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紅
摘 要: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在一個較為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意識,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獲取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基本素養和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在交流探究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合適有效地運用該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意義重大。
關鍵詞:小組合作;模式;教學質量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里明確提出,新時期的教學要由教師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向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模式轉變。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在一個較為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意識,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獲取知識,有利于學生在交流探究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就歷史學科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從準備、組織過程、評價等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討。
一、做好準備工作,為小組合作學習打好基礎
要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首先要在課前準備上下功夫。如何做好課前準備呢?結合長期的教學實踐經驗,我認為應該要從以下兩個環節精心準備。
1.進行科學的分組
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活動,強調的是在以交流探討為主要方式的合作學習中自主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實踐表明,科學合理的分組對小組成員的互動行為和合作學習的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科學地確定小組的規模和構成。小組規模不宜過大,在教學實踐中,我一般以6人為一組,全班分8個組。在組成上是以學生的知識背景和個人興趣相近為原則,這樣成員之間因志趣相投而使他們可以敞開心扉,無所顧忌,暢所欲言,達到良好的討論學習的效果。第二,安排好小組的組織和發言方式。首先,在組織上設一個負責人和一個記錄員,并設計了每一次討論的登記表,通過表格的登記,可以避免出現無人發言、個別同學發言過多等情況。另外,在學生的參與性明顯提升、教學產生一定效果后,針對學生探討的具體情況,對小組中的負責人、記錄員和發言人要進行不定期輪換,有助于面向全體,全面發展。
2.精心設計問題
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探究交流問題的確定是關鍵性的第一步。教師設置的問題,要做到難易適度,達到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目的。
二、進行有效的合作交流,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大膽讓學生自主去討論,力爭做到讓學生在自由輕松的環境中去探究,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合作的目的。所以,在小組合作討論中,教師必須要努力改變自己的角色。第一,教師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好的聽眾和觀察員,認真觀察過程,聽取學生在交流中表達的內容,并對討論過程中小組成員是不是積極參與、表達的內容是否切題、討論的史實是否科學正確等做好記錄,為教師介入討論和對指導、糾正小組合作學習積累素材。第二,教師不能成為旁觀者,而是要在聽和看的過程中就某一小組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適時、適量地參與、介入討論,通過指導、糾正等方式來引導學生交流,使其不偏離主題順利進行。教師在參與小組討論中應發揮以下作用:
1.指導學生探索討論活動
受認識和理解水平的限制,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很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問題的某一方面上,或者偏離主題。這時教師應對學生的討論進行適當引導和點撥,明確當前面臨的討論任務,指導和啟發學生的思考和表述。
2.對學生在討論和表達中出現的認識偏差甚至可能是錯誤進行糾正
例如,在交流取得成就時,學生會為美好而贊,討論一種落后阻礙社會發展的政策時,學生又會全盤否定,由此造成交流中回答問題出現片面和錯誤的認識。此時,教師適時點拔,糾正學生認識上的偏差,指導學生用辨證的觀點一分為二地去看待,拓展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認識歷史問題的能力。
三、討論結束,適時進行評價,達到總結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能力之功效
課堂評價是對課堂學習行為及其效果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進行適時的總結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組成部分。教師的評價分以下兩個方面分層次進行。
教師對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狀況及時給予評價,并貫穿整個合作學習的始終。前面提到的教師在參與課堂討論的過程中要發揮的作用即為即時評價,在此不再贅述,這里要說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應以承認、激勵學生為目的,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言談舉止的作用,如熱情的態度、贊賞的話語等,也可以運用體態語言。總之,教師對學生的參與要給予各種方式的鼓勵,激發學生直接、平等地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來主動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形成學科素養方面意義重大,不失為是一種好的教學方式。但同時我們也應認識到,就如“沒有放之四海皆而準的真理”一樣,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我們在實際的課堂中要根據教學內容適時而用,適時而止,使其為我們的教學過程畫龍點睛,切忌濫用而流于形式。同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也需要一個不斷探索、實踐、完善的過程,這還有待于我們在以后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進一步去研究、去改進,使其發揮出更大的作用。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參考文獻:
[1]孫敦順.銳意創新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J].成才之路,2014(15).
[2]周洪琴.高中歷史教學的優化策略[J].時代教育,2014(10).
?誗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