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燕莉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對“互聯網+”這一話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而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社會生產的各個領域都在與“互聯網+”的發展產生越發密切的關系,學校教育領域也不例外。教育教學技術與“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結合正在不斷的促進教學方向的變革。本文通過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現狀進行簡要的分析,對“互聯網+”這一背景對當前的學校教育產生的影響進行了論述,并對“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向變化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 小學語文 語文教學 教學方向探討
在 “互聯網+”背景的影響下,人類已經開始進入高度信息化的社會。在我國的學校教育中,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互聯網對于傳統課堂的教學方式的沖擊力也越來越大。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一系列新型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的應用越發普及。將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學校教學中,不僅可以豐富課堂中的活動,從而讓同學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有所提高,讓課堂的效率有所提升,還可以與時俱進,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深度和廣度。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利用互聯網上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積極的展開教學方向變革,從而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現代化發展,讓學生們真正體會到互聯網為他們的學習生活帶來的改變,同時更好的學習并掌握到新的知識與技能。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現狀
語文學科作為小學生們從小接觸到最早的一門學科,在學生們心中具有很高的熟悉度。對于剛剛入學的小學生而言,他們對各類課程都充滿了好奇心,因此對于語文教師來說,如何在小學課堂上培養起學生們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培養起小學生們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們在當前階段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還可以有益于學生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對語文學科持久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從而達到持續化的良好效果。
雖然“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得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越發普及,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大部分學校中,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仍然是以傳統的傳授式教學模式為主。傳統的語文課堂存在一些問題,如課堂教學形式比較刻板,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也比較單一,課堂活動比較少等一系列的問題,因此存在學生們的參與度不高、課堂活躍程度較低等不良影響。同時也存在這樣的情況:一些學校雖然具備了較為完善的多媒體設備,但是由于教師沒有接受較為系統的信息技術培訓,因此缺乏一定的知識技能和信息技術素養,對于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并不很熟練,甚至并未真正將這些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到語文教學中去。這說明“互聯網+”雖然為部分學校帶來了設備上的信息技術的變革,但是并沒有真正在課堂上得到落實,出現“紙上談兵”的情況。這種情況就違背了“互聯網+”帶來的教學變革的初衷。
二、“互聯網+”背景對當前學校教育產生的影響
(一)教學資源的收集和整理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上資源的分享和學習途徑越來越多,教學所用的資源也越發豐富,但是如何對實用的素材進行選擇是十分重要的。對于語文教師而言,可用的教學材料,包括文章、詩詞、圖片、視頻、音樂等。在“互聯網+” 這一強大的背景助力下,教師不再需要單單依靠書本才能夠查閱資料,而是可以登陸網絡,利用互聯網上豐富的資源來補充教學設計中所需的素材。舉例來說,教師可以登陸知網、百度學術等網站查閱參考的文獻;還可以在教師類網站等各類相關網站查閱相關課程的教案和拓展閱讀所用的課程素材;還可以在百度圖片等網站進行圖片的查詢和使用等等。
(二)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傳統的學校教學模式中,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主要通過面對面交談進行,一些遠程的交流甚至需要通過書信等方式。這無疑會大大降低教師之間溝通交流的效率,在距離上也是一個很大的限制。但是現如今是“互聯網+”的時代,人們之間的溝通交流方式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對于教師之間也不例外。在微信、QQ、微博等社交工具越發普及的情況下,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也變得越發的便捷。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撰寫教案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互聯網與其他優秀的教師進行溝通交流,交換各自的想法,從而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質量。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來學習其他優秀教師的優質課程,在網絡上可以與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交流思想,從而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向
(一)借助互聯網,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不僅教師需要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習教學資源的收集和整理,學生也不例外。為了更好地做到與時俱進,在保證正常的課程學習任務完成的前提下,教師也應當向學生進行一些網絡學習資源的采集能力的培養。現在的學生接觸互聯網的年齡普遍比較早,因此教會他們如何識別網絡上紛繁復雜的學習資源,避免受到蒙蔽和不良信息的傷害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種能力。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不僅教育學生們如何識文斷字、遣詞造句,還應該教育學生們如何識別信息、收集信息、提取信息、總結信息。讓學生們在語文課堂上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不知不覺中信息素養得到提升。
(二)運用多媒體,豐富學生課堂體驗
“互聯網+”為語文課堂帶來的最大便利就是為語文課堂帶來了全新的課堂體驗方式。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得語文課堂不再像傳統課堂那樣只是單純的在黑板上寫寫畫畫,而是在視頻、動畫、圖片、音樂等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使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起來。舉例來說,在學習課文朗讀的時候,老師可以在互聯網上查找到相關的音頻視頻資源,讓學生們在課堂上進行聆聽,讓學生們在抑揚頓挫的語音享受中感知到朗誦的魅力。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不算很強,通過視頻音頻等方式進行學習有助于孩子們更好的進入到課文中的情景中去,從而能夠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三)從書本走向現實,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美國前哈佛大學校長伊勒特曾經說過:“教育過程中,有一種訓練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優美文雅的談吐。”在“互聯網+”這一時代背景下,對人才的要求再也不是單純的知識和學術,而是要求學生從書本走向現實,從學校走向社會。作為一門語言性很強的學科,口語表達能力對于語文學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生雖然還未完全步入社會,但在學校內需要學會與同學、老師溝通;在家庭中需要與父母溝通;在社區內需要與叔叔阿姨溝通。因此,口語表達能力在小學生的生活中也占據著不容忽視的地位。作為語文教師,應該盡可能的為班級學生們創建良好的口語表達環境,促進同學們不僅在課堂上,在課下也是一樣多進行交流溝通,敢于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良好的口語表達環境可以對處在環境中的學生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同學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就慢慢的得到提高。
(四)利用翻轉課堂,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又稱為顛倒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在“互聯網+”時代的一種新型課堂形式。顧名思義,翻轉課堂即將傳統課堂的教學形式進行翻轉,將課上和課下的教學環節進行重新編排和調整。也就是說,教師提前準備好教學內容和相關資源,在上課之前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并記錄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和心得體會。在課堂上,學生將自己的問題和心得反饋給老師,老師根據學生的反饋對教學內容進行重難點的講解并進行相關的答疑,從而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因此,翻轉課堂可以實現教師對學生從“授之以魚”向“授之以漁”過渡,真正提高了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與以往的傳統課堂有所不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指導者和引領者。學生通過接受知識,探索和研討知識,進而理解知識和掌握知識。在翻轉課堂中,學生不再是以接受知識為主,而是以發現問題討論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為主。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公眾平臺的加入,學生們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溝通更加快速和便捷,學生可以更快速的得到老師的指導,從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語
總而言之,“互聯網+”代表著新時代的不斷發展,學校教育也應當與時俱進,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對小學語文課堂的設計和學習進行輔助和指導。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和發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語文課堂將多媒體等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但語文教師也應當適當的掌握互聯網在小學生們的學習生活中所占據的分量,通過不斷地總結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和技巧,對課程進行合理的設計,以免造成喧賓奪主的現象。
參考文獻:
[1]尤大分.“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芻談[J].考試周刊,2018,(41):64.
[2]曾巧芬.“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向探討[J].學周刊,2018,(11):36-37.
[3]楊運.“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17,(12):4.
[4]趙英萍.淺談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6,(33):96-97.
(作者單位:山東省新泰市汶城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