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摘 要:學習共同體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組織方式,以特定的學習目標為共同愿景,推崇知識共享,強調學習是從知識邊緣向中心過渡的實踐過程。同時,獲得個人的身份建構,它以身份建構為學習觀,以建構主義為教育學基礎,具有學習型組織的特點,有利于創新學習。在研究中以小學語文學習共同體構建為核心,分析小學語文學習共同體構建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措施,發揮出學習共同體的作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并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共同體;構建方式;問題;對策
學習共同體也被稱為學習社區,是一個用以支撐知識構建和意義協商的學習平臺,這是信息時代下知識創新基礎,重視學習社區內人際心理的溝通和交融,可以形成群體學習動力的效果,提高學習效率。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教師可以將學習共同體引入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出群體激勵的效果,促進學生間的溝通和協作,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但就當前而言,小學語文學習共同體構建中存在一些問題,弱化了學習共同體的應用價值,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探究小學語文學習共同體構建的問題及對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小學語文學習共同體構建中存在的問題
在班級構建學習共同體后,以小組合作為重要依托,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改善,樂于參與到課堂合作討論中,但在長期運行中,筆者發現一些問題,具體可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合作小組的集權化
在組建合作小組的過程中,以民主選舉的方式為主,學生站在小組綜合利益的基礎上,一般選擇成績優秀、能力強或是發言活躍的學生,以此為標準選出的組長在組內交流中會受到限制,為了使得討論結果靠近標準答案而實行集權管理,壟斷其他成員的話語權,降低學生的交流熱情,逐漸成為被動學習者,無法發揮出學習共同體的作用。
(二)課堂討論的“標準答案”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主要是課堂活動的主導者、管理者和評價者,由于課前制定合作學習目標,這就為課堂中的合作討論預設了“標準答案”,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讓小組成員或是全班學生統一理解這一“標準答案”,使得小組合作成為任務競賽,與學習共同體的構建目標漸行漸遠。
(三)小組“異質”變質
在小學語文學習共同體構建中,異質小組的組件主要是通過不同學習能力與個性的學生進行互補,以達到雙贏的局面。但是在實際實行中,組內還會存在強權的現象,學習能力偏弱的學生從害怕交流發展到不愿交流,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過于追求“標準答案”,使得學生語文能力還停留在原有水平,強化原有知識,但沒有新知識的進入,無法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二、小學語文學習共同體構建的有效途徑
(一)構建開放性學習共同體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構建學習共同體,要借助班級人際關系、活動操作、學習熟練程度等方面的資源優勢,結合知識平等的同年級學生情況,實行年級組平行班合作模式,參考合作小組的特點,和其他班形成聯動機制,構建開放性學習共同體結構,在小組互動、合作與分享中,促使學生取長補短,達到“異質”的建組效果。
(二)構建多元性學習共同體
在小學語文學習共同體構建中,引入地緣關系,特指規定地理范圍中共同生活與交往而形成的人際關系,地域相同會使得人的思維習慣與生活習慣基本相同。對此,教師可以結合地緣特點來實現地緣學習共同體的構建,促進學生的相互認同和理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融入課堂學習環境中,凸顯個體優勢。同時,這種組合方式會讓個性化思維得到促進,學生可以在合作溝通中進行包容和認可,擺脫傳統合作小組的集權弊端,提高學習共同體的凝聚力。
(三)構建凝聚性學習共同體
在小學語文學習共同體構建中,為了發揮出學習共同體的作用,教師可以從學生興趣入手,以興趣為組合切入點,通過興趣的引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學習探索的內在動力。在凝聚性學習共同體中,主要以學生興趣為凝聚點,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內在需求,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引導學生由學習材料興趣轉變成學習內容興趣,促進思維碰撞,實現合作學習的深入開展。例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天鵝的故事》教學設計中,結合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提問:“哪位學生知道有關天鵝的故事?”學生們紛紛舉手,說出安徒生童話中的“丑小鴨變天鵝”的故事,教師過渡:“看到天鵝,我們不禁會聯想到那只可愛的丑小鴨,想起安徒生爺爺寫的童話故事《丑小鴨》,《天鵝的故事》不是一個童話故事,但卻是一個很動人的故事。”引出本節課的內容。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發揮出學習共同體的作用和價值,教師要分析學習共同體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綜合調研分析,運用現有教育資源,構建開放性學習共同體、多元性學習共同體以及凝聚性學習共同體,擺脫以往小組合作的弊端,落實合作學習理念,發揮出群體激勵作用,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牟芬霞.小學語文學習共同體構建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25):46-47.
[2]廖鳳蓮,廖吉彬.小學語文學習共同體構建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6):34.
[3]徐文姣.基于專業學習共同體的公開課優化策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
編輯 郭小琴