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晶
摘 要:本文以哈爾濱市一家餐飲店的服務員A為個案進行研究,通過對他的生活方式以及自我身份認同的訪談與調查,發現農民工A在融入城市生活的過程中,其身份界定出現了原有定義與現實情況既矛盾又重疊的特殊局面,導致自我認同反面的問題。
關鍵詞:生活方式 身份認同 新生代農民工
1 引言
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轉移過程中出現了“農民工”這類特殊的群體。隨著老一代進城農民工的隱退,以及大量年輕農村青年的替代,農民工群體內部分化與重組的趨勢逐漸加快,并表現出一些新的結構特點。王春光曾界定:80年代初次外出打工的農民工為第一代農民工,90年代初次外出打工的農民工為新生代農民工。相對于第一代農民工,他們的學識更高、眼界更寬、物質和生活享受也更有要求,相反他們的務農經歷更少,社會環境的改變給使他們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也發生相應的變化。進而帶來的問題是:新生代農民工生活方式是如何變遷的?這種變遷有著怎樣的社會意義?他們的自我身份認同表現如何?
2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個案研究法。通過訪談、直接觀察以及參與性觀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信息和證據的收集。
本研究選取一名新生代農民工A作為研究對象。A是一名從事餐飲業服務員的農民工,性別男,22周歲。因為餐飲業作為農民工分布最多的兩大行業之一,該行業農民工的生活方式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對A進行研究保證了研究具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
3從農村到城市:兩種生活方式的區別
3.1農村生活方式:種地
農村生活的全部對A來說,其主要內容就是從事以種地為中心的農業勞動,在訪談中A也談到有關自己的務農經歷。
以前小時候忙的時候也幫他們做過一點農活,也稍微懂點。
通過訪談,我了解到A初中畢業就不再上學了,因為在家里沒有具體的事情可做,本身也不想閑呆著,很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同時,A本身也有朋友在城里,家里也不反對A外出謀生。
3.2城市生活方式:工作、上網、再學習
當最開始談到城市生活方式這個主題時,A表示初來城市時這種快節奏地生活方式并沒有使他感覺到了不適應的情況。相反,他很快適應了城市的生活方式。
來之前還有點怕城里人,自己一個鄉下人還是有點自卑。在家里都沒服務過父母,一下子要服務別人了還真不適應,特別有些人呼來喚去的,總之心里特別不舒服。后來干的時間久了,臉皮厚了也習慣了。
上網是A主要的休閑娛樂方式,在進一步交流中,他也會有別的娛樂方式,但是次數較少。除了工作和上網外,A也會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學習,學習的內容主要是烹飪。
我現在正在自己學習烹飪,也報名了培訓班,學出來是可以拿證的,拿證以后可以換一個好點的工作。
盡管在工作之余學習烹飪,會占用他休息娛樂的時間,但是他認為再學習的還是很有必要的。
3.3成長與經歷:城市打工生活的意義
當談到城市打工生活對于A自己有什么樣的人生意義時,他認為主要是豐富了他自己的人生經歷,鍛煉了他一些品質,并表示這段經歷對于他來說,會對其以后的人生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作用。
4在城市生活中建立新的自我認同
4.1對農民身份的認識
在訪談過程中,A對于自己雖然在城市打工但卻是農村戶口的這種特殊身份也談了自己的看法:
我是還是農村人唄,現在是在城里打工,也不能說我到城市打工就馬上給我發城市戶口。但是,我覺得我也算是半個城市人了,不告訴你我是農村來的,你看得出來我和城里的有什么區別嗎?
從和A的交流中,并沒有感覺到他對城市居民的崇拜感,相反,他覺得他當前的打扮與日常生活方式與城市里的人并沒有什么很大的差異。當然,從和他的交談中也能隱約感覺到A對于“農村人”這個稱呼的不滿,畢竟在城市的話語圈里,“農村人”這個稱謂還是帶有一定蔑視的意味。
4.2對市民身份的理解
A來到城市的時間也不算短了,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可以感受到城市與鄉村的不同,而對于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城里的人,A也有著明顯的個人理解與體會。當問到城市人和農村人有區別這個問題時,A是這樣回答的。
我在外面打工這幾年,城里好玩的也都玩過了,城里人過得生活也差不多都體驗了,算不算城里人也就是那么一回兒事。再說了,以后也說不定就留在城市了。
筆者:“那你覺得自己和城里人最大的區別在什么地方呢?”
我本來家在農村啊,戶口是農村的,城市人又沒有農村戶口。不過你要是說其他方面的話,我覺得和我一樣大的城里人,咱們看起來也沒什么區別吧?
通過與A的交談,可以發現A并沒有覺得自己和城市同齡人有什么區別。
4.3未來的人生規劃
對于A來說,他最終要面對的還是未來的人生歸屬問題,首先,最根本的問題是以后回農村還是繼續留在城市;其次,未來究竟是繼續做餐館服務員還是轉行。這兩個問題決定著他未來的人生發展方向。
還能干一輩子服務員啊?我不想一直干服務人的活,有的時候真的很累,我想以后繼續學習烹飪,拿了證以后開個館子。
不過當具體詢問A對于以后的規劃,他又說不出具體計劃。A對自己未來的人生并沒有明確的規劃,對于像A這種年輕的城市打工者來說,城市里的打工生活還在繼續,但是他們的未來仍不確定。
5 結語
本次研究通過對新生代農民工生活方式的分析,發現A的傳統生活方式與新的城市生活方式有很大不同,A經歷了從傳統生活方式轉變為新的城市生活這個過程。在自我認同方面,雖然A來自農村,但是他認為自己如今的生活方式已經和城市生活并無兩樣,也并沒有表現對城市居民的崇拜感,而且會對“農村人”此稱呼表示不滿。另外,A對于未來歸屬沒有清晰的目標和規劃,最多對未來有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樣新生代農民工對于未來的歸屬就形成了“漂”的感覺。
參考文獻:
[1] 王春光.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認同與城鄉融合之間的關系[J].社會學研究,2001,(3).
[2] 何明潔.工作:自我轉換的平臺——服務業青年女性農民工日常工作研究[J].青年研究,2008,(2).
[3] 張廣濟.吉林省新生代農民工生活方式調查一一以長春市農民工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3).
[4] 陳映芳.“農民工”:制度安排與身份認同[J].社會學研究,2005(3).
[5] 仇立平,肖日葵.文化資本與社會地位獲得——基于上海市的實證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