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麗 李映曦
摘要:從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后,跨境電商就借力“一帶一路”進入高速發展期。隨著近幾年國際貿易形式的轉變和跨境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尤其是在跨境交易的小額化和小單化的趨勢下,行業企業在開展跨境電商的過程中遇到了跨境電商專業的人才短缺和流失的問題。作為為市場輸送人才的高職院校,應該緊密結合跨境電商企業人才的需求市場行情,為轉型升級后的傳統企業輸送更合格的跨境人才,尤其是輸送外語能力好的電商人才以適應傳統企業跨境的需求。
關鍵詞:跨境電商 高職院校 外語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5-0168-02
一、跨境電商企業對高職院校跨境電商人才外語能力的需求
跨境電子商務指的是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跨境電子商務第三方運營平臺或者自營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它是基于互聯網發展起來的,并借力我國的“一帶一路”開始了高速發展期。
跨境電商的發展一共經歷了三個階段,從最開始的網絡信息展示階段,并不涉及任何的網絡交易環節到逐步的在線交易階段再到后來的綜合性服務階段,即除了交易外的在線發貨、在線物流等綜合服務。2013年是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元年,從這一年開始,跨境電商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目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迅速,正逐漸成長為新型的國際貿易方式。據商務部統計,2013年全國的跨境電商交易額達到3.1萬億人民幣,2016年達到6.5萬億人民幣。這些跡象都表明我國將很快進入一個國際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時代。
跨境電商企業實現了企業與個體消費者的直接交易,其單筆訂單多為批量或單件,替代了傳統國貿的大批量形式,小額訂單或者小單已逐步成為跨境電商企業的經營模式。而在很多失敗的跨境電商外貿業務中,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了語言溝通上。所以,目前情況下,跨境電子商務的外語人才的市場需求與現實供給是不相適應的。跨境背景下的外貿業務中,良好的外語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會外語類的信息人才、小語種人才以及掌握綜合交際能力的外語人才是越來越搶手的。
二、外語在跨境電商下的重要作用
隨著國際商務活動的日益頻繁,再加上互聯網技術和跨境電商發展的日新月異,傳統的外貿企業必須學會轉型升級,必須把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推向國際市場,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企業就必須深刻了解對方國家的文化習俗,并與世界各地的企業建立良好的長遠的合作關系。而要了解客戶所在國家的文化和語言習慣,就少不了良好的語言溝通。語言是一個文化的載體,是一個國家文化習俗的重要體現形式之一。成功的跨境企業必須擁有專業的外語人才團隊,去提高本企業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開拓并穩固國際客戶。
現在的跨境電商第三方運營平臺尤其是阿里巴巴速賣通平臺,都是比較強調訂單的交易管理以及和客戶的溝通的。最重要的體現在客戶服務上,雖然后臺的操作基本都是全中文的,但是前面的訂單交易與客戶交流都是全英文的。比如,客戶在下單前可能會有一些實際的咨詢,雖然有部分客戶下單前不需交流直接下單,但是如果庫存沒有了或者她想要的顏色和尺碼不符合她的要求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良好的語言溝通去安撫甚至挽留這個客戶的。不良的溝通或者不高的外語水平都會造成客戶的流失甚至訂單的取消以及帶來很多的差評,這對企業的發展相當不利甚至起副作用。因此,好的跨境電商企業都非常重視員工尤其是客服員工的外語能力和水平的。
三、高職院校跨境電商人才外語能力培養的策略
(1)優化課堂教學模式。高職院校跨境電子商務的外語課程教學應該更注重社會實踐技能的鍛煉,并加以理論課堂教學的輔助。根據跨境電商的市場需求重新設置外語課程的教學,最好是加強外語教學的實踐教學環節,多開展第二課堂,多注重培養學生的外語實踐技能,以培養具有良好素質的綜合性外語人才。
在傳統企業外貿轉型升級和跨境電商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應該積極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跨境電商方向下的外語類人才的培養也應該采用新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形態,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高職院校跨境電商方向下的外語類人才的培養可采用項目教學和模擬教學的教學方法,再結合線上線下上課的創新,布置線上課堂作業,以及模擬跨境電商方向下的外語實際工作場景。
(2)打造專業的師資團隊。我們都知道教師的素質決定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也往往決定著學生的專業水平和能力。高職院校的跨境電子商務外語課程的教師除了掌握英語和跨境電子商務的相關理論知識技能以外,還必須要有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實踐經驗,尤其是外語溝通方面的實踐經驗,這樣才能勝任教學任務。所以,高職院校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的領導應該鼓勵本專業的英語教師到跨境企業去鍛煉,或者提供或創造機會讓教師去企業鍛煉,以及聘用長期從事跨境外語工作的專家人員到學院任教或者開展講座,高職院校可以把跨境電商企業的外語人才聘為學校的客座教授,并且促進本校的外語教師和企業的外語人才的交流。
(3)搭建高職院校跨境電商方向的外語類人才和企業之間的服務對接機構。高職院校跨境電商方向的主管領導應該和本地的跨境電商企業建立聯系,在本校建立一個專門的跨境電商方向的外語類人才和跨境企業之間的服務對接機構,以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并和企業一起,共同探討,科學合理地安排實踐教學環節,合理分配學時。此外,高職院校還可和企業共同成立跨境電子商務方向的外語類人才認證機構,對合格的復合型人才進行認證,并頒發證書或者給予補助或者引薦給知名的跨境電商企業以鼓勵其他學生,同時也帶動了學校的就業。
(4)搭建高職院校跨境電商校企合作實訓基地,提高師生的實踐技能。高職院校和跨境電商企業之間的服務對接機構只是從理論上和制度上保障了企業和學校之間的合作,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教學的實踐環節和人才的認證。但是,要提高外語的實踐技能,還必須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實訓基地。把企業的工作場景引入外語的課堂教學中,讓師生共同討論企業的外語工作的實際情況,也為企業解決實際工作中的需要,尤其是最新的跨境電商平臺的外語技能需要。
除了把企業的外語工作搬進課堂教學,師生也可以在課后走進企業,多去了解企業的真實工作,明確跨境電商方向下的外語能力的需求是實踐技能。而且,優秀的學生可以直接進企業工作,教師也可以在企業的鍛煉中提高專業水平,從而提高教學水平。
四、結語
本文先從跨境電商的定義和發展說起,然后重點介紹了跨境電子商務方向下的外語類人才的重要性和市場對這類人才的需求,尤其是跨境電商小單化的交易背景下,每一筆訂單的交易和管理中,外語能力的高低都起著非常重要的決定性作用。接著,本文論述了高職院校對跨境電商方向下的外語類人才應該如何培養。從長遠來看,跨境電商的發展是穩步向前的,跨境企業對外語類人才的需求也是很大的。高職院校應該把握這一市場需求,培養出跨境電商方向下的合格的外語類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浩,丁紅朝.基于跨境電商的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探析[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89-94.
[2]劉洋.基于跨境電商進行商務英語的課程改革研究[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5(2):99-101.
[3]劉可璇,馬國勤.基于CLTL的高職專業英語與跨境電商教學實踐[J].當代職業教育,2014(12):103-105.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