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科的教育不只是教授知識,而是要發揮其育人功能。當前,各個學科開始提煉出學科核心素養,并將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落實到教學中。通過一系列教學活動,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品格。近幾年來,“學業質量”概念應運而生。所謂“學業質量”是指從多個方面綜合衡量學生,制定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符合的學業質量標準,構建全新的質量評價觀。新的學業質量評價不再將目光放在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上,更加重視學科的育人功能,將立德樹人落實到教學中。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政治 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078-02
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政治學科旨在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感、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意識,這四個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依存。那么,以核心素養為本的高中政治學業質量評價該如何從本學科的特點出發,準確、客觀的測試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呢?本文圍繞此問題,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和經驗,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核心素養下高中政治學業質量評價體系構建
與其他學科核心素養一樣,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同樣是不可直接觀測的變量。構建高中政治學業質量評價體系時,應圍繞著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并根據每個子維度描述其關鍵的行為表現。其中,“政治認同”核心素養通常從道路、理論、制度、價值觀這四個維度對關鍵行為進行描述;“理性精神”核心素養通常從解釋事物、價值判斷、行為選擇這三個維度對關鍵行為進行描述;“法治意識”核心素養常從規則、程序、權利業務三個維度對關鍵行為進行描述;“公共參與”核心素養通常從公德、公益、社會責任三個維度對關鍵行為進行描述。要想推斷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水平,必須要依托復雜的、開放性的真實生活情境,并把學科內容有機地融入到真實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掌握的學科知識和技能成為分析理解情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交流結果的工具,從而賦予學科知識以實踐意義和實踐價值。當然,還要結合政治學科的特點和性質,為學生設置學科任務,并評價學生完成學科任務的情況,進一步了解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
二、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政治學業質量評價策略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個“牽一發動全身”的改革,在教育綜合改革中,居于龍頭地位。當前,浙江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已取得了明顯成果。教育教學質量評價中,學業評價居于核心位置。時下,核心素養躍升為我國教育界的新熱點,成為大家眼中以深化基礎課程改革、落實素質教育目標的關鍵要素。為此,高中政治學業質量評價,要圍繞著核心素養的要求,做好學業質量評價工作,提高教學主體的專業素質。
(一)評價內容全面化
學業評價內容全面化指的是既要考察學生的政治學科概念、學科技能,還要考察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情感態度與價值。評價內容全面化旨在全面關注評價主體各個方面的活動,確保評價主體向著德、智、體、美的方向發展。傳統的學業質量評價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接受理論知識的情況,其他能力不予評價。“以成績論英雄”的評價方式,導致班里面成績懸殊大,差等生長期處于劣勢地位,其人格得不到尊重,經常被老師,或者其他學生嘲笑成績差,這無疑會增加差等生的自卑感,使得他們融入不到整個班級的教學活動中。然而,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因為自身成績好長期處于優勢地位。所以,“以成績論英雄”的評價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不利于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以“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為例,生活消費是每位學生必不可少的經濟活動,也是最貼近學生生活的經濟現象。雖然本節課要求學生掌握多樣的消費觀及正確的消費原則,但是掌握這些知識的真正內涵在于引導學生形成科學、健康、合理的消費觀念,做一個理智消費者,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本節課堂上,當老師不再完全將目光放在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上,而是更加注重學生的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品格,這才真正實現了教學的最終目的,有助于每位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二)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主體多元化是指將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家長評價等相結合起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評價主體多元化豐富了評價信息的來源途徑,保證評價結果的準確性、真實性。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便于他們發現自身的優點與不足,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斷發展自身的能力。隨著評價主體日益的多元化,被評價者不再是被動的接受來自老師的評價,而是主動參與到評價中,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
高中政治學業質量評價要遵循評價主體多元化的原則。傳統的學業質量評價中,僅僅關注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然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只是參照學生的學習成績,單一的評價方式不利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業水平測試中。為此,應鼓勵學生、家長都參與到學業質量評價中,學生發現自身的優缺點,家長評價學生在家里面的表現,將教師、學生、家長三者的評價相結合,全面、客觀的認識學生,挖掘他們的潛能,推動學生的發展。
(三)評價標準合理化
學業質量評價標準應與新課程的要求相符合,尤其是針對不同的學科,要設置不同的評價標準。評價標準意味著有共同的評價標準,但并不意味著標準答案。評價學生時,應充分尊重每位學生的差異性,考慮到每位學生的接受能力、基礎水平、興趣愛好等,保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是面向高中生進行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陣地。
以“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為例,通過本節課學習,培養學生正確認識事物發展的方向、發展的道路和發展的形式,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分析問題。在核心素養的引導下,教師不應僅評價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要評價學生面對生活中的失敗與成功、困難挫折與理想目標的能力。通過設置多樣化的評價標準,保護好每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學科核心素養。
(四)評價方法科學化
學業質量評價要按照實事求是的態度,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以實際情況出發,綜合考慮學業質量評價的多個因素,將定量測量與定性評估、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等相結合,展開切實可行的評價。
學習完每單元后,教師要求學生結合自身的理解,總結出本單元的知識點,并寫下自己的學習心得,還要摘抄本單元容易做錯的題,防止以后犯類似的錯誤。教師定期檢查學生的記錄情況,組織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并按照不同的標準,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傳統的政治學業質量評價中,通常都會用分數高低評價學生,這種量化的評價標準,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量化評價方式的弊端日益凸顯出來,對學生發展狀況評價會出現表面化、僵硬化的問題。學生的差異性、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合作交流能力、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等都無法用一張試卷量化出來。
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政治學業質量評價不能過分關注學生的分數,而是要重視學習過程、思維過程、解決問題的過程。此種評價方式能準確了解到學生的情況,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方法的科學化并不同于評價方法的多元化,注重定性評價,并不能完全忽視考試、測驗等評價手段,相反,考試和測驗是最基本的評價方式,只不過要適時調整定量評價手段,使得定量評價更加科學化、合理化,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件商品真是物美價廉”的聲音,還會聽到“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的聲音。同學們,你們對這兩種聲音有什么看法呢?請說明理由。學生甲:物美價廉中闡述了價值、使用價值、供求關系間的關系;學生乙: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則表明價格由價值決定;學生丙:這兩種聲音闡述的是意識的能動作用,并蘊藏著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法。針對這兩種聲音,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看法。此時,教師不要著急評判哪個學生回答得對,哪個學生回答得錯,而是要求學生查閱資料,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經驗,站在多個不同的角度思考這一政治問題。這樣做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利用開放的政治試題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的思維不再被書本知識束縛,他們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參與到學習中。
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政治學業質量評價,要密切結合政治學科的特點,還要結合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構建合理的、完整的學業質量評價體系,多個方面、多個維度評價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不論是優等生、中等生還是差等生都應主動參與到政治教學中,提高自身的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陳友芳.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評價與水平劃分[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6(02).
[2]李新.基于數據的學業質量評價的困境與超越[J].教育導刊.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