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陽
【摘 要】初中物理中抽象的內容,對于認知淺薄的初中生來說仍顯力不從心,傳統教學中教師慣于采用口頭描述的形式,將課本內容結合生活問題,企圖激發學生對于物理的想象思維,構建物理的知識思維模型,但其教學效果差強人意,一些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較差,造成了物理的認知障礙,新時期教師糅合了新型的教學手段,以微課精悍簡短的直觀呈現,將物理的重點凸現出來,學生在短時間掌握物理要素,為物理的深化探究提供了教學載體,教師應與時俱進,發揮出微課的優勢,提高物理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課 初中物理 教學 應用
引言:微課基于初中物理的教材內容,可提煉出教材的精髓便于學生理解記憶,而后延伸相關的物理內容,讓學生以宏觀的角度認識物理,感受到物理的奇妙多彩,遷移物理知識到生活情境中完成學以致用,微課的導入是新時期初中物理教學的變革需要,教師應摒棄傳統物理課堂上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潛力,以微課吸引學生的眼球,促使其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打破課堂的空間制約,寓教于樂完成教學任務。
一、應用微課導入新鮮元素
初中物理的新課導入環節,往往需要教師利用大量的時間回顧往期的知識點,而后代入新課的內容,以生活常見的物理內容激起學生對新鮮內容的好奇心,在這樣一番流程下,雖然能夠短時間吸引學生興趣,但當直截了當的進入到新課的問題探究,學生受到對新鮮內容的陌生影響,在思緒上或者心理上嗎,都容易先入為主衍生逆反心理,且這樣的教學形式過于浪費課堂時間,微課的導入形式縮減了教師的板書時間,無需教師做過多解釋,學生可在聲色并茂的視頻動態演示下,看到一些生活中無法呈現的物理內容,透徹的領會物理的真知灼見。教學《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一節時,從電影中節選了相關片段,配以聲音旁白,很好地解決了傳統導入存在的問題,學生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又如《大氣的壓強》這節課的導入。采取微課教學,提前在實驗室錄制相關的演示實驗視頻,瓶子吸雞蛋,紙托水杯,馬德保半球實驗等。然后,在課堂上播放微課視頻,效果直觀生動,并且由于視頻上是自己的老師,對于學生更具有真實性和說服力。相較先前的演示實驗導入,教學效果特別好。微課這種教學形式,在課堂導入的環節使用,可以更直觀、準確、生動、高效的達到教學目的。“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而吸引學生的最好時機就在一堂課剛剛開始的時候。
二、應用微課整合復習重點
微課可提煉出重點內容,在復習環節將同類問題融會貫通,整合物理知識,在短時間完成快速瀏覽與重點記憶,通過微課教學視頻喚醒學生記憶。利用微課進行物理知識的復習,不會受到時間以及空間的嚴格限制,學生利用移動設備就可以進行碎片化復習。舉例來說,在復習到《透鏡》時,可以利用微課向學生展示透鏡的外觀及其對光線的作用,并以此來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凹透鏡以及凸透鏡的相關知識,比如放大鏡、老花鏡以及投影儀等。在喚醒學生學習記憶之后,就此提出相關的題目來檢測學生的復習效果;利用圖片或教學相片進行情景再現。在物理試題中,圖像作為信息載體,具有直觀、簡潔、容量大等特點,如何從圖像中提取到有價值的信息是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初中物理復習課上,老師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借助微課來幫助學生解讀圖像中蘊含的物理意義,并提取圖像信息,以此來為學生更好的利用圖像解決物理問題提供保障。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對于物理知識掌握的更加透徹,同時學生在掌握了這種學習方法之后,還能有效培養和提高他們自主學習以及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應用微課演示實驗
在初中物理學習中和其它的文化課有所不同,初中物理學習中不僅有理論知識的學習還包括實驗課的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學習過程中為了得到較好的實驗效果,要通過實際的實驗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實驗。但是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很多學校由于器材的原因不能很好的觀察到實驗現象,也就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將微課應用其中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觀察實驗現象,讓學生從每個角度觀察到實驗現象,從而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認識電路”這一節知識時,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會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教學,并在課堂上通過電路實驗對學生進行演示,但是由于實驗器材的原因學生不能很好的觀察到實驗現象。為此,在教育教學中通過微課視頻的形式給學生觀察實驗現象,通過視頻學習各個電路之間的連接,然后讓學生通過在課堂上通過親自動手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應用微課突破難點
很多物理知識點是有前后聯系的,有時因為前一個知識點掌握的不扎實導致后來的知識薄弱,從而形成惡性循環,長此以往這將不斷磨滅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將一個個知識點,以微課程的形式呈現出來,那么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新知識的效率,而且可以為學習復習鞏固提高便利。在對《故障電路分析》這個知識點的突破上,歸納出幾種常見的故障問題,分配給班里的十個學習小組,由組內討論后提交實驗設計方案,經過檢查完善后在實驗室分組錄制微課,然后在課堂上集中學習,課堂氣氛比預期的活躍熱烈,學生們學習熱情高漲,投入度很高。雖然前期投入較多,但是資源可以重復利用,有利于學生以后的獨立復習。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微課不單單能夠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也可以讓學教師的專業發展更加快,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新型教育資源,現在微課逐步在教學的過程中展現出其獨有的優越性,伴隨著教學實踐改革的逐步推進,微課一定會在教育教學領域發揮它更加大的作用和優勢。
參考文獻
[1]唐艷妮,徐軍,羅積軍,等.微課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物理與程,2014,(S2).?
[2]楊鳳娟,項華.計算機在物理教學中的“新媒體”觀:源于“全國中學生物理教學名師賽”的思考[J].物理教師,2011,(10).?
[3]陳紅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27(36):84.?
[4]李豆豆,蔡君,蘆萍萍,王菲.影子教學:將教師解放出來――微課應用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敘事研究[J].數字教育,2016,2(5):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