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定翠 鄧偉
【摘 要】近幾年來,新課程改革力度加大,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口語教學顯得越來越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在口語教學中要使用多元化評價,以便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課堂有效性,發展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本文在分析初中英語口語教學評價的現狀的基礎上,結合英語口語課堂實際,從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等多個方面探索初中生的英語口語多元評價體系,以全面綜合評價學生發展,培養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英語口語 多元評價體系 多元智能
一、初中英語口語教學評價的現狀
經過十幾年的課程改革,英語教師們的教學理念已經發生了十分顯著的變化。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展,提高人文素養。教師們已經從過去特別關注學科知識和技能轉向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但是英語課程還存在對學習思維能力培養重視不足,對語篇的關注不夠等問題,最新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四個方面: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這就對初中的英語口語課堂提出
了新的要求和標準。
圖1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在現在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口語教學評價的方式十分單一,評價內容也是十分的簡單,主要是以測試形式的終結性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過于重視語言基本知識但是忽視了英語口語實際能力,尤其是對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忽視。這種評價方式并不能公平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表現,也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口語交際能力不能得到提升,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多元評價體系
1.多元化評價的理論依據
多元智能理論和構建主義學習理論是多元化評價體系的理論依據。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在1983年在《智力的結構》中指出,智力是在是在某種社會和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難題或生產及創造出某種產品所需要的能力,也叫做多元智能理論。這個理論認為,智力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智力雖然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但是各個智力因素之間是相互獨立的。加德納認為人類至少有九種智力要素,并且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組合。這就使得每個人的智力都不同,也叫做智力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可以由環境和教育進行改變。
所以教師在口語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尊重學生的學習風格,認識學生的長處,發揮學生的智能所長,實行多元評價,充分考慮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者認為,學習是學生在自身學習的動力機制的驅動下,在與客觀教學環境相互作用中,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每個生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學習方式,每個人構建知識的方式也不一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和評價不應該一味地關注學習結果,也就是考試成績,而要更加關注學習過程,對學習的策略方法等加以評價。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要在情境中學習,認為學習應該放在實際環境中,這樣才可以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建構理論提倡在真實情景中讓學生完成任務,對學生的評價也建立在高度情境化的任務上,采用“真實性評價”和“表現評價”等多元化的方法。
2.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多元評價體系
第一,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口語評價的主體不應該僅僅是教師,學生應該是評價的主力軍。學生可以通過自評,互評的方式,使評價的結果更加公正客觀。
在口語測評過程中,可以設置口語評價表格,學生在做完測試之后,對自己的表現力,口語流利度等打分,也對其他同學的各項口語測評項目打分。教師對參考學生們的自評,互評結果,最后給出綜合評價等級。在這樣的過程中,筆者對兩個班級的80人做了問卷調查,發現通過自評和互評后,學生們是否為了話題準備超過30分鐘這一項由原來的12人變為了52人。在說之前你會感到緊張和不安么?這一項中由原來的69人變為了22人。說明學生的自評和互評的評價方式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和練習口語的積極性,也為讓學生們有了自我監控的意識,增強了他們反思的能力。
第二,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教師應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對學習過程有動態的監控。終結性評價主要依據測試成績,對學習的結果做一個總結性的評價。
A.自我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可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反省能力。教師需要提前和學生一起制定好各項評價標準,但是即使是這樣,在很多口語活動中,學生的自我評價的有效度并不高。
感謝多媒體信息的發展,很多口語能力包括發音詞匯,流利等復雜的技能,很多APP都可以直接給測評分數,并把具體發音不準的單詞標出。筆者是和學生們一起使用“英語流利說”,學生們課外進行各種口語的訓練。這樣他們可以很快的在課下對自己的口語有很量化的了解。
B.分散考評。分散指的是時間上的分散。和普通的期末筆試不一樣,教師可以把對學生的口語測評安排到每一節課的課前5分鐘,由3到4個學生一組,表演出某個場景對話,或者針對某個話題進行辯論等等,形式不定,可以讓學生們自由發揮,其他學生也可以用教師事前準備好的評價量表給被測試學生們評價,然后教師針對每個學生的表現能力給予綜合評分。
筆者是在學期開始之前,按照課本知識,設定了8個話題,把學生們分為8組,每組5人,每組用抽簽的方式選擇出本組話題,然后給兩周時間準備、呈現。呈現時間不得超過5分鐘。在這過程中,學生們可以討論,尋求教師幫助。
在學期結束時,學生們開口說口語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最后兩組的口語呈現,形式和內容都比一開始豐富了很多。這樣的方式極大程度上減輕了學生們對口語測試的焦慮,并減輕了他們學習負擔。
C.英語課外活動參與情況評價。參加英語課外的各項活動,比如英語演講比賽,英語電影配音比賽,英語話劇表演比賽等等。這些都是常規課堂的拓展,但是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們對英語口語的投入程度和學習的積極性。是一種極為有趣,輕松地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筆者所教授的學區范圍舉辦了英語演講比賽,并邀請其他教師給予點評和評價,學生們積極的準備,不斷的練習,糾正發音,醞釀情緒,參賽者的口語能力都有了可喜的進步。
D.檔案袋評價。檔案袋評價是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推出并推廣的評價方法,用來記錄個人的核心技能以及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學習態度,努力程度,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檔案袋評價是教師,學生還有家長多方合作的評價體系,記錄了學生整個學習過程,并對學生的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在多媒體的幫助下,教師可以用多種多媒體手段幫助記錄,豐富學生的檔案袋,但是要注意檔案袋不能盲目地收集學生的資料,而要對每次的材料內容作出規定,讓學生知道該怎么樣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教師也要注意不能只關注學習過程中好的部分,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真實的自己,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
3.多元化的評價內容
多元化評價的內容也是多元化的,不僅僅是注重學生對口語知識的掌握程度,比如學生的發音是否正確,語句表達是否順暢,句子結構是否正確,還要專注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學生是否知道在什么情景下說什么樣的話,人際交往能力,學習的態度、習慣等多項綜合能力都應該是評價的內容。
4.多元化評價實施注意事項
多元化的評價是復雜而長期的,教師應注意教學和評價之間的時間比例,要注意不要為了評價而評價,不應占用太多的課堂教學時間。評價應多以激勵的話為主。學生開口說英語時很容易緊張或者焦慮,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多說,或者對于表現不理想的學生多給一次機會,使得整個評價過程是激勵-提高-再激勵-在提高的良性循環。教師的評價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一味地激勵。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表揚學生口語中的閃光點,對于不足處,應等孩子表達結束之后,指出來并給出改進方式。教師也要善于創設情境,鼓勵學生去思考問題,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三、結語
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核心,也是所有教學評價的落腳點。口語的多元化評價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思維能力,雖然目前口語的多元化評價的實施還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教師們以及越來越意識到多元化評價的重要性,相信隨著進一步的實踐探究,口語的多元化評價在口語教學中的運用會更加科學,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