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道禮
【摘 要】在更新教育觀念的今天,作為一個熱愛學生的教師,有責任讓學生樹立信心進而達到育人的目的,本文通過案例為大家分享我的班主任教學的一部分。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案例交流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有幸在此與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有關班主任工作中“師愛、感化與善誘”獲得成功的喜悅。
十八年的班主任工作,有喜有憂,有苦有甜,有花有果,有笑有淚。也可以說是風風雨雨,歷經滄桑。雖然談不上是經驗,但是略有一點兒收獲。說起班主任工作,可能有說不完的人和事,現就只說一下2016級的蘇陽吧。
蘇陽,是2015年秋我從岔河村小調進中心校接任六年級3班的學生。剛到這個班時,他坐在最后一排,上課無精打采,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動手動腳;作業不做,即使做了,也亂寫一通;第一單元測試,他才取得33分……每天不是科任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班上紀律被搞得一團糟。于是,我多次找他談話,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是喜歡的好學生。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后來口頭上答應了??伤€是一如既往,毫無長進。此時此刻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此時此刻我的心都快冷了,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后進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必須面對現實!我內心一橫:不轉化你,誓不罷休。他無進步,或許是他并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沒有真正要做個他人喜歡的人的念頭。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找班上的同學了解情況——原來的王老師管不住他,請了很多次家長,家長也愛理不理了。于是我再次找他談話,深入切實地講:馬上畢業了,以后的生活怎么辦?苦口婆心,費盡心思,終于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以前的班主任老師——說他個子高,總是坐在最后,聽不清楚,加之時不時犯點小錯誤,就給家里打電話,回家后就要受到最嚴厲的懲罰,有時都不想回家了。我心里一喜,機會來了,因為覺得這是一個倔強聰明的孩子,因為我本身就對學生座位的固定和學困生坐后面的做法是不贊同的。我就繼續輕聲地給他說了句:“那給你們輪換座位,好嗎?”后來,用我近幾年來一貫的做法,排好高矮順序,按高矮分為四組,矮的一組,高的一組,一周小組輪換,三周大組輪換,誰都有可能坐第一排。慢慢的就開始發生了變化,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還選他當紀律委員,使他處處感覺到老師的關心,端正了學習態度,明確了學習目的。竟然在他的帶動下,班風也完全轉變了,“三項評比”還獲得了第一。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耐心細致的同學――倪爾鑫與他同桌,目的是發揮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利用班會談論一個話題:“一個班集體,榮辱與共,互幫互助,合作共贏?!蓖瑢W們紛紛利用課余時間幫助他。有時,倪爾鑫和同學們有時也產生一些厭煩情緒,我就跟大家說:要有耐心,慢慢來。后來,他取得進步時,我除了表揚他,還鼓勵他。就這樣,在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中,他取得了65分。為了鼓勵,獎給他一本日記本。第二學期,他學習更努力了,在小考中,他取得了202分的成績,在三中就讀。因此我認為:
一、以人為本,付出師愛
作為一個教師,都應“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這樣才會產生熱愛之情。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于蘇陽這樣特殊的后進生我放下架子親近他,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皠又谇?,曉之于理”:用愛去溫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認識并改正錯誤。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學的幫助對一個后進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同學的力量有時勝過老師的力量。同學之間一旦建立起友誼的橋梁,他們之間就會無話不說。因此,我讓蘇陽與其它同學交朋友做起,和倪爾鑫同桌,讓他感受到同學們的信任,感受到同學是自己的益友。讓他感受到同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促進了同學間的情感交流,在轉化后進生工作中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常言道:“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個后進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蘇陽的情況比較特殊,主要是性格倔強,自制力差,對自己的錯誤、缺點認識不足,對老師的批評教育產生厭惡、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愛心為媒,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與他談心,與他交朋友,使其認識錯誤,樹立做個好學生的念頭;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編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的同學跟他坐,給予學習和思想上的幫助;自己面對面改他的作業,讓他感到老師的關心、重視……用關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后引導并激勵他努力學習,從而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
通過一年的潛心努力,精心轉化,終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蘇陽同學搖身一變,由“搗蛋鬼”轉變為紀律委員,由后進生轉變為優生!他無論在哪里見到我,都會親切叫上一聲:“謝老師,您好!”我總是報之一笑,并說上一聲:“你好。”
在更新教育觀念的今天,作為一個熱愛學生的教師,有責任讓學生樹立信心進而達到育人的目的。愿:我們攜起手來乘賞識之風,捧起關愛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種,使每一位后進生都能沐浴在師生的關愛之中,共同把后進生轉化成為優生,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