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非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發生了變化,對自身精神和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因此,在新農村建設不斷建設發展中,基層群眾對文化工作的支持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基層群眾開展文化工作的過程中,有關部門人員要積極探究,選擇有效的措施,更好的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建設,提高基層群眾文化知識水平,促進新農村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分析了在新形勢下如何開展基層文化工作,僅供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 基層群眾文化工作 開展途徑
在新農村的持續建設中,今天的農村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過去的“臟、亂、差”不復存在,呈現的是規劃有序,樓房、別墅成群的新農村。今天,人們不僅僅追求物質需求,而且開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基層群眾的文化工作也開始變得越來越不可忽視。在基層群眾開展文化工作中,結合當前形勢,對基層文化工作進行分析,選擇有效的基層文化開展措施,使基層文化工作能夠扎根,為新農村的建設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
一、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現狀幾點分析
(一)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
在過去的鄉鎮建設改革過程中,一些鄉鎮文化站和廣播電臺被撤并,一些甚至被銷毀或出售,導致在文化工作中缺乏固定的學習場所。在一些地區,雖然重新建立了文化站,但基本是建立起來了,一些特定的文化設施并不完善。有些鎮區可能有圖書館,然而,這些收藏的書也是過去的一些書。一些與當前社會發展相一致的科普讀物相對稀缺。一些老舊的電影放映設備被淘汰掉,但政府沒有投資購置新的電影設備。由于這些文化設施的嚴重缺乏和相對落后,對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有序展開造成了嚴重的障礙,也極大的影響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工作。
(二)基層群眾文化思想相對落后
對大多數基層群眾來說,他們所接受到文化教育很少,不能充分認識到文化活動在中國重要意義,有一些老年人認為接受文化教育簡直是一種浪費,文化教育只是理論,在實際生產生活中沒有特定的作用。因此,目前大多數基層群眾還不能積極的接受文化教育,有些人甚至對文化教育有著抵觸、反抗的情緒。這對文化工作的發展和推廣具有一定的難度。在推廣基層文化工作的過程中,只有在人們轉變觀念的基礎上,才能更加深入的開展工作。
(三)缺乏的專業教育指導人員
在基層文化工作中,往往缺乏專業人員對群眾進行科學的指導。即使目前的文化站有文化管理人員,他們通常是非專業人員或接近退休人員。這些人通常不完全理解現代科學知識,思想上也比較落后。通常,在指導群眾的過程中,中國是建立在自己的經驗基礎上的,不能獲得創新的知識。在開展文化工作中,教育和指導人員具有指導作用,他們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整體素質將直接影響到群眾。因此,要真正提高基層群眾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就必須配備高素質的人才和指導人員。這樣,文化工作才能真正在基層得到普及。
二、新形勢下該如何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
(一)完善基層文化組織和機制。以實現繁榮基層文化為目標,我們將建立鄉鎮群眾性文化管理機構,在行政村建立相應的基層群眾性文化組織,逐步完善文化發展機制“建造地基、建造網絡和改善設施”等。為了加快基層群眾的文化建設,建立深厚的文化底蘊。鄉鎮文化站建立和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地方文化建設規劃,為基層文化建設有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組織保障。
(二)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鎮文化站形象。國家和政府應加大對文化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大對文化工作的投入,使基層管理者能夠科學配置文化活動所需的基礎設施。在基層文化站可以配置圖書室,主要收集農業科普書籍。通過閱讀和學習,人們可以掌握先進的農業科技,從而有效的提高群眾的學習熱情。此外,還可以適當的設置藝術大廳或棋牌室,使群眾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這不僅可以讓群眾學習各種專業的藝術知識,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精神享受,從而有效的提高自己的素質。
(三)加強文化隊伍建設,促進地方文化的弘揚和發展。開展基層群眾性文化活動,創建和編寫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節目,這就需要一支優秀的文藝隊伍。在建設強大的文化團隊的時,應注重地方文化的弘揚和發展。地方文化的宣傳與發展可以從大眾文化的發展和廣場文化的發展入手。通俗易懂的文藝作品更貼近普通人的心態,容易被基層民眾接受。因此,我們應該在文學創作中貼近群眾,用極為流行的藝術來表現基層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文化藝術效果將是非凡的。
(四)農村廣場文化的發展也是更好的基層文化開展措施。如今,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娛樂設施也逐漸得到改善。曾經屬于城市的廣場文化也開始在新農村的夜景下閃耀。我們可以利用廣場文化來發展基本的大眾文化。例如,利用廣場的大環境發展鄉村休閑活動,如鄉村秧歌、民俗老字子等,這些地方文化為基層文化建設開辟了更合適的空間。此外,還將開展大量的民間藝術收藏,尋找具有原創性、獨特性、能夠繼承當地大眾文化特色的民間藝術,使當地大眾藝術得以繼續發展,進而走向更深更廣的文化領域。
(五)為了做好基層群眾的文化工作,還應該引入先進的文化要素,為當地的基層文化注入新鮮的“血液”。為了豐富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只有在本地區“閉門造車”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堅持“走出去”的原則,引進更多的文化元素以豐富我們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帶領文化團隊到該領域文化模范基地考察、學習和研究,引進先進的現場經驗和獨特的大眾文化。
三、結束語
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是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對新農村建設具有良好的帶動作用。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相關人員應積極開展基層文化工作,分析開展基層文化工作過程中的相關不利因素和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選擇有效的應對措施,并積極改進完善,使基層文化工作取得更理想的成果,使農村基層文化工作建設與新農村建設可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