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軍
【關鍵詞】 化學教學;趣味實驗;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5—0078—01
在眾多的初中學科中,化學這一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化學在學習過程中主要以實驗為主。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需要注重化學實驗的趣味性,趣味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有關的化學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質量,可以幫助學生對初中化學知識進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積極性和主動性。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可以將書本中復雜難懂的知識經過實驗后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這樣有利于學生對傳統的學習方式進行轉變,幫助學生提高化學成績。
一、 趣味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的重要意義
我國現如今大部分的教學方式都屬于填鴨式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味地對理論知識進行機械化講解,一味地給學生進行機械式灌輸,在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不會與實際生活進行結合和聯系,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不僅無法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也無法對初中化學知識進行高效率的學習。趣味化學實驗通常都比較簡單、有趣、新穎,將化學實驗趣味化并帶入到初中的化學教學中,能夠使初中化學知識變得簡單易懂,幫助初中化學教師順利地進行教學,將化學較為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且生動形象,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會使化學教學中的概念性內容有所減少,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初中化學學習更加感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和一直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產生的各種弊端,同時也為我國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論知識和具有說服力的案例。
二、 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在初中化學學習中,雖然大部分的化學實驗都比較簡單,但是數量很多。想要有效地提高初中化學的教學質量,一些相關的教學部門就需要加大投資的力度,需要配備質量較好的器材,加強師資力量,為初中化學教學改革奠定有利的基礎。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人才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培養出社會所需求的人才,因此要對初中的化學教學進行改革。化學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地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應將自己定義為引導者和輔助者,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還應該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不能將注意力都集中在化學理論知識的講解中,要更加注重化學實驗,積極地鼓勵學生在化學實踐中獲取化學知識,發現問題,從實踐中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通過以下幾個案例對趣味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案例一:滬教版初中化學第二章第二節性質活潑的氧氣。這一節主要講的內容就是化學性質,氧氣屬于一種非金屬單質,可以與其他物質發生各種化學反應。化學教師在講課時,可以利用氧氣與金屬的反應和非金屬的反應,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做實驗,這樣能夠讓學生親身經歷和看到這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整個過程,并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
案例二:對人體呼出的氣體和人體吸入的空氣進行研究。在教師講授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準備一個小火柴,將小火柴點燃進行實驗,將兩個分別收集了人體呼出氣體和吸入空氣的瓶子放在桌子上,點燃火柴到兩個不同的瓶口進行實驗,便會發現有不同現象的發生,學生根據這一現象可以學習到人體呼出氣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較多。
綜上所述,趣味實驗既簡單有趣又安全,將趣味化學實驗應用在初中的化學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幫助教師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