂教學,為教學方法的創新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筆者認為,英文歌曲的實踐應用,關鍵在于強化各環節教學對英文歌曲的滲透,以歌曲作為教學載體,夯實英語課堂教學的三個面:一是運用英文歌曲,構建教學導入元素,讓英文歌曲成為促進教與學的重要工具;二是運用英文歌曲,強化英語復習教學,促進知識的歸納與總結;三是運用英文歌曲,促進知識的內化生成。
參考文獻:
[1]鄭麗君.芻議英文歌曲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中學生英語(理論版),2014(06).
[2]丁志堯.淺析英文餓過去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青少年日記,2016(14).
[3]陳明林.英文歌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6(02).
[4]孫永.英文歌曲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才智,2017(08).
[5]羅浩.英文歌曲在公共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考試周刊,2017(15).
本文系東莞市教育教研規劃課題《基于慧教育的初中英語歌曲教學實踐研究》2016GH512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