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林
摘 要: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主動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積極;主動;引導;解絕;探究
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主動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主動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相對的是“被動學習”、“機械學習”而言的?!爸鲃訉W習”概況為:建立在自身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動性,是不是“想學”、“能學”、“會學”及“堅持學”,“想學”是根本,“能學”是意志,“堅持學”的意志。
主動學習能力就是學生個體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教師必要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等多方面的心理特征。當然這些特征建立在培養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個體主體意識之上,從數學角度,應把生活的實際問題和數學的內涵緊密的聯系起來,對之進行解釋、說明,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對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很有幫助,才能達到使學生從“我想學”、“我要學”,也才能達到自己的理想和自身素質的要求。在此,教師應盡量給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加強直觀操作,培養學生學習的思維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操作,自主探究,教師適時加以引導,學生自主體現是教師的很好的教學手段,給學生提供質疑的空間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想象,達到教學的目的。
我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已有30多個年頭,從數學教學中發現學生主動學習尤為重要。凡事能積極參與獲取知識的學生,對數學的學習過程興趣濃厚,求知欲強烈,這就充分體現了人的主體性。數學課程標準認為: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因此數學教學正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入手,在小學數學教師中應以學生全面、主動和認識的發展為中心,鼓勵學生對待問題敢想、敢說、敢做,不斷探索,使學生由機械的被動學習轉變為創造、主動學習,從發現中尋找快樂,主動獲取知識。如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發展呢?結合本人實踐淺談教學工作中的幾點體會。
一、“導”與“學”的作用
在教學中,“導”就是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導”的方法、語言等教學手段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探索新知識的欲望。教師的“導”要適度,必須適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提高教師的語言藝術,語言精煉而不長,簡明而準確無誤,使學生在教師的語言表達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愿望。只有這樣,上課伊始,教學便盡快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想學習。
充分發揮學生“學”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啟發學生主動去思考,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應培養學生這樣自主探求、積極思考的良好品質。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一節時,用直觀教學引入,建立數學概念,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再如,在學習分數加減計算中,我只讓學生準備了若干張長方形紙,讓學生動手分一分,然后自己編題,并鼓勵他們編出不同類型的題目。讓學生動手演示,感知“學”的主體作用,上述教學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沒有經過老師的任何指點和提示,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得到學生發現的許多問題。這樣做學生既靈活運用了知識,又掌握了本課學習的重點,其教學效果要比教師一味的講解要好得多。也就是說,合理運用教學手段,讓學生愿意去嘗試、探索、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整個過程。
二、掌握學生認識規律,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提供講和說的機會,小學生年齡小,正處在心理和生理發展的初級階段,思維水平比較低,對認知能憑借直觀,從簡單逐漸到復雜,由個別到一般。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讓每個學生在已學的知識經驗的能力水平和學習方法基礎上對問題的認知去進行大膽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學生的大膽猜想和充分思考,給學生提供的機會,每個學生對待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在教學中要善于激發學生的思維的空間。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差別,通過不同教學手段和方法,讓每個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使一些習慣于被動學習的學生轉變為主動學習。在教學中這樣的例子很多,促使他們去進一步思考、嘗試,使學生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讓學生想說就說,大膽說出自己對實際問題的看法,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為重要。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表現為不相同性,分析問題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達不出來,這就需要教師善于創設情境,必須在課堂教學上,使學生有效地把耳、目、腦、口充分運用調動學生進行積極思考。教師首先不斷鼓勵學生使他們敢說、愛說,怎樣想就怎樣說,不怕說錯,說錯了重說,培養學生的動口說話的能力;其次,在課堂教學中還應充分利用討論的機會,鍛煉學生去參與。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在學習中會聽,會看,會想,會說。
通過同學們表達,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表達能力得了充分的提高。在課堂上,要盡量讓學生多說,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特別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他們說的機會,說的自由。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放手讓學生去鍛煉、嘗試
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好奇心等特點,通過學生們動手操作和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參與到知識探索里,根據不同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大膽創新,積極思考,并結合小組討論各抒己見。這樣,大家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提高,課堂氣氛才能活躍。
總之,教學要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每個學生都渴望自己獲得成功。所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讓學生們積極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讓作為主體的學生通過自己的雙手親自實踐,運用自己的大腦主動地去思考去發現和創新,讓他們認識到數學價值,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喜歡數學,樂于數學,在數學課堂中爭當學習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