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英
摘 要:文章通過分析中職數學的現狀、研究新的數學大綱,以數學與專業相結合為目的,對數學與財會專業課一體化教學進行探索,使中職數學深入財會的專業課中,以專業內容促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從而改變以往職業學校的數學只作為基礎課存在的方式,使數學教育走上與專業發展緊密相連的新階段。
關鍵詞:中職數學;財會專業;專業課;一體化教學
一、數學教學相關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
目前許多中職學生文化課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不佳,且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缺少動力。另外,大多數中職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不足,數學成績不理想,很多學生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中遇到過挫折,比如考試成績不如意等,時間久了,認為自己不是學習數學的料,導致自信心不足,進而學習效果更差。
2.教師教法情況
中職數學教師基本都是科班出身,數學知識較扎實,但知識結構比較單一,對專業課的了解比較少,不清楚如何與專業結合。教師主要采用講授法,注重學生對公式的掌握及應用,大都是從基礎數學角度進行教學。
二、數學與專業課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
財會專業是與數學聯系密切的一個專業,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學生覺得數學難,沒有用,容易出現學專業知識就可以的想法,這主要是因為:
1.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是學生不感興趣。數學教材改革后,雖然一些較難的知識點被刪掉了,內容變得簡單了,但對于基礎薄弱的中職生來說,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難度。另一方面是由于條件等原因,數學教師的授課主要是以講授法為主,在教學過程中缺少與學生的互動,導致整個數學課顯得無趣。如果教師進行一體化教學,其激發學生興趣的優勢就能體現出來。比如在電商“雙十一”活動中,某店家先將其商品先漲價10%后再降價10%,所得的價格與原先的價格相比有變化嗎?大家的興趣一下就被提高了。這樣的例子既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又能活躍課堂氣氛,效果非常好。
2.數學教學內容與專業區分性不足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開設的專業比較多,如會計專業、汽修專業等。盡管課改后數學教材版本有所區別,但這區別不是按專業區分的,多個專業共用一個版本的數學教材,沒有針對性,不能體現出數學性。
三、數學與專業課一體化教學的具體操作
1.配合專業需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眾所周知,會計專業和數字打交道特別多,會計人員不僅僅需要計算還需要精確計算,不能出現差錯,一個小小的錯誤可能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會計人員必須對數字及計算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不但要盡量避免差錯,更要有發現錯誤及時糾正的能力。所以要進行數學與專業課一體化教學就必須對計算能力進行刻意培養。
(1)提高學生對數字的敏感度。這個本領能通過平時訓練得出來,比如記憶手機號碼、車牌號,最好是先記在小本子上,一段時間后回憶,如果想不起來再去看看記錄。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增強對數字的敏感度,職業基本功就培養出來了。
(2)注意速算和巧算。速算不僅僅需要正確,還要有速度,它的形成需要持之以恒的練習,一些常用的數值最好要記住,如常見的勾股數:3,4,5;6,8,10。巧算可以培養學生觀察猜想、歸納分析的能力以及一些計算技巧,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比如湊整法、分類相加法等。
(3)增強專業相關知識點的練習應用。會計專業中的很多計算要用到數學公式,學生只有在數學課上把這些知識掌握牢固,才能將其順理成章地應用到專業知識上。如貨幣時間價值的運算,它用到指數函數、對數函數。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應加強與會計相關知識點的計算,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服務性價值。
(4)加強計算器的使用。雖然有電腦程序可以應用,但很多時候還要用到計算器,所以在平時的練習當中學生也要加強計算器的使用,熟悉其應用范圍以及計算方法。
2.以專業為導向傳授知識點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開設的專業主要有財會專業、計算機專業等。不同的專業對數學的要求不一樣,比如財會、計算機對數學的要求要高一些,所以在數學的講解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專業的需求決定哪些為重點,再根據專業課的需求決定數學知識點的講解順序,對于與專業課聯系很小的數學內容,應該稍微帶過或者干脆不講。比如會計專業經常用的利潤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這些最大化的計算會用到線性規劃的內容,所以在講解這里的內容時,我把數學中的線性規劃和專業一起講,實現專業需要與數學知識同時進行,達到相輔相成的目的。
3.以專業為導向創新教學教法
數學內容可以結合會計專業的特點,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出數學知識,再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或者專業問題中,這樣既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課標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所選用的教法也多種多樣,比如小組討論法、項目教學法等。如在教學分段函數的時候,我在所任教的班級里先設計相關問題讓學生預習探索,然后分組討論得出相應的函數模型。
題目:目前某市的市民用電收費原則是梯度收費,具體情況是:
第一階梯:家庭每月用電量180度(含180度),城區內電費價格每度0.505元,農村電費價格每度0.52元; 第二階梯:家庭每月用電量181~280度(含280度),城區內電費價格每度0.555元,農村電費價格每度0.57元;第三階梯:家庭每月用電量281度以上,城區內電費價格每度0.805元,農村電費價格每度0.82元。探索:周末回家研究一下自己家的月用電情況,算出所交電費。研究一下鄰居家的月用電情況,算出所交電費。估計一下學校的月用電情況,談論一下大概的電費。數學課上,我把大家的信息收集整理一下,然后分成小組繼續討論,歸納出相應的數學函數關系式。這種授課形式,通過一系列的探索、展示,能讓學生感覺到數學與專業的聯系,體會到數學對專業的作用。
4.以專業為導向加強數學建模的應用
數學建模是新教材的必修內容,它是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數學工具,是將數學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的有效方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善于結合數學教材和專業課教材,進行數學建模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解數列的綜合運用時,我選用的例題是和“財務管理”中的貨幣時間價值結合的一個例子。案例:某企業有一張帶利息的商業匯票,面值2萬元,票面利率為5%,如果按單利計算,問從第一年到第五年,各年年末的終值分別是多少?各年年末的終值數據呈什么數列?你能總結出第n年年末的終值是多少嗎?
這個例題,讓學生在加深對等差數列的概念理解的同時,又掌握“財務管理”中單利終值和單利現值的計算。單利終值利用的是等差數列的計算方法。通過這種授課,自然而然地將數學與專業知識一體化,讓學生處在一個數學與專業聯系的氛圍中。總之,要實現數學與專業一體化教學,數學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觀念,數學不能僅作為基礎知識,更要體現為專業服務、為社會服務的精神,而財會專業的教學也應體現出數學的作用,二者最好的存在方式就是“取長補短、互相幫助”,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借助全體財會專業的數學教師與專業教師的共同努力,讓我們期待明天更美好。
參考文獻:
[1]趙 芳.數學知識在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0(1):98-99.
[2]余 嵩.中職數學理實一體化教學設計探索[J].考試周刊,2011(6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