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斌
【關鍵詞】 數學教學;師生溝通;趣味性;
教學觀念;學習興趣;科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14—0102—01
一、加強師生溝通,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溝通是形成融洽課堂教學氛圍的基礎,也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進行良好的師生溝通呢?筆者認為,在學生熟練掌握數學基礎知識之后,小學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解題思路,其中還會出現一些創新性的解題想法。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生之間加強互動和交流。對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形成的創新思維,及時給予肯定并推薦給其他的學生去借鑒;對于學生弄錯的地方,多引導、多溝通,多鼓勵學生再思考、再理解。
二、提升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教學中趣味點繁多,很多知識點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若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必定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很多。比如創設情境、組織游戲活動、合作探究等等。要強調的是:教師選用教學方式時,還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比如,考慮到兒童對于圖畫有較多的興趣,所以對于年齡較小的小學生,教師可以合理地利用課本中的圖畫資料。實踐證明,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問題探究意識,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轉變教學觀念,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要適應新的形勢發展,必須有新的教育觀念。而探究性學習是符合新的發展形勢的學習方式,教學時,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適時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比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由于學生已掌握了圓的有關知識,因此,啟發學生自己提出“我還想知道圓的周長、面積”等有關知識來引入新知識。然后通過摸一摸,讓學生知道圓的周長是一條曲線。并引導學生從開放式的周長可能會與什么有關系猜:“周長可能和什么有關系?”于是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設想:“圓的周長可能和直徑有關系”,“那么圓的周長究竟和直徑有什么樣的關系呢?”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得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但是積極主動的探究者、知識的構建者,而且學生的探究意識、探究能力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培養。
四、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能根據需要把靜、動、畫結合起來,通過生動有趣的畫面,有效地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欲望。
例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時,通過多媒體直觀演示兩輛汽車從兩地相對開出慢慢相遇。多媒體的動態演示使學生正確、科學地理解了“兩物體從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相遇”等術語的含義,使學生真正明白“相遇”的意義,在腦海中確定“相遇問題”中兩個物體運動的表象,幫助學生正確地掌握了路程與速度、時間之間的關系,讓他們順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認知過程。
五、尊重差異,科學評價
課堂教學是一個嚴謹的系統,其構成要素主要有:目標、教學、學生。其中,目標是評價的標準,教學是評價的內容,學生是評價的對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緊緊圍繞目標,根據學生的反映來評價教學,它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發展。可見,對學生的評價就是對課堂評價的其中一個重要的標準。數學課堂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數學過程的評價,其目的在于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不僅僅只是對學生的一種測評。因此,科學的課堂評價是成功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筆者采用以下評價方法:1.課堂的“延時”評價。延時評價就是在課堂上對學生的發言不進行草率評價,而是適當延時,待信息經過一次或多次反饋后再評價。這樣做有利于學生整理或完善自己的思維。2.課堂的“多值”評價。在教學中嘗試著根據學生的實情進行“多值”評價,對學生提出的方法除了指出“對”或“錯”,還指出“繁”和“簡”;對學生的解題除了指出“快”或“慢”,還指出思路上的“閃光點”和“阻塞點”。3.課堂的“激勵”評價。激勵會使學生產生喜悅的情緒,這種體驗能促進學生自覺向著教師期望的方向發展。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