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子龍
【摘 要】當前階段,我國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汽車需求也不斷擴張。由此可以看出,汽車金融行業的發展潛力非常大。隨著國際市場的開闊,消費者群體規模不斷擴大,市場競爭也愈加激烈。可以認為,在以后的3年時間內,汽車金融市場必將會更加細化,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如何對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與控制,這些都是當前汽車金融公司所急需應對的問題。
【關鍵詞】汽車金融;發展現狀;金融產品
隨著技術革新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各個行業和領域都發生了煥然一新的變化。就在這個階段,汽車金融業橫空出世,規模呈爆發式成長,發展不斷壯大。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我國在2017年共生產了2901.5萬輛汽車,實現了3.2%的增長率,而2017年汽車銷量為2887.9萬輛,實現了3%的同比增長率。其中,乘用車的產量與銷量,分別同比增長1.6%與1.4%;而商用車則為13.8%和14%。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我國汽車行業實現了迅猛的發展,銷量近年來保持非常明顯的增長態勢。可以肯定的是,在汽車行業未來的發展中,汽車金融公司必然能夠發揮非常強勁的作用,促進該行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一、汽車金融業的起源與發展
從廣義上講,汽車金融主要是與汽車相關的資本金融,比如汽車的生產和流通以及消費等。換而言之,就是將貸款發放給與汽車相關的各個主體,比如主機廠和經銷商以及消費者等。通過這種機制,創新了傳統的銷售汽車的模式,也促進了其銷量的大大提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最初在19191年,就已經建立票據承兌公司。
最初時期,汽車金融所服務的對象并不包含消費者,僅僅是針對經銷商與零售商。在此之后,才開始服務于消費者,為其提供貸款和租賃業務。伴隨汽車金融業的快速發展,其業務范圍和功能也在不停的豐富和完善,開始為與汽車相關的各個主體提供各種類型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如今已經形成了一條比較完整的產業鏈,不僅包含日常隨處可以見的汽車信貸,還包含其他與汽車相關的金融服務,比如信用卡和汽車保險等。
對于我國而言,相比與其他國家,汽車金融的發展比較緩慢,當前時期仍處于初級探索的環節。我國的第一家汽車金融公司于2004年正式成立,也就是上汽通用汽車金融公司。在2017年,上汽通用汽車金融公司全年銷售2,000,187輛,同比增長6%,這一數據刷新了汽車金融行業發展的速度記錄[1]。該公司的業務范圍在2017年,已經覆蓋全國絕大部分城市。
二、我國汽車金融業的現狀
據相關機構的統計,2016年汽車金融行業高速發展,全年有38起以上融資,涉及的總額高達212.55億,較2016年暴增逾2倍。第一車貸公司只花費不到1個月時間就完成兩輪的融資,籌集的資金達到了5億人民幣,這是非常卓越的成績;在同年四月,大搜車公司在D輪融資也收獲了1.8億美元融資。該公司應用SaaS系統,整合了全國80%以上的二手車線下交易商,給其提供系統專業的服務。僅在2016年,該平臺的成交額就達到了696.8億元,成交總量是51.3萬臺。同年5月,易鑫資本與國內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廣東分行簽署了高達100億的一攬子戰略融資框架協議,并成功完成在港交所上市交易。除了這三家公司,優信二手車、人人網等企業也紛紛進駐了汽車金融行業。這說明,在國內,汽車金融這個新興行業是有很多人看好的,并且愿意投資,加入進來。
(一)中國汽車金融市場需求巨大
當前時期,我國汽車金融行業,呈現出了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目前我國的汽車金融行業涵蓋的內容廣,已經從初步的發展模式轉變成快速發展階段,現在更加注重消費者的信貸服務和售后服務等方面,促使各參與方更加專業化、高效化[2]。在此情況下,消費者對于汽車金融的信任度與認知度都在不斷的提升。這些方面,擴大了汽車金融業的內容含量,有了質的飛躍。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經濟繁榮昌盛,人們的可支配收入逐漸增多,消費能力大大提升,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給中國汽車金融行業帶來了非常好的財富基礎。就我國而言,人口基數非常大,生活檔次不斷提升,對于汽車商品的需求體量也非常大。中國的龐大的人口基數為我國汽車金融行業提供了量的保障,與此同時行業的發展也得到了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為促進該行業的發展,我國政府也制定了很多政策,以規范和促進該行業的發展。在2016年初期,央行與銀監會針對新消費金融領域,提出了很多指導意見。根據其內容可知,政府對于汽車金融公司的業務開展給予了高度的認可,允許其根據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為其提供金融服務,同時也將二手車與新能源汽車的首付比例從原來的50%,下調到15%與30%。在今年4月11日,央行行長就在博鰲論壇發表鼓勵汽車金融等銀行業金融領域引入外資。通過實施這些政策,我國汽車金融行業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也為該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中國的汽車市場也就成為了世界汽車巨頭眼中的一大塊肥肉,世界各大汽車商都紛紛打開中國的市場,提前搶占中國市場份額。因此,由于國內外市場對于此類產品的需求體量不斷擴大,使得消費者對汽車金融的需求更加的強勁。放眼未來,該行業在我國的發展前景非常的美好。
(二)汽車金融的多元化
與中國相比,在美國的汽車金融市場中,汽車金融和商業銀行以及廠商財務公司等,所占的比例非常的高。然而在市場上各類金融公司廣泛參與的情況下,特別是一些典當與小貸金融機構,其中介的作用更加的突出,在此情況下汽車金融呈現出了多元化的參與方式。
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在2016年上半年,由參與汽車金融的資金方可知,共有25家汽車金融公司,并且有8家主機廠財務公司,另有超過80家融資租賃公司,還有20多家商業銀行。除此之外,還有15家公司開展跨省業務擔保,有5家消費金融,還有許多無法統計的P2P公司,保守估計約有150家以上。
當前時期,汽車金融行業的發展,不僅具有資金多元化的特征,同時也具有渠道多元化的特點。可以將渠道分為兩種:其一,4S店的直營渠道;其二,SP代理模式渠道。渠道具有明顯的下沉,在三四線城市的汽車銷量越來越大,尤其是很多縣級城市,很多車的實際銷售前景甚至比4S店還要好[3]。因此,當前時期,金融與銷售進行融合的方式,很難持續深入下去,這種環境使得SP代理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
但有一點值得我們關注,相較于此前汽車金融領域的太過于板結,玩家與渠道的逐漸擴充。對于智能汽車而言,毫無疑問屬于有利條件。特別是對一些新興的汽車生產商而言,本身可以應用的資源就非常有限,然而伴隨汽車金融的活躍程度不斷提升,公司可以選擇越來越多的合作對象,進而獲得了更多的了解消費者的機會。
(三)汽車金融行業的租賃化
2016年,汽車行業開始出現融資租賃。在美國金融購車市場上,融資租賃購車占據了三分之一的比例。而當前時期,我國所開展的此項業務,實際上與傳統的貸款并沒有過于顯著的區別。所以,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公司數量并不多。與普通貸款不同的是,在進行融資時,可以按照保險購置稅進行打包。然而伴隨新方案的出現,附加費貸款也成了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的業務部分,因此這方面的產品優勢變得更加不明顯了。與買車客戶之間簽訂融資租賃所形成的合作融資則是租賃另一個優勢,在貸后發生逾期仍然可以直接收車,這也能夠體現出采用融資租賃方式時,所進行的貸后處理所具有的優勢。
對于企業用車而言,融資租賃存在一定的優勢。在應用融資租賃方式時,可以按照優惠政策,進行加速折舊。根據相關文件的規定,企業在進行技術改造時,如果應用融資租賃方式,引進一些先進的機器設備。在確定折舊年限時,可以充分結合租賃期限與國家規定等,由此對折舊年限進行明確,然而折舊年限必須是三年或者三年以上。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如果按照上述方式引進設備,在三年的期限內,將原本持有的設備加速折舊。通過采用加速折舊的方式,導致企業短期內的經營成本大大提升,進而對其利潤水平產生影響,最終使得其應納稅額不斷降低,變相增加其利潤水平。
在個人消費領域,融資租賃最突出的優勢,就是客戶可以靈活的選擇使用車輛的年限。這種情況就是完全的租賃化了。而就實際情況來看,我國民眾大都希望擁有一輛車,然而由于消費能力和汽車價格與使用成本等原因的限制,大都未能如愿。
實際上,汽車的作用不僅體現在其出行方面,而且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普通消費品的一種。不管在買之后,用還是不用,都無需過分進行關注。與此同時,汽車本身也的確屬于出行工具,是否對其進行購買,看起來也并非十分重要。其實這兩種觀點并不是完全沖突的,如果我們把生活金融化的話,可以認為全款買車是生活不金融化的極端表現之一。但隨著獲取金融的方式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便捷,貸款買車將逐步變為常態,最終中國也會慢慢變得和美國一樣,會有更多的人用金融的方式來購買汽車。
(四)汽車金融的系統化
金融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換而言之,信息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引導了金融行業的發展。而且如果沒有計算機系統的支持,證券交易如何才能實現有效的運轉。所要如何運轉。系統化所反映的不僅是互聯網化,其重要性還要高于互聯網化。早在2012年時期,各種類型的汽車金融公司,也是剛剛成立信審部門,構建了信審系統。然而當前時期很多公司都在構建自身決策引擎,促使系統化的目標定位于自動化審批。相對于美國而言,我國在自動化審批方面,發展空間還非常大。比如通用金融和平安銀行等,都推出了可以實現自動化審批的系統。該系統的發展,在未來很長時間內,也必然會引起金融行業的變局,也會促進該行業實現更好的發展。
征信體系的發展水平同自動化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二者的關系非常密切。根據2016年我國征信數據,可以發現有3.7億人具有貸款記錄,2016年有4.2億人,2017年有4.5億人。年均增長率維持在10%的水平。如果保持該增速,則在5年以后,擁有貸款記錄的群體將會達到6.2億人。根據人口普查數據可知:貸款買車的群體主要集中在18到60歲之間。說明潛在購車群體可能的人數是8.6億人。如果這種情況變成現實,這也意味著將會有72%的人口都擁有貸款的記錄,在這種請情況下,征信中心必將構建相關的評分體系,這種情況類似于美國的FICO評分體系。所以,很多金融機構主要是利用決策引擎,促進自動化審批的實現。
三、結語
現階段,我國汽車金融行業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相關產品與服務的種類非常少,承擔的資金成本也非常高,并且缺乏有效的融資路徑。從發展現狀來看,我國在發展汽車金融方面,還必須要創新思路,轉變理念,才能在新時期實現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新星,劉勇.我國汽車金融贏利模式分析[J].經濟論壇, 2011(2):170-173.
[2]孔玉蓉.中國汽車金融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J].金融經濟, 2010(2):20-21.
[3]廉正,張永慶,李星.中國汽車金融服務業:發展、問題及對策[J].企業經濟, 2010(9):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