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融超
【摘 要】網絡經濟將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推動力,必將成為未來世界經濟的主體。但與此同時,由于網絡的過度開放與飛速傳播,網絡消費者的隱私權也面臨著被侵犯的巨大風險。消費者隱私權保護問題已經大大阻礙了網絡經濟的發展。傳統商務中的許多法律條例并不能完全套用于網絡經濟,尤其是我國律法在隱私權保護上的諸多不足,嚴重延緩了國內的消費者隱私權保護的發展進程,更是阻礙了電商業的發展。本文主要闡述了網絡經濟中的消費者隱私權的涵義及特征,以歐盟與美國為例介紹國外在隱私權保護上的策略,美國的行業自律和歐盟的立法保護,系統分析了目前我國隱私權保護的法律現狀,發現我國網絡經濟中消費者隱私權保護領域存在的問題,最后在我國電商消費者隱私權保護問題上提出了幾點自己的建議。希望通過本篇論文的論述能夠對我國電商中消費者隱私權保護有所幫助。
【關鍵詞】環境保護支出;環保事權;新型城鎮化
一、網絡經濟中隱私權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1.互聯網的開放性
就互聯網而言,它本身其實就是一個開放自由的虛擬世界,他能夠瞬間把全世界連成一體,實現資源共享的同時,一些安全問題也漸漸的暴露出來,網上很方便搜集他人隱私信息,同時也為違法散布出賣他人隱私的人提供了平臺。由于互聯網用戶的復雜性與多樣性,互聯網的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任何一個互聯網用戶的任何隱私數據,都有可能被他人通過網絡盜取。隨著近年來Internet的開放程度、全球化的發展,人們越發的擔心網絡安全問題,受利益心的驅使,某些不良商家或網站對用戶的個人數據無限制的利用,最終導致了眾多消費者隱私權被侵犯的后果。
2.網絡甜餅Cookie
如下圖描述的那樣,很多網站會在網站用戶的計算機硬盤上自動存儲一些信息,這些信息被稱為Cookie。Cookie的信息主要來源于用戶的瀏覽記錄與喜好?,F在絕大部分的商業網站都會將Cookie儲存到網站瀏覽者的電腦里,用來跟蹤瀏覽者的上網習慣、瀏覽記錄、訪客來源等。網站的這種做法已然引起了非常大的爭議。即使非常多的商業網站都承諾,其站點的用戶隱私信息不會泄露,但事實并非如此。調查顯示,在美國即便是最受歡迎前100的電商網站,依然存在35個網站授權第三方公司跟蹤訪問者的信息記錄,還有18個網站在用戶隱私信息收集上并沒有向用戶公開。
二、對網絡經濟中消費者隱私權保護的意義
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公民個人隱私信息被公開,個人的數據資料被他人肆意收集、使用,面對諸如此類的侵犯公民隱私權的行為,公民個體通常也是一籌莫展。為了保護消費者隱私權不被侵犯,切實完善隱私保護策略勢在必行。
盡管消費者可以在電商網站挑選商品,但網站方肆意搜集消費者的隱私信息,未經消費者同意開發消費者個人數據、非法兜售消費者隱私等一系列行為已經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個人隱私權,消費者對相應網站的反感程度也會越來越大,這也將直接影響電商網站的業績。因此,不管是電商中的消費者,還是電商行業,都希望電商中的消費者隱私權保護政策得到完善與健全。
三、針對我國網絡經濟中消費者隱私權保護問題的建議
網絡經濟行業要解決消費者隱私權保護的問題,要靠政府部門的支持監督、行業內部的自律、還要靠消費者自身的重視與主動。只有這三點同時做到,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用戶的隱私安全,建立我國安全、和諧的電商網絡世界。
1.對政府的建議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
迄今為止,針對電商環節的消費者隱私保護,我國仍未頒布相應的法律,甚至連總括的網絡隱私法律也仍未出臺,而這也縱容了侵犯隱私的不正之風。針對上文提出的歐盟及美國對于此問題的做法,結合我國電商行業發展現狀,可以嘗試建立一系列健全的法律法規,例如歐盟制定的或是《關于涉及個人數據處理的個人保護以及此類數據自由流動的指令》,或是根據行業自身特征建立相應的隱私保護政策,例如美國的分散立法。
強化監督管理力度
政府應當針對電商中存在的違法行為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對隱私侵犯問題引起高度重視,加快改善電商行業網絡環境的步伐。具體如何建設,主要是由主管電商部分的政府部門為首,與公安與工商部門積極配合,對于網絡經濟行業根據經營性質及影響力等方面分類分級,分別采取不同的監控措施,當發現公司有違反規定的行為時立即處以警告甚至停業的處罰,并且對違規行為進行布告。在執行方面,各部門必須以嚴肅公正的態度對待監管的各環節,不能僅僅將監管體系停留在理論層面。
嚴厲打擊侵權行為
要真正解決網絡隱私侵犯問題,除了建立法律法規、加強監督力度,更要加大對違規的處罰力度。針對網絡隱私侵犯問題涉及面廣、取證難等問題,可以以法律規定的形式對侵權行為的影響程度進行分級,分別以從嚴的標準設立懲罰處置。對于電商對消費者的隱私侵權行為,決不能姑息縱容,只有加大對違法者的懲罰力度,才能震懾到不法分子,最終達到保護消費者隱私權的目的提高個人防范意識。
2.對用戶的建議
消費者在保護自身隱私權時,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識,不能只依靠電商平臺自身的安全技術保障系統。雖說消費者個人在由數億人行為所構成的龐大的網絡數據中無法起到主導的作用,但消費者若能遵守國家法律規定,拒絕網絡上的不良誘惑,才能從根本上保護消費者的隱私不受侵害。而消費者最易犯錯的環節,是網購時對于銀行賬戶與密碼的不謹慎透露。據有關報道,14年3月攜程旅行網被爆出支付日志有巨大漏洞,大量用戶的銀行卡信息被黑客輕易獲取。具體是由于:“由于攜程用于處理用戶支付的安全支付服務器接口存在調試功能,將用戶支付的記錄用文本保存了下來。同時因為保存支付日志的服務器未做校嚴格的基線安全配置,存在目錄遍歷漏洞,導致所有支付過程中的調試信息可被任意駭客讀取”。此案例告訴大家,在網上透露私人信息時應該時時刻刻保持警惕,若隨意將密碼這類重要信息泄露,容易造成無法估量的后果。
3.定期清除瀏覽記錄
電商的搜索引擎可以收集消費者的喜好,掌握用戶的行徑。但大量的信息也增大了電商平臺對信息保護的難度。不僅如此,消費者行為數據被電商公司無節制的挖掘使用必然會導致用戶的隱私被透露。因此,用戶要養成定期消除瀏覽記錄的習慣,經常清理電腦中不常使用的插件。不要點擊含有非法信息的網站,忽略陌生人發送的鏈接與彈出廣告頁,避免被不法分子借此收集到個人的隱私記錄。通過正規途徑購買正版的殺毒軟件,定時殺毒、清理歷史記錄、網絡Cookies。
4.謹慎成為網站會員
除了以上提到的建議需要認真遵守,謹慎成為網站會員也是需要注意的方面。在注冊電商平臺成為會員時,需要填寫個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郵箱地址這些必填選項還可能需要職業、愛好、收入等。手機作為現代社會人們所必要的通信手段使手機號碼成為了必填的項目之一,作為代價,消費者時常會非自愿的收到網站發來的廣告消息,久而久之就成為了騷擾。大型電商平臺都會向會員承諾并做到保護好其信息,不泄露不販賣,但有些不成熟的網站就不一定能做到了,這也是要謹慎的原因之一。最后一點,用戶要妥善保管好密碼,設置復雜的密碼并且定期更換密碼。
【參考文獻】
[1]李德成.網絡隱私權保護制度初論[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