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 閆艷麗
【摘要】農村小學的教育工作一直以來都是國家關注的重點,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農村小學也必須要重視對教學的優化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然而受經費、環境等多元因素的影響,農村小學的師資和教學質量以城市相比而言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且農村有部分學生為留守兒童家長在教育中的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的發揮,因此,為促進小學生教育培養的質量得到充分有效的提升,就要求能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教育引導作用在日常的工作中實施一對一輔導,進而提高對學生的教育培養質量。
【關鍵詞】農村小學 班主任 一對一輔導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180-02
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提高教學的針對性,以促使學生得到全面有效的發展。對此,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重視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之外,針對學生通常還必須要依據其實際情況采取一對一輔導。就農村小學的班主任來看,由于學校的師資力量有限,其除了承擔班級的管理和思想引導工作之外,同時還承擔著課程的教育工作,因此,農村小學的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就必須要重視一對一輔導的開展。基于農村小學生的基本特征及學習的實際情況,班主任可采用如下的方式來實施一對一輔導工作。
一、選擇合理的一對一輔導內容
農村小學班主任針對學生的一對一輔導應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的進行輔導內容的選擇,以此來為一對一輔導的實施做好充足的準備。比如,針對班級內成績優異的學生,在一對一輔導過程中教師應重視以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為目標來進行輔導,要求通過一對一輔導幫助這類學生學會結合自身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來進行調整,并將對學習時間的合理安排以及采取與自身相適應的學習方式作為對這類學生輔導的內容;又比如針對班級內的后進生,對一對一輔導內容的選擇則應將激發學生的潛能作為目標,要求將自我認識及興趣的激發作為一對一輔導的內容,并確保這一內容能有提高這類學生在學習中的信心;最后針對班級內學生成績較差的學生,在一對一輔導內容的選擇方面則應以學習的調整為目標,要強求教師能針對導致學生成績薄弱的問題出發來合理選擇輔導的內容來實施有針對性的輔導。
二、合理的分配一對一輔導時間
一對一輔導往往需要耗費班主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此,合理的進行一對一輔導時間的分配在一對一輔導工作中也顯得至關重要。而要合理的對一對一輔導的時間進行分配,就要求班主任能以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作為依據。首先,針對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課堂時間來對相關的知識點內容進行有重點的講解,或者是通過相關課后練習的布置來幫助學生加深對問題的了解;其次,針對學生課堂學習中因自身因素而造成了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則應以實際的問題為依據來進行一對一輔導時間的選擇。比如因學生自身態度習慣因素所造成的問題,則要求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在封閉空間中對其進行輔導。而對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則可以在自習課時利用學生自主練習的時間對其進行一對一輔導。
三、轉變班主任自身一對一輔導的思想觀念
農村小學有絕大多數的班主任一對一輔導工作的實施都是針對班級上成績相對偏差的學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他們大多認為只有差生需要被“特殊”輔導,而成績優異的學生并不需要自己的操心。但從現實層面來看,這種一對一輔導的思想觀念顯然并不適應現階段的教學需求,甚至還可能造成反效果的產生。這主要是因為對差生的“特殊對待”不僅可能造成學生學習信心的喪失,還有可能造成班級學生之間的不公正對待。基于此,農村小學班主任一對一輔導工作的實施也必須要重視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要求面向班級的全體學生實施一對一輔導,以幫助班級全體學生解決其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基于這一要求,班主任在一對一輔導工作的實施中為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須重視結合實際情況以問題的輕重為依據來有效的實施一對一輔導。
四、結語
基于學生的全面培養要求,針對農村的小學生實施一對一輔導工作在農村小學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就占據了至關重要的地位。而從現實層面來看,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一對一輔導的難度,對此,農村小學的班主任在日常的一對一輔導中就必須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并重視對自身心理狀態的調整,在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實施一對一輔導,進而提高對學生的教育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付顯強.淺談農村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2(06)
[2]喬芝芳.淺談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04)
[3]陳法英.淺論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開展[J].黑河學刊.2011(06)
作者簡介:
劉珊珊(1989.8.23-),女,山東省金鄉縣人,本科學歷,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
閆艷麗(1981.1.17-),女,山東省金鄉縣人,本科學歷,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