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奐然
摘 要:鄉村餐飲空間作為一種新興餐廳類型,伴隨鄉村旅游消費需求不斷發展,呈現出鮮明的當地文化特色。本文分析了鄉村主題餐廳的特征以及發展現狀,闡述主題性餐飲空間的風格定位,并從鄉村元素的引入及其在中外的對比等方面探討鄉村餐廳的設計要點。
關鍵詞:鄉情;傳承;中式鄉村
一、主題性餐飲空間的含義及其產生的原因
(一)主題性餐飲空間的含義。主題性就餐空間,即是帶有主題性質的就餐空間。與大多數就餐空間進行對比,主題性的就餐空間擁有特殊需求的消費群體,不僅僅只供給就餐空間,還提供給消費者以某種特殊的形式而特地營造的一種就餐氛圍。
具體指的是就餐的空間是作為一種特殊的空間表現形式,不僅它要提供顧客基本的就餐以外,還要傳遞一些主題的內容來給予大眾對于精神世界的需求。藝術性的塑造在于房間內的就餐情景中,為了實現一定的特殊寄義或為了顯示出某種元素而進行的設計。主題性的設計將其表象升華到精神層次,其表現的設計理念在人們的精神世界中占有著主要的地位,致使它可以主導和控制餐飲空間風格的產生。
(二)主題性餐飲空間產生的原因。伴隨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人們的消費水平也得以提高,餐廳飲食正逐步演變成大眾可以接受的生活方式,而使得客戶對飲食的環境有了新要求,固然就餐環境是以飲食為主要目的進行,但是只提供客戶基本的飲食需求已不能很好獲得顧客的青睞,還應提供客戶視覺感受、精神文化上面的需要。主題性的表現是通過環境氛圍、燈光表現、飾品裝飾、材料運用等設計元素來表現的。
二、鄉村元素的引入及其在中外的對比
(一)主題性餐飲空間的風格定位。主題性餐飲環境的表現方式非常多樣, 鄉土人情、人文歷史、社會民俗、傳統文化等方面的題材都是創作的根源。而此次是以鄉土人情為設計靈感進行構想的,自古以來思鄉即是每一位中國人永恒的創作話題。自古到今,不論男女老少,故鄉總是他們渴望回去的港灣,思念故鄉便是他們永恒不變的情懷,而他們個人的榮譽也緊緊與故鄉密切相關。也恰是因為家鄉,使他們記起內心深處最美好的回憶。從對家鄉的思念中,他們好像又回歸了那純真的少年生活,回到了家人的臂膀中,內心的委屈和傷痛都獲得了剎那間的撫慰,心靈的空虛得到了短時間的滿足,所以故鄉成了他們最終的歸宿地。當然鄉愁也是一種懷舊的心態,是對自身人生之路的回望,也是美好的沉淀。
(二)鄉村元素的相關內容及中外對比。在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的鄉村風格的表現形式均不相同,所以使用的鄉村元素也十分多樣。而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式鄉村風格。
美式的鄉村風格是自然的一派,在空間環境中力圖表現出閑靜、自然、舒適的生活。其鄉村風格具有浪漫、老練、實用的特點。而布制品是此風格中十分常用,原色的棉麻布料所制作的物品可以與鄉村的風格更好的搭配起來,各類的花草植物、鮮活的鳥蟲魚圖案和特色的地域風情讓人感覺到無比的隨意和舒暢。鮮果、搖椅、綠植、鐵藝飾品、碎花布料等均是空間中常見的元素。該風格的家具具有簡潔的線條、龐大的身體等特點,它的用料多使用碎花的布料、純手工制作的尼料、木材以及天然裁切的石材等。板巖色和古董白是美式鄉村風格多使用色彩,隨意配以花草圖案為內容設計的涂鴉作品,看似隨意的線條卻非常注重干凈純熟。美式鄉村的配飾也十分多樣,十分重視生活的舒適度,突出愜意浪漫的情調,外觀上給人一種高雅休閑的感覺。布制品、各類豐富的花卉植物,均是風格中十分常用的手法。經常也會使用石材、木材、藤蔓、竹子等純自然材料和紋理來進行設計。其精巧的設置在空間內的綠植,進而創作出天然、淳樸樸實、典雅的氛圍。
中式鄉村風格具有明顯的區域色彩,當地的農業類型,人文藝術,氣溫氣候,土壤類型都會對當地的鄉村風格產生重要影響。以建筑風格而言,可以先南北劃分。以氣溫的高低為根據,北方區域的墻體厚度要比南方區域厚許多;以濕度的強弱為根據,北方地區的屋檐斜度要比南方地區屋檐的斜度相對要傾斜許多。當然也有以傳統的民族特色的建筑,福建土樓是舉世無雙的大型民居類型,其主要分布地區在中國福建的西南山區,客家人和閩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廣東三省接壤區域。其按土樓的形狀多樣,其中以方樓與圓樓最是尋常,時常也會一同存在。它們修建在山嶺狹谷之間,使得修建物與周圍美麗的自然風景相呼應。
三、研究鄉村元素在餐廳空間應用的現實意義
主題性餐廳的設計的是社會發展和人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的產物。它以其自身獨特的空間布局和環境氛圍吸引著食客光臨與青睞。所以不單要有高質量的服務,還要擁有舒適的就餐環境。隨著人們的要求越來越高,餐廳也越發講究品味和氣氛,所以為了使主題性餐廳可以不斷發展,也要求我們要不斷的創新,努力設計出有特點、有個性、有格調的空間環境和氛圍的設計。在當下中國中式鄉村風格十分盛行,不僅我們要把握好中式鄉村風格的設計方法,還要賦予它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使得設計可以幫助開拓市場,提高餐飲行業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溪,蔣衛國.雅致餐廳[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2]彭一剛.建筑空間組合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
[3]張綺曼,潘吾華.室內設計資料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4]張粉芹,趙志曼.建筑裝飾材料[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