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彩霞
【關鍵詞】 初中化學;互動式教學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4—0115—01
互動教學就如教學中的一盞明燈,為教師教學指引前進的道路。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傳統的應試教育已經逐漸被取代,新的教學方法逐漸地被運用到教學中,并且也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進入初中階段,學生開始學習到化學學科,由于學生剛接觸到這個學科,沒有掌握該學科的學習方法,相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該學科就成為令學生頭疼的學科之一。與此同時,在課堂上教師可能更多的是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使得學生學習該學科時遇到很多困難。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重視互動式教學的運用,為學生營造良好 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化學綜合能力。
一、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采用互動教學法應遵循的原則
首先,教師應該堅持探究性的原則。該原則要求教師在課堂互動中,要注重讓學生探究,讓整個課堂變成探究性的課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及共性,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定位,同時還要針對學生的差異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學習方法,最終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化學學習能力的提高。其次,還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傳統的教學方法都是教師講課,學生被動地學習。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已經明確規定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引導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在課堂上充分尊重學生,給學生更多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同時還應該注重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鍛煉良好的學習思維。再者,還應該遵循開放性的原則。化學學科與生活密切相關,它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要將課堂變成一個封閉式的課堂,應該注重課堂上的互動,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應用策略
1. 創設師生互動教學情境。整個教學活動中不僅包含教師的“教”以及學生的“學”,為此,教師應建立良好的師生交流平臺,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到有用的化學專業知識,而且還有其他方面的知識,比如交流技能、學習方法、情感等等,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主人翁地位,從而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抵觸心理,更加有利于學生學習。比如,在學習《水的凈化》這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來與學生進行互動:“自然界的水能不能直接飲用呢?如果不能的話,怎樣處理才能變成我們日常飲用的自來水?”這時候學生積極回答教師的問題,有的同學說:“泉水。”有的同學說:“河水不能直接飲用。”還有的同學說:“海水也不可飲用。”待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入新課的學習,讓學生掌握水是如何凈化的。通過創設師生互動的教學情境來導入新課,更容易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學習提供便利的條件。
2. 加強生生之間的互動。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是需要互動的。要想讓學生互動,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來實現。小組合作起源于七十年代,目前已經被廣泛運用到初中化學以及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并且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該方法不僅能夠促進教師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與合作關系,對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與小組競爭的方法,共同取得進步。在學生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并且學習的狀態比較放松,對于學生學習來說是十分有利的。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多媒體已經逐漸運用到教學中。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給學生不一樣的視覺沖擊,從而將化學知識更加豐富具體地展示在學生面前,這樣更有利于實現互動式的課堂。比如說在教學《愛護水資源》這節課的內容時,這節課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水資源的概況、水資源保護。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搜集水資源污染的新聞、圖片制作成課件,讓學生歸納圖片以及新聞中的現象,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知道當前水資源污染的情況。此后教師就可以順勢問學生:“我們應該如何保護水資源?”這時候學生變得活躍起來了,都紛紛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師再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這樣一來,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互動就開始了,課堂也充滿了生機。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