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菊青
【關鍵詞】 后進生;關愛;要求;責任心;自信心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6—0041—01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部分學生表現差,學習成績差,即所謂的“后進生”, 多年的從教經驗告訴我“后進生”是有待提高的學生,不是一無是處的壞孩子。因此,對待后進生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既關心他們的生活,又關心他們的健康,更重要的是關心他們學會怎樣做人, 轉化后進生是一項及其艱巨的的工程,需要我們以慈母之愛動其心,用嚴父之愛導其行,拿人師之愛"點石成金"。
一、真誠關愛,滋潤后進生的心田
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后進生也具有強烈的自尊心,當其受到某種傷害,為了采取保護措施往往形成某種異常心理和畸形表現:有的存在對立情緒,不聽管教;有的產生自卑心理,消極沉悶;有的采取疏遠集體,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違紀,離校逃學。凡此種種,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愛的溫暖而使心靈蒙受創傷,正常成長遭到壓抑。因此,在轉化后進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評和處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須對他們傾注愛心,十分尊重他們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對待他們,不厭惡歧視,不當眾揭丑,不粗暴訓斥,不冷嘲熱諷,不變相體罰。用愛心融化后進生冰凍的“心理防線”,在師生間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橋梁。
二、逐步要求,培養后進生的責任心
對后進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充分挖掘其積極因素,但決不能姑息、袒護其缺點和消極因素而降低要求,應該把熱情關心同嚴格要求結合起來。在把愛的雨露灑向后進生心靈的同時,要使他們認識到,對他們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對他們的信任,只有在培養了責任心以后,后進生的轉化才有實現的可能。對后進生的逐步要求要考慮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過急,“恨鐵不成鋼”,而要嚴之有度,嚴中有別,對不同的對象應該有不同的要求,對后進生的轉化目標和期望,要切合個人的實際和特點,引導他們制定個人進步計劃,分設幾個臺階,使他們“跳一跳,摸得著”,經過努力能逐步達到。班里有個男同學叫吳鑫,平時比較散漫,不遵守紀律,雖聰明,但是不愛學習,成績很不理想,經過觀察、分析原因,進行耐心教育,對他提出爭取進步的具體要求,當他比前遵守紀律,留心聽課,學習成績有所提高時,就在班上表揚他的進步,學期末他還獲得了學習進步獎。第二學期,根據他愛好文藝,選他當班里的文藝委員,使他在前進的道路上又邁出了新的步伐。
三、集體幫助,樹立后進生的自信心
班里有個同學父母離異,家庭關系復雜,家庭教育不得法,看到他就不順眼,就破口大罵或痛打一頓,結果使孩子更憎恨父母,致使這個學生的心理嚴重受傷,并染上了說謊、打群架、玩電腦游戲的壞習慣。對此,我沒有放棄不管,沒有諷刺挖苦,而是經常和他進行朋友式的促膝談心,以一顆母愛之心對他問寒問暖。同時又和他父母取得聯系,其父母很關心孩子的,最終聽取了我的建議,保證以后不再打罵孩子,勤奮工作,好好關心教育好孩子。從此,這個學生成了一個熱愛生活,自尊自強的好孩子。從這個孩子身上,我深深感受到充滿人性化的教育,對學生學習上的關注、生活上的關心、思想上的疏導,使教育變得自然而又從容,融入真情,播撒愛心,這一串串的教育策略,無不在詮釋著成功教育的真諦:教師的靈魅是愛,教育的本質是關注。
四、無私奉獻,激發后進生對美的追求
教師的奉獻雖然不見什么轟轟烈烈的壯舉,但卻是用平凡與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純的天地,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燈光,作業本上殷紅的心血,課堂內外的諄諄教誨,一點一滴,日積月累,久而久之,教師的道德品格便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并不是所有的后進生在各方面表現都很差,教師在做轉化工作的過程中,要精心觀察,善于研究,找出他們的每一個閃光點來加以鼓勵,采取多種鞏固措施,多表揚,少批評,使他們的每一點成績都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充分肯定。
從教幾十年,我品嘗了甜酸苦辣各種的味兒,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作為教師,不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愛生”,這愛像春風一樣,吹進學生的心扉,像春雨一樣,滋潤著學生的心田;像春暉一樣,溫暖著學生的心懷;像春雷一樣,叩擊學生的心弦。教師只有真正熱愛學生,讓愛流淌在師生之間,在師生之間搭起一座心靈之橋,把滿腔真摯的愛慷慨無私地奉獻給每個學生,才能把教書育人的工作做得更好。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