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吉按
摘 要:目前,許多小學的班主任都是由數學教師兼任的,這樣雖然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但實現了對班級的管理。文章對數學教師兼班主任的現狀、數學教師兼班主任的優劣勢進行了詳細分析,并提出了將數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有機整合的策略,希望給相關教師的教學提供幫助。
班主任在班級當中具有多重身份,如管理者、組織者、協調者以及教育者,班主任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思想以及健康,所以班主任承擔著較多的班級責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當前在我國小學教學模式中,班主任不是由專門的人員擔任,通常情況下都是由語文教師兼任班主任,但是在近幾年,許多班主任是由數學教師兼任的,因此在數學教師兼任班主任時,首要問題就是如何有效實現二者之間的結合。
一、當前數學教師兼班主任的現狀
因為在過去一般都是語文教師兼任班主任,就算近幾年有數學教師兼任班主任,但還是比語文教師少,因此在小學中慢慢形成了數學教師不適合兼任班主任的認識。在數學教師兼任班主任工作的時候,經常出現與其他班主任在溝通方面不如語文教師順暢的情況。此外,數學教師與班級中其他任課教師在溝通的時候相較于語文教師來說比較困難,這樣就使得數學教師在兼任班主任的時候沒有堅實的力量。
二、數學教師兼班主任的優劣勢
數學教師兼任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劣勢。在數學教師素質以及數學學科特點的基礎上與管理工作進行結合,采取相關的措施,將數學教師兼任班主任的優勢進一步擴大。但同時由于數學教師存在的思維方式導致其溝通能力存在缺陷,從而影響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筆者對數學教師兼任班主任的優劣勢進行了分析。
1.優勢
數學教師在多年的教學中形成了嚴謹、系統的思維方式,所以在管理班級的時候,他們會將這樣的思維方式應用其中,這樣就使得班級的事情十分有規章、有條理。同時,小學數學不太復雜,比較簡潔,數學教師在處理作業方面可以不用花費太多的時間,從而可以將更多的時間放在班級管理上。
2.劣勢
因為數學的特性使教師形成了嚴謹、系統的思維方式,但同時這種思維方式使其在工作方式上也具有嚴謹性和系統性,也正是這種思維方式使其沒有較強的溝通能力[1]。班主任工作就是對班級瑣碎事情的管理,需要與各方面進行溝通,如果缺乏溝通,會嚴重影響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一般來說,數學教師兼任班主任的時候在溝通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溝通時間少。在小學課程安排中,數學課程比較少,所以教師也沒有太多的機會和學生接觸,這樣一來,溝通的時間就比較少,學生和數學教師之間也就會缺少親密度,從而產生一定的距離。這樣就導致教師在開展管理工作的時候存在一定的難度,對于班級當中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和解決,這樣就使管理的質量和效率降低。
(2)溝通方式少。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的任務就是將新的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并讓學生掌握,所以在課堂上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思想溝通,基本上都是對數學結果的判定。相反,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人文性和思想性的教材內容與學生進行更多的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完成語文教學任務,還可以將一些道德教育加入進去,讓課堂更加豐富,同時有效地開展班主任工作。
三、小學數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的整合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將數學教學融入生活實踐
小學開展數學課程的主要任務就是對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進行有效的培養,使其數學基礎知識更扎實,數學能力更強。數學主要的來源就是生活,同時也為生活提供服務[2]。數學教師想要將數學教學與班主任工作同時有效地開展,就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轉變教學觀念,實施素質化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知識與技能結合應用、在過程中找到方法等的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必須有興趣,這樣才能對知識進行有效掌握。因此數學教師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可以將數學融入實際生活中。例如,在講解“分數”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將一個蘋果帶到班級,然后將蘋果分成四份,提問學生:一份蘋果占整個蘋果的幾分之幾?教師還可以提問學生:班級一共有30個學生,那么一個學生占班級總人數的幾分之幾?將班級分成5個小組,每個小組6個人,那么每個小組人數占班級總人數的幾分之幾?教師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從而培養學生發散性數學思維。
2.創新教學方式,在數學教學中結合班級管理
在學生學習的路上,班主任是引導者,同時也是班級其他任課教師的聯絡人,班主任在教學的過程中承擔的責任要比其他任課教師大,因為他不僅要將自己的教學任務完成,還要對其他任課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了解,幫助學生更均衡地對知識進行學習。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教師,對于學生在學習中的優勢和劣勢都十分清楚,因此在教學改革的時候,班主任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其他任課教師一同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文化知識,提高各科的教學質量。班主任在組織班級活動的時候可以將數學融入其中,實現寓教于樂。
3.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中,傳授學生知識不如傳授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都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引路人,知識的傳遞者[3]。但是在這條路上,學生才是學習主體,而任課教師和班主任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和幫助。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班主任不僅僅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將學習知識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不僅僅只是依靠教師的傳授,而且會自己主動去學習和鉆研數學知識,在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進行思考,如果自己實在想不明白再讓教師幫忙解決,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4.加強溝通交流
班主任必須具備較強的溝通交流能力,這樣才能將各個方面的事情進行更好的解決。對于數學教師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因此數學教師在課上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在課下要加強與其他任課教師的溝通。可以通過定期找學生進行談話,了解他們的想法與班級當中存在的不良現象,及時改正,從而更好地開展班主任工作。
四、結語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對于兼任班主任的數學教師來說,其既要完成教學任務,又要完成班主任工作,這項工作充滿挑戰。數學教師要將數學帶到生活中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同時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使班主任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孫素娟. 小學數學教學與班主任工作整合策略探討[J].經濟管理(全文版),2016(7):208.
[2]劉元鵬. 小學數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的整合策略研究[J]. 數學大世界(中旬刊),2018(2).
[3]黃華喜. 芻議小學數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的整合策略[J]. 贏未來,2017(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