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澤輝
摘 要:隨著我國和日本的交流逐漸增多,社會對日語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一些高職院校開設了日語專業,但專業課程缺乏趣味,難以讓學生感受到日語的魅力,課堂效率也不高。為此,教師必須在課堂加強和學生的互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日語知識。筆者針對日語教學課堂上的互動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為廣大的相關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關鍵詞:日語;教學課堂;互動;學習興趣;策略
一、促使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在高職日語教材第二冊第五課中,有一篇叫做《飛ぶ女、落ちる男》的課文。這篇課文的內容非常豐富,展現了日本目前的現狀,同時我國也有這些現象。教師可以和學生進行互動,促使學生自由表達自身的觀點。在學習這篇課文時,要先了解社會現狀。我國社會目前便有著“陰盛陽衰”現象,男女生均持不同的觀點。然后教師再詢問學生,怎樣看待當前社會女性地位越來越高的現象。于是在討論的過程中,大家不斷發表不同的觀點,火藥味也越來越濃。教師可引導學生意識到勞動的價值,自立自強的重要性。同時指出男性地位高,是因為在封建社會。男性付出的勞動量大,從事了更多的危險工作。女性在當代社會中,更應該走自立自強的道路,因為男女是平等的。聽完這段話后,學生們表示贊同,這個時候,教師再詢問學生,教材里的“新聞の論調などをよんでいても、女性の研究者、女性記者、女性活動家などのものに、 思ってもいない視點から切り込んだり問題提起しているものが多く、 唸らされたり目からうろこの思いをさせられるものが多い”,究竟表達了什么樣的含義,這時學生便會結合上面的討論,對教材進行閱讀,并認真進行思考。
二、為學生創設一個有趣的教學情境
通過創設教學情境,不但能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職日語課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幫助學生了解日語思維。舉個例子,在講解“受付での応対”(在接待室的應對)時,教師可以促使學生思考在一定的情境下,怎樣運用語句和詞匯。然后再借助情境對話來傳授“面會を申し込む”(申請會面)、“來賓をお待ちください”(請來賓等待)、“少し休んでください”(請稍作休息)等一些禮貌用語。
學習了情景對話后,教師還可以促使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脫稿語句訓練。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不但可以對剛才學的語句進行應用,還能實際體驗語言應用的環境。因此,這不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提升了教學的效率。
三、采用生動有趣的游戲教學法
語言教學的特點是難度大、非常枯燥,為了提升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快速掌握語言。在傳授理論知識后,教師要啟發學生對語言進行應用,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同時也要結合學生的知識儲備,展開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舉個例子,教師可以在日語口語學習課堂上,要求鄰座的兩個同學相互測試,使用繞口令練習、朗讀對比等形式進行練習。下課時,還可以寢室為單位,建立3——8人的學習小組,設計多元化的語音操練情境。比如在教材的單詞附錄表中,要求每一個小組都閱讀單詞,采用一定的游戲來刺激學生的記憶力、反應能力,促使學生更好的了解日語中的假名。第一個人隨便說出一個詞,后面一個人立刻說出用第一個詞的末音開頭的詞,從而連續不斷的進行詞語接龍,比如つくえ→えいが→がっこう→うま→まめ→。由于日語當里沒有以撥音開頭的詞匯,因此即便有人說出以撥音結尾的詞匯,下一個人也無法繼續進行。所以,這就算輸了。學生在初學時,日語詞匯量不多,所以可采用簡單的詞匯來接龍。這樣一來,便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記住詞匯。
四、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各種互動
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除了包括課堂上面對面的互動、聊天以外,還包括了非實時的互動。比如在平時,教師除了要介紹日語的語法、詞匯、五十音圖、口語等等,還要在課下對學生進行引導,提供一些有趣的素材供學生交流、表演。舉個例子,可以讓學生課下學習日本的歌曲《さくら》,然后讓學生在課上演唱。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為學生介紹一些有趣的日語廣告,比如索尼日本網站上的小さな戀の歌。不僅如此,也可以促使學生用日語介紹自己的名字,并且采取成績加分的形式來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幾乎所有學生都喜歡上網,而且建立了微信群。教師也可建立一個日語學習群,在統一的時間和學生進行交流。平時學生也可以留言給教師,教師幫助學生解答問題。最后,學生在學會了利用計算機輸入日語之后,教師需要求學生用日語在微信群進行交流,哪怕只是輸入一句簡單的“みんながいい”,也能提高學生的能力。通過這種師生互動的形式,能夠促使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五、總結與體會
在語言學習中,互動式教學方法屬于一種非常高效的策略。其不但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同樣,在高職院校的日語課程中,教師也要采用這種互動式的教學形式,促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這樣一來,才能真正提高日語教學的效果,幫助學生掌握日語技能,為社會輸送專業能力強的日語人才。
參考文獻:
[1]孔倩文.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日語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新課程,2017(12):236.
[2]王琳.CRS系統在日語教學中的應用——以上海交通大學日語公共選修課為例[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7(6):51-58.
[3]周寧.基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日語教學研究——以會話課教學為中心[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7(S1):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