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軍
【摘 要】物理學是對物質運動及物質基本結構最一般規律的研究,是所有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科學性。而物理教學課程中最主要的教學方式則是實驗教學。本文主要針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及該學科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存在的問題 對策
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任課教師實驗教學觀念落后,動手操作能力較差
受傳統教學觀念以及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物理教師不認為進行大量的物理實驗有助于教學成績的提高,反而會影響正常的上課進度。初中開設的物理課程,對于學生們來說是一門新的課程,是入門級別的課程,課程存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在之后的中考中作為副科為學生的成績加分。因此物理老師的觀念中也沒有引起對物理學科的重視,主要就是為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成績而教學。于是造成初中的物理課程上,學生們很少能夠有親自動手進行物理實驗操作的機會,即便老師們在進行物理演示的時候,也只是草草了事,學生們記得最終定理就行,對于研究過程很少進行深入探究。長此以往,物理老師的實驗動手操作能力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實驗生疏,以至于沒辦法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實驗教學。
2.教學實驗器材不齊全
雖說現今的教學都在強調素質教育,全面發展,以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但是還是有很多中學的教育沒辦法完全做到。物理實驗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與課程相配套的實驗器材。教學課程的改革以及實驗設備的更新換代,使得學校在實驗器材上的投入資金不足,不能滿足每個人一臺儀器設備,只能分小組,幾個人一組來進行實驗觀察。有限的實驗器材使得一節課下來不能讓每個學生都進行一次完整的實驗操作,因此造成學生們的物理實驗操作能力參差不齊,影響到學生對物理進行深入研究的興趣,不利于物理成績向著理想的方向發展。
3.教學實驗目標不明確,實驗過程不嚴謹
在進行物理實驗的時候,很多學生對物理實驗課程不重視。簡單的設備儀器以及有限的實驗操作時間讓很多學生將物理實驗課程當做是一種游戲,這樣松散的學習心態很難達到實驗教學的預期效果。在老師布置了本節實驗課程的實驗主題后,學生們就抱著“走過場”的心態,簡單地進行了此次實驗。對實驗的過程,產生該實驗結果的條件都沒有一個認真仔細的觀察過程,當然,最終的實驗結果和過程的記錄也會不嚴謹,很難達到老師設定的實驗目標。比如在對物體的密度進行測量的時候,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水的密度為1.0g/ml,而油的密度在0.91g/ml-0.93g/ml,判斷另外一個液體是溶于水還是在水上,就需要實驗計算出該液體的密度并與水的密度進行比較,但如果由于實驗過程的不嚴謹以及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就可能造成0.1的誤差,從而影響了實驗的最終結果。
4.忽略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學老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在45分鐘的課堂中完成此次教學任務,并且保證實驗完成的質量,基本就采用的是“手把手”的教學方式。老師說一步學生操作一步,最后還是老師進行課堂總結。這樣的實驗教學根本就沒有發揮到它實際的作用。沒有從動手操作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愛好,也在教學過程中固化了學生的思維,未能對實驗完成條件進行系統全面深入地分析,很難為學生之后學習物理知識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
二、針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重視物理實驗
學校應該在物理課程上完成優化設置。一周的物理課程編排上既要有基礎知識講解,也要有實驗操作課程,課程合理分配,不能只看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素質教育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而后學校也應該為物理教師們提供參加課外實驗培訓的機會,增強他們的實驗教學觀念。多進行老師的業務技能培訓,不斷增強老師的實驗操作技能,提升老師自身的綜合素養,從而不斷提高老師的物理教學水平,完善教學體系。
2.完善教學實驗器材
要更好的進行物理實驗課程,最關鍵的是要有配套齊全的實驗儀器。就好比上戰場一定要選好自己的武器。學校應該加大物理實驗器材的投資力度,不斷完善實驗基礎設施,這樣才能為學生物理實驗課程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才能不斷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
3.提高學生重視實驗的意識,增加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物理教學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提高了教學老師對物理實驗的課程意識之后,同樣的也需要提高學生的動手實驗操作意識。在實驗課程上,老師應該將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位置,給出學生課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讓他們在具體的實驗操作過程中深入了解物理課程,突破他們固有的思維局限,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們之后的物理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4.創新實驗教學方式
老師應該改變以往的演示性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課堂還給學生。采用邊講授邊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實驗的情境中來。也可以采用讓學生們設定一個物理課題,然后大家一起通過查閱資料,了解該物理知識的實驗操作,而后分組進行實驗操作,按照學生自己的理解,看看得出的最終結論如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也激發了學生們對物理實驗課程的興趣。例如在學到杠桿定理和滑輪那一塊的物理知識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制作一個小滑輪或者生活中常見的用到杠桿原理的事物,然后課上再結合老師提出的目標,大家相互配合,在實驗的過程中總結物理現象,從而進行匯總討論,得出最終蘊含的物理原理。
綜上所述,整個物理教學體系中,實驗教學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以及實踐動手能力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教學老師應從初中就開始培養學生實驗動手操作的能力,并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對物理課程的興趣,從而培養出集理論與動手能力于一身的新型科技人才。
參考文獻
[1]陶永鵬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實現素質教育的途徑 [J]考試周刊 ,2013(54):154-154.
[2]況忠榮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J]科學咨詢 ,2013(2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