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紹柱 陳珍
【摘 要】:目的:鼻內鏡下淚囊鼻腔吻合術治療急性淚囊炎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共37例急性淚囊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通過鼻內鏡下淚囊鼻腔吻合術進行治療,分析其臨床療效。結果:治療后,顯效15例,有效2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30%。結論:鼻內鏡下淚囊鼻腔吻合術治療急性淚囊炎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控制炎癥發展,患者接受能力較強,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鼻內鏡;淚囊鼻腔吻合術;急性淚囊炎;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77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1
急性淚囊炎是臨床中發生率較高的疾病類型,大多發生在慢性淚囊炎的基礎上,發病與侵入細菌毒性強或機體抵抗力低有關,從而使淚囊周圍組織發生急性化膿性炎癥[1]。疾病早期,淚囊區可能出現皮膚紅腫、硬結、壓痛等情況,隨著炎癥的發展,可擴展到眼瞼、鼻根和面頰部,甚至可引起眶蜂窩組織炎,嚴重時可出現畏寒、發熱等全身不適,最終形成淚囊膿腫,一旦穿破皮膚,有時可形成淚囊瘺管[2],經久不愈,淚液長期經瘺管溢出,影響生活質量。傳統治療方法一般先給予局部熱敷及全身或局部使用足量抗生素控制炎癥,當炎癥好轉后,行經內眥皮膚徑路鼻腔淚囊吻合術,這種方法雖然能有效控制炎癥,但治療時間較長,且患者面部會遺留明顯的皮膚疤痕而影響美觀,甚至出現永久淚溢,預后較差[3]。本次研究通過鼻內鏡下淚囊鼻腔吻合術對急性淚囊炎患者進行治療,效果良好。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共37例急性淚囊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2例,女性25例,年齡23~59歲,平均年齡(46.59±5.84)歲。病程1~6d,平均病程(2.53±1.26)d。
1.2 方法
1.2.1 術前準備
患者入院后,醫務人員應引導患者積極完善血常規、血型、空腹血糖、凝血功能、肝腎功能、心電圖、胸片等常規檢查。若患者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應先對血壓、血糖進行有效控制。經積極給予抗感染、抗炎、對癥等治療,使用抗生素如頭孢菌素類或氨基糖苷類靜脈滴注進行抗感染治療,使用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靜脈滴注進行抗炎治療,并非待局部炎癥得到有效控制后,方可采取手術治療。通過鼻內鏡檢查患者術側鼻腔,了解中鼻道、鼻中隔、鼻甲等具體情況,若發現合并可能影響手術操作及預后的鼻部疾病,則術中一并處理。
1.2.2 手術方法
麻醉方式采取全身麻醉。常規消毒、包頭、鋪巾;鼻內鏡下以1%丁卡因腎上腺素棉片行術側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及收縮,2%利多卡因注射液5ml+適量腎上腺素注射液行術側鼻腔粘膜切口局部浸潤麻醉;平行于中鼻甲游離緣前端附著處前6mm,弧形切開鼻粘骨膜,分離并形成一粘骨膜瓣,暴露淚頜縫,以此為標志造骨孔約1.0 x 0.8cm;切除鉤突,開放前組篩竇,在淚道探針的引導下切開淚囊,并形成一粘膜瓣,適當修剪鼻粘膜、骨膜瓣并貼合;沖洗淚道通暢后,用生物凝膠粘合兩瓣,凝膠海綿壓迫止血。
1.2.3 術后處理
術后根據患者淚囊分泌物的藥敏試驗結果,選擇合理的抗生素靜脈滴注,并停用糖皮質激素,一般靜脈滴注3~5d后淚囊區急性炎癥可完全消失。出院前使用阿米卡星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對淚道進行沖洗。出院后每周定時沖洗淚道1次,并進行鼻內鏡術后檢查處理。定時對患者吻合口的血痂等進行清理,避免出現吻合口狹窄、閉鎖、肉芽組織增生等不良情況,直至吻合口完全上皮化。
1.3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后總有效率以及滿意度。顯效:術后患者未出現溢淚、溢膿等癥狀,沖淚道通暢,淚囊區炎癥基本消失;有效:術后患者未出現溢膿癥狀,但有溢淚,沖淚道通而不暢,淚囊區炎癥有明顯好轉;無效:術后仍存在溢淚、溢膿等癥狀,沖洗淚道不通暢,炎癥無明顯好轉,甚至加劇。
2 結果
治療后,顯效15例,有效2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30%。
3 討論
急性淚囊炎是臨床中較常見的疾病,具有發病突然、發展速度快、病情嚴重等特點,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傳統治療辦法一般先給予局部熱敷、抗生素滴眼液等治療,若患者有膿腫癥狀,則應先切開引流,全身應用抗生素或糖皮質激素,當感染得到控制后,再行經內眥皮膚徑路鼻腔淚囊吻合術。該方法能有效控制炎癥發展,但治療時間較長,治療期間可能出現反復發作的情況。另一方面,該治療方式會在患者面部留下較明顯的皮膚疤痕,影響美觀,預后較差,患者往往難以接受[4]。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鼻內鏡的廣泛應用,為急性淚囊炎提供了新的治療方式。
本次研究顯示,治療后,顯效15例,有效2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30%。鼻內鏡下經鼻腔徑路行淚囊鼻腔吻合,不會加劇周圍炎癥,炎癥擴散的發生率較低。鼻腔內吻合口能有效引流淚液及淚道內分泌物,降低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同時鼻內鏡手術對眼輪匝肌無損傷,對淚液泵具有一定的保護效果,預后良好[5]。術前對患者進行抗感染、抗炎等治療,能有效緩解局部組織炎癥對患者造成的疼痛感,提高患者舒適度,同時有利于淚道早期的通暢引流。術中使用淚道探針沿淚小管輕輕進入淚囊進行定位,切記不能盲目及暴力操作,避免造成淚道假道。術后根據患者淚囊內分泌物的藥敏試驗結果,選擇針對性的窄譜抗生素,并停用糖皮質激素,能有效避免因糖皮質激素引發的免疫力下降等情況,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利于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鼻內鏡下淚囊鼻腔吻合術治療急性淚囊炎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控制炎癥發展,患者接受能力較強,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方梅英,吳旭.青少年鼻內鏡下淚囊鼻腔吻合術的圍術期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179-181.
鐘柳美.鼻內鏡下淚囊鼻腔吻合術治療急性淚囊炎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22):148-151.
付蓉花,荊文濤,楊凱轉,等.經鼻內窺鏡下淚囊鼻腔吻合術治療急性淚囊炎的療效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17,17(12):2351-2353.
張春剛,韋明霞.老年淚腺炎行淚囊鼻腔吻合術的臨床觀察[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5,9(3):204,203.
裘項旭,胡美君,葉響榮,等.盡早縫合法經鼻淚囊鼻腔吻合治療急性淚囊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5,22(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