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媛
摘 要:在數學課程中,“找規律”這類題目一般出現于練習題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少見到。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從主題單元教學法、分析滲透教學法、主動探究教學法等方面對數學“找規律”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蘇教版;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找規律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5-0080-01
數學是一門較難學的科目,但學好數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理性對待問題。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課程內容為中心引導學生發現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并找尋規律,促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掌握數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一、主題單元教學法
當學生已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時,教師應注重“找規律”教學,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例如,進行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第五單元“找規律”教學時,教師要明確第五單元的中心內容為初步周期性規律探究。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的規律,并引導學生說一說這些規律的特性,然后歸納學生所說的規律特性。接著引出問題,讓學生根據教材圖示觀察兔子的排列方式。學生根據圖示互相交流觀察結果:“每3只兔子為一組,每組中有1只灰兔和2只白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再次提出“18只兔子排成這樣的幾組”的問題,學生互相交流結果,反饋給教師:可以排成6組。教師請學生算一算18只兔子中有幾只灰兔,幾只白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結果:共有6組,每組有1只灰兔,2只白兔,則灰兔6只,白兔12只。教師表揚學生“回答正確”,緊著提出問題:如果有20只兔子參加運動會,如此排列,應有幾只白兔,幾只灰兔?學生根據已知的結果尋找規律,按照1灰2白進行排列20÷3=6(組)……2(只),余下的為1只灰兔,1只白兔,灰兔1×6+1=7(只),白兔2×6+1=13(只),因此可知20只兔子里有13只白兔,7只灰兔。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結果進行點評,并表揚學生找規律正確。
蘇教版數學教材中設置此類教學內容,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激發學生自主找尋規律的興趣。為與新課改要求相適應,教師應將“找規律”的課程進行創新,豐富課堂內容,引領學生自主思考。
二、分析滲透教學法
蘇教版數學教材中的“找規律”大多是對圖形、數列找規律,培養學生的細節觀察能力,使學生根據觀察結果進行自主思考,從而解決問題。例如,進行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探索圖形覆蓋現象的規律”教學時,教師可先請學生理解課本教材例2:浴室的一面墻長有8格,寬有6格,如何貼瓷磚能夠不重復也不遺留?學生根據教師的問題繪制簡單的圖例,根據圖例摸索規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得出答案:從墻面的左上角開始有序地進行平移,可以向右平移也可以向左平移。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接著,教師慢慢拓展問題:沿著這面墻的長貼一行有多少種貼法?沿著這面墻的寬貼一行有多少種貼法?一共有多少種貼法?學生帶著問題,再次動手實踐貼法,得出結果:沿長貼可以平移6次,有7種貼法,沿寬貼可以平移4次,有5種貼法,一共有5×7=35種貼法。教師根據學生的結果進行鼓勵點評。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完成教材內容“試一試”,繼續延伸拓展。
這種教學方式,教師對學生循循善誘,將問題由淺至深不斷滲透給學生。學生通過從簡單到復雜的實踐操作,找尋事物之間的規律并解決問題,增強了實踐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引導過程中要把控思路,能讓一定范圍內的學生積極思考。
三、主動探究教學法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作用,對學生進行引導,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意識。通過實踐可知,無論怎樣改革創新教學方式,學生不發揮主觀能動性是無法順利進行教學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找規律”教學時,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參與程度,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才能保證教學效果。如進行蘇教版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完成教學后出示的練習題:3件不同的上衣,5件不同的褲子,有幾種搭配方式?教師出示問題后,為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可進行課堂練習抽查。學生無法確定教師抽查對象,紛紛動手進行實踐,實踐發現一共有15種穿法,規律表達式為:3×5=15。教師根據學生的答案進行總結點評,并對學生進行鼓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下一輪的找規律練習。
教師應通過一些激勵手段促使每位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參與練習,當學生完成練習并獲得鼓勵時就增強了自信心,久而久之學生會主動參與教學,加深對“找規律”的理解。
總之,在蘇教版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入“找規律”教學,順應了新課改的要求,滿足了新課堂模式的需求。蘇教版數學教材利用科學合理的“找規律”素材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新的教學方式,豐富了教學課堂內容,有效提高了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蔣兆斌.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4(11).
[2]李光年.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簡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14).
[3]張文艷.對《找規律》教學中“認識度和教學度”的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